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目的:研究PH797804对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氨(Lipopolysaccharide/D-galactosamine, 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4只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6只。腹腔注射LPS/D-Gal诱导建立小鼠ALF模型,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a)、LPS/D-Gal诱导模型组(b)、LPS/D-Gal诱导和PH797804干预组(c)及PH797804处理对照组(d)。观察小鼠48 h内的存活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并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以探寻作用机制,采用Real-time PCR法验证测序结果。结果:相比于ALF模型组小鼠,PH797804处理后c组小鼠48 h存活率从20%提高至80%,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异常显著改善,血清中ALT、AST含量较ALF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TNF-α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含量较ALF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RNA测序结果提示PH797804对LPS/D-Gal诱导小鼠ALF的保护作用主要与抑制炎症反应相关。Real-time PCR验证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论:PH797804对LPS/D-Gal诱导的小鼠ALF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2.
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表差异分析(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s analysis, cDNA-RDA)技术研究了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进入凋亡时诱导表达的基因.发现了6个新基因片段.其中有三个经与GenBank nr和dbEST查询均没有发现同源性,已经向GenBank进行登记,登记号分别为U83208,U83279,U83397.此外还发现一批已知基因的表达与凋亡相关,其中包括Hou和人硫氧还原蛋白等, 提示它们在凋亡中可能起作用.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相关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RDA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发现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特异标记蛋白或发挥作用的重要蛋白,以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于2009-2010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和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 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0.4%、0.7%和0.9%,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8.1%、8.1%、7.1%和6.0%,速效磷含量平均降低15.7%、12.1%、19.6%和25.8%;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11.5%、7.6%、7.6%和10.1%.增温处理下,石家庄、徐州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干质量分别平均增加31.5%、27.0%和14.5%;石家庄、许昌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冠比分别平均提高23.8%、13.7%和9.7%.夜间增温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24.
郑新军  王玉刚  李彦 《生态学杂志》2013,32(10):2606-2613
应用阜康荒漠生态站实际观测辐射和E601B型蒸发皿蒸发数据,分别校正了Angstrom-Prescott和Thom-Thony-Vauclin模型的参数,并探讨了在过去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当经验参数a_s=0.3134、b_s=0.5357,以及a=0.6844、c=1.4123时,Angstrom-Prescott模型和Thom-Thony-Vauclin模型分别达到最佳优合度。ThomThony-Vauclin模型计算表明:2005—2011年4—10月植物生长季蒸发皿蒸发量为954.2~1120 mm,平均值为1028.4 mm。风速下降对准噶尔盆地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贡献最大(66.2%),其次为温度升高和辐射下降,分别贡献21.2%和8.0%,而水汽压饱和亏下降贡献最少(5.9%)。除了相对敏感度随净辐射升高而下降外,其他3项指标与之相反。可见,风速下降是准噶尔盆地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干旱区盐碱土的土壤无机CO2通量是一个崭新、独特的科学现象,打破了土壤CO2通量完全来自于生物源的假设。为研究温度对土壤无机CO2通量的影响,2009年8—10月在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实验站,以盐土和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灭菌处理(121℃,24h),将土壤CO2通量拆分为土壤无机CO2通量和土壤有机CO2通量,分析三者的日动态特征及其与温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土壤无机CO2通量和土壤有机CO2通量均存在明显的日动态;除碱土的土壤有机CO2通量日动态呈弱双峰曲线外,盐土和碱土的土壤CO2通量、土壤有机CO2通量和土壤无机CO2通量日过程均呈单峰曲线,表现为日间CO2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峰值出现在12:00—14:00,随后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谷值出现在3:00—4:00。盐土和碱土的土壤无机CO2通量作用超过土壤有机CO2通量,主导土壤CO2通量的日变化。土壤CO2通量和土壤无机CO2通量主要受温度调控,呈直线方程关系。忽略土壤无机CO2通量对土壤CO2通量的贡献,将严重低估土壤有机CO2通量,是造成干旱区碳循环评估不准确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6.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分析了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演变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人为土地开发作用的加强,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同时加剧了景观破碎化,区域景观斑块由自然景观类型中的草地景观类型为主导,转变为人工景观中的耕地景观类型.由于区域耕地的增加,引发对水资源需求加大,造成人为水利建设作用加强,推动了流域景观的演变,同时人类经济活动也加速了区域景观格局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