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3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从海南红树林的海泥和海藻样品中分离得到26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Actinomycetes),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0617230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与Micromonosporaechinospora的相似性为97%。其余25株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菌株050643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violaceolatus的相似性仅为96%;菌株061342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菌株061303等11株菌株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因此它们可能是新种。  相似文献   
22.
红树林植物瓶花木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树林植物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 Gaertn. F.)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betulone(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2)、α-香树脂醇(3)、β-香树脂醇(4)、β-谷甾醇(5)和豆甾醇(6)。经MTT法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显示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2.5μgml-1。  相似文献   
23.
采用腐殖酸培养基,从海南文昌红树林中海芒果的根际土壤分离得到一株小双孢菌212030.该菌株在45℃下的生长速度比在28℃的生长速度要快,属兼性嗜热菌.菌株212030的耐盐度为0~5%,不添加NaCl的时候生长最佳.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212030与Microbispora amethystogene JCM 3021T的相似率最高,为98.9%.菌株212030发酵液对聚团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宏基因组克隆--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的新途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阎冰  洪葵  许云  马超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1):113-117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95%以上未能培养,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筛选的途径寻找新的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受到局限;宏基因组是特定小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直接抽提环境样品中的总DNA,利用适宜的载体克隆到替代宿主细胞中构建宏基因组文库,通过外源基因赋予宿主细胞的新性状或基于某些已知DNA序列筛选,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基因,极大地扩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增加了获得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5.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健  阎冰  洪葵 《微生物学报》2012,52(6):736-743
【目的】比较不同植被下红树林土壤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认识红树林土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方法】直接提取红树林土壤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和古菌通用引物Arch21F/Arch958R进行PCR扩增,构建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对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秋茄林、无瓣海桑林和无红树林裸滩土壤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种土壤样品的细菌类群包括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等16个类群,其中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与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i)是优势类群;古菌包括6个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类群和7个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类群,分别以Marine Benthic Group C、Marine Benthic Group D为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chao1)表明,本地种秋茄林下土壤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外来种无瓣海桑显著低于秋茄林,甚至明显低于相邻无红树林裸滩沉积物;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秋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无红树林裸滩沉积物更相似。【结论】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类群丰富,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从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采集78份植物组织和土壤样品。对样品进行真菌分离, 共分离得到真菌608株, 采用目测法对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检测, 发现81株红树林真菌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占总分离菌株的13.32%。结果表明, 从红树植物杯萼海桑中分离得到真菌菌株的数量最多, 而从红树植物银叶树分离得到的抗肿瘤细胞活性菌株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7.
红树林放线菌及其天然产物研究进展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葵 《微生物学报》2013,53(11):1131-114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为从海洋环境寻找新的天然产物,红树林已经成为放线菌资源收集、天然产物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的热点。从巴哈马红树林分离的盐孢菌所产生的盐孢菌素(Salinosporamide A)已经进入临床研究。从红树林分离的放线菌类群已经达到8个亚目11科24属,并发现新属3个,新种31个。从红树林放线菌分离的新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喹啉等芳香类、阿扎霉素等大环类脂及吲哚衍生物等,大多数天然产物来源于红树林链霉菌。新型吲哚咔唑、吲哚倍半萜及厦霉素等以新颖的结构备受关注,相关生物合成途径已被揭示。  相似文献   
28.
羟基丁酸及中链羟基脂肪酸共聚物的微生物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icacids,简称PHAs)是许多原核生物于非平衡生长(如缺乏氮、磷、镁、氧)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碳源和能源的贮藏性聚合物,其分子通式可表述为川.其中m=l,2和3,一般为m=l,即p一羟基脂肪酸。n为单体数目。R为侧链,多为不同链长的正烷基,也可以是支链的,不饱和的或带取代基的烷基。自从1926年聚羟基丁酸(Polyhydroxyblltyrate,简称PHB)被首次发现后,已有约80种不同的脂肪酸作为PHAs的单体在约300种细菌中被发现,包括碳原子数从3到14的大量含饱和或不饱和键或支链的脂肪族以及芳香族3羟基…  相似文献   
29.
殷如  洪葵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2):1631-1641
相比其他萜类化合物,丝状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化合物数量较少,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已经发现的丝状真菌二倍半萜合成酶均由萜类环化酶和异戊烯基转移酶两个结构域组成,表现出底物的非特异性和环化方式的多样性。本文重点叙述了丝状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化合物以及其合成酶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并对丝状真菌二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合成酶研究现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0.
红树林放线菌0616167的生长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0616167是分离自红树林的具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是6%,能够耐受最高的NaCl浓度为20%;当盐度为0~3%时,细胞毒活性最高。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出有利于细胞毒活性的最佳碳源、氮源、通氧量及发酵时间分别为:葡萄糖20g,硝酸钾15g,装液量为75mL/250mL三角瓶,发酵时间5d。通过优化,细胞毒活性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