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稻田蜘蛛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稻田蜘蛛研究是稻虫生态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介绍中国近年稻田蜘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阐明蜘蛛的保护利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稻田蜘蛛生态研究的可行性,探讨蜘蛛群落研究方向,主要任务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田间观察与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蛛蛛优势种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拟水狼蛛在重庆地区1a发生3-4代,第4代不完整,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或幼蛛越冬;5月初即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在水稻生育期间出现3次卵高峰、2次种群密度高峰;在田间具掘土作穴习性,室内发现4龄后的幼蛛在袋状网内蜕皮、交配期和携卵期有结袋状网或幕状网的习性;属游猎型蜘蛛,可步行、跳跃在植株、水面、陆地等处捕食飞虱、叶蝉、粘虫、螟虫等多种稻虫,捕食量与龄期、蜕皮和性别有关;受惊时,能入水中潜行和潜伏。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可产卵3-6次,卵囊含卵量25-130粒,平均75粒。平均孵化率90.5%。孵化的幼蛛,先群集在雌蛛的背部,3-5d后离开雌蛛分散捕食。幼蛛一般蜕皮7-8次,出卵囊前已蜕皮至少1次。拟水狼蛛的产卵前期2-6d,平均3d;卵期9-15d,平均11.4d;幼蛛期57-133d,平均81.6d;成蛛期128-186d,平均140d左右,雌蛛较雄蛛长24-51d,平均39.6d。性比除第1代外的各代均为雌多于雄蛛。论文详细记载了拟水狼蛛求偶与交配行为过程、产卵与护卵习性、孵化及携幼行为、幼蛛生长、蜕皮、各龄期形态特征、亚成蛛及性成熟。幼蛛出卵囊后至性成熟的成活率为21.4%-56.3%,平均达35.0%。室内饲养发现在一定湿度条件下,不提供食物成蛛可存活28-57d,平均42.7d。  相似文献   
23.
长沙望城县早稻田蜘蛛群落有9科20种,以微蛛科中的食虫沟瘤蛛所占比例最大,为第一优势种,其次是拟水狼蛛、锥腹肖蛸、八斑鞘蛛。八斑鞘蛛在早稻生长中后期发生量上升。综防田与化防田的优势种一致,施用化学农药对蜘蛛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有明显降低作用。稻田蜘蛛数量变动与白背飞虱及黑尾叶蝉的消长基本一致,稻田蜘蛛具有明显的控虫效应。综防田与化防田对照试验证明:现有化学农药用量减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连续免耕对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龚冬琴  吕军 《生态学报》2014,34(2):239-246
以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单季水稻生产大田为研究对象,按土壤质地分为壤质和粘质两个系列,探讨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连续免耕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无秸秆覆盖条件下,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壤质和粘质稻田土壤的耕层均有紧实度提高的趋势,特别是粘质土壤,导致耕层变浅。与常年翻耕土壤相比,免耕6a后壤质水稻土0—20 cm土层的紧实度值平均增加了32%,而粘质的平均增加了90%。在相同免耕年限条件下粘质稻田土壤容重的增加也比壤质土壤的明显。壤质土壤0—1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免耕年限延长而提高,而在粘质土壤则显著降低。无论是壤质还是粘质土壤,连续免耕多年后土壤速效磷均在耕层(0—20 cm)富集,而速效钾则相反。总体而言,壤质水稻土对免耕的适宜性要优于粘质土壤;应根据土壤质地的不同选择性地实施免耕技术,并结合秸秆覆盖,以实现免耕稻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5.
北方稻田养鱼的共生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北方稻鱼共生试验结果表明,稻鱼田稻谷产量略增;能量产投比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比对照高0.08%和0.1%;土壤有机质高0.24%;纹枯病发病底低3.8%;纯收入每公顷增加900元,表现出良好的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26.
笔者通过1999年以来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基本弄清了我区稻田寄生蜂有12个科,42个种.主要优势类群为姬蜂科(10个种)、茧蜂科(12个种)和金小蜂科(2个种).同时对其在地理空间上随海拔升高,环境结构多样化等因素变化所致的垂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植被多样化,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其中姬蜂科随海拔升高,生境多样化,种类增多、种群增大:茧蜂科表现不明显,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坪上台地地带:金小蜂科则相反,主要集中在沿江两岸河谷地带.  相似文献   
27.
华南稻田农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淼  冯志勇 《生态学报》2003,23(1):211-217
依据对华南地区稻田3种主要害鼠黄毛鼠、板齿鼠和小家鼠的田间捕获率调查,以及对害鼠造成的相应水稻产量损失率(y)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损失率与鼠密度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板齿鼠作为本项研究的标准鼠种,利用3种农田鼠害的捕获率在回归方程中对应的系数,计算出农田害鼠的标准当量损害指标。结果显示,每个标准鼠单位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相当于4.084个黄毛鼠当量单位,或31.593个小家鼠当量单位。进一步,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建立了标准当量(x)与(y)的相互关系数学模型;文中配合EIL计算公式,求出了在不同水稻产量和不同灭鼠效果等条件下的华南农田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8.
29.
广州地区晚稻田CH4和N2O的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用密闭箱法同时研究了广州地区晚稻田CH4和N2 O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连续淹水、常规连作和水旱轮作等 3种处理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 1 7 63、2 84和0 36mg·m- 2 ·h- 1 ,而N2 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 6 74、1 1 69和 55 0 7μgN2 O N·m- 2 ·h- 1 ,表明稻田连续淹水显著增加CH4的排放而降低N2 O的排放。水旱轮作降低CH4排放而提高N2 O的排放 ,说明稻田CH4和N2 O排放之间存在着消长关系。讨论了这 2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 ,并初步分析了它们对温室效应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30.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蒸发蒸腾耗水量在同一生长季内基本相同.田间结构及调控管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实测水稻生育期田间蒸发蒸腾量与计算的可能蒸发蒸腾量相差不过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