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药膜法和滤纸药膜选择法,分别研究了20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成虫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触杀效果以葫芦巴Trigonelia foenum-graecum提取物的活性最强,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提取物次之。葫芦巴提取物0.39 mg/cm2 浓度处理48 h后对谷蠹的触杀死亡率为100%,处理72 h后对谷蠹的LD50为19.94 μg/cm2。蛇床子和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提取物对谷蠹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活性。蛇床子提取物同时具有较好的触杀和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22.
对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中杀虫活性成分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并以主要储粮害虫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为对象,对其触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得率、毒力为考察指标,对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夹带剂为95%乙醇,固液比为200 g:30 mL。萃取压力和夹带剂体积对试验指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萃取温度和夹带剂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后的萃取方案可达到5.96%的得率。萃取产物对谷蠹的触杀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对胡芦巴中的杀虫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得到的萃取物对谷蠹处理10天后的致死中浓度为65.03 μg/cm2,触杀活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3.
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体内四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成虫进行拌粮处理,测定β-细辛醚对谷蠹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试虫体内4种酶的酶活性均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效应。LC50(94.49 mg/kg)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后,谷蠹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羧酸酯酶和酯酶同工酶则表现诱导增加作用。低剂量(67.5 mg/kg)β-细辛醚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是随着处理剂量的升高,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多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低剂量(≤100.0 mg/kg)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 转移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剂量(≥133.3 mg/kg)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的活性多数表现为诱导作用,提高β-细辛醚的处理剂量可提高羧酸酯酶的活力。不同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对谷蠹酯酶同工酶均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诱导效果与处理剂量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水菖蒲Acorus calamus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成虫行为、产卵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β-细辛醚接触处理后的四纹豆象成虫行为主要表现为兴奋→失去平衡→击倒→死亡,接触药剂64 h后,试虫成虫全部死亡。β-细辛醚处理可显著的降低四纹豆象成虫的交配次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的交配次数减少,且处理雄虫比处理雌虫对交配竞争能力的影响更大。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以及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的产卵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雌虫的产卵数显著减少,但两种配对处理之间雌虫的产卵数无显著差异。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以及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产卵的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不同处理时间后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 两种配对处理所产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据此得出结论: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为神经毒剂,可以减少四纹豆象的种群数量,具有开发为储粮害虫四纹豆象防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5.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杂交水稻的重要虫害,培育高抗褐飞虱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被认为是目前防治飞虱最有效、经济的方法。本研究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的抗褐飞虱杂交水稻为材料,通过苗期和成株期的全生育期田间抗性鉴定,对基因聚合改良杂交稻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因聚合改良杂交稻组合的苗期抗性介于抗和中抗水平,田间虫量在7次调查中均低于800头/百丛,远低于2000头/百丛的防治标准,而对照扬两优6号、两优培九和当地农家品种两优63在8月29日到9月10日飞虱发生高峰期的百丛虫量分别最高达到5400头、2030头和10700头,高于或远高于2000头/百丛的防治标准。改良组合川香29A/华恢1462的产量在通城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11.8%。上述结果表明抗褐飞虱改良杂交稻新组合能够有效抑制稻田褐飞虱种群数量,节约人工和农药成本,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6.
为建立仓储阶段转Bt水稻安全性评价中靶标害虫抗性汰选研究体系,配制了含不同比例(70%,50%,30%,10%)转Bt基因(Cry1Ab/Cry1Abc)明辉63水稻谷粉(简称Bt谷粉)的人工饲料饲喂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ner),测定其对1~3龄幼虫在72h内的急性毒力,及对印度谷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稻谷和末龄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结果发现:4种比例人工饲料对幼虫的毒力作用均发生在取食48h后,72h后剂量效应明显。含Bt水稻较高比例的饲料对印度谷螟发育的负面效应明显:幼虫死亡率高,发育历期延长。Bt蛋白在幼虫体内含量与对应饲料中的含量基本成正比。综合考虑,将Bt杀虫蛋白含量2.35μg/g作为转Bt基因稻谷对印度谷螟的亚致死剂量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27.
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L.同时具有很好的触杀和驱避活性。采用药膜接触法和滤纸药膜选择法,分别研究水菖蒲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德国小蠊3龄若虫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德国小蠊的生物活性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时间-效应。触杀作用中处理试虫12h后,最高浓度124.00μg/cm2的校正死亡率就达到98.33%,24h后达到100%。试虫在处理12h后的LC50为36.45μg/cm2。驱避活性中,最高浓度815.28μg/cm2的驱避率为67.73%,驱避等级达到了Ⅳ级。  相似文献   
28.
储粮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严重损失,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使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药剂非常迫切, 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成为开发新型药剂的重要来源。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 水菖蒲Acorus calamus提取物对多种储粮害虫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并且分离得到了其主要活性组分β-细辛醚。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以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的触杀活性进行追踪, 对水菖蒲提取物进行分离, 得到另一活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该活性组分为单体化合物菖蒲螺酮(1-异丙基-4,8-二甲基螺[4.5]癸-2,7-二酮)。将菖蒲螺酮以314.54, 251.63, 188.72, 125.82和62.91 μg/cm2的浓度处理玉米象96 h后, 玉米象的死亡率分别为85.6%, 72.2%, 53.3%, 38.9%和15.6%。处理96 h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成虫的LD50为158.00 μg/cm2。这些结果说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水菖蒲提取物中除β-细辛醚以外的又一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29.
不同种植方式下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如何设置庇护所使其在转基因作物靶标害虫抗性治理中达到更高的效率,就此,本文 研究了Bt水稻与非Bt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块块种植和列列混栽方式对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影响;但混栽方式下的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显著偏低。在水稻发育中期,混栽方式下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与块块种植方式下的明显不同,其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均类似于同种植方式下非Bt稻上各参数的季节动态。混栽方式下的庇护所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30.
为了评价转Bt稻谷储藏期的生态安全性,通过对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储藏期Bt稻谷与非Bt稻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稻谷储藏期的延长,在储藏17个月后Bt稻谷上的虫蚀率依次为0.70%,1.20%,显著低于另外两种非Bt稻谷上的虫蚀率(汕优63:1.7%,2.0%;9311稻:2.70%,3.00%,P<0.05)。但Bt稻谷和非Bt稻谷中的赤拟谷盗、谷蠹、书虱、麦蛾数量,在19个月储藏期内,大部分调查结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