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了解使用活性炭去除抗毒素原液的不可溶性杂质试验中对防腐剂含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用量活性炭吸附抗毒素原液中防腐剂的损失情况;按最低活性炭使用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防腐剂含量的变化。结果分别以20 g/L、30 g/L、50 g/L活性炭经2 h吸附后,防腐剂量的损失均达到98%;在20 g/L活性炭使用量吸附4 h的试验中,防腐剂量的损失主要发生在最初的1 h。结论使用活性炭去除抗毒素原液中的不可溶性杂质试验中,由于活性炭较强的吸附作用,从而对防腐剂含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基因组编辑工具不仅方便构建高效鲁棒的工程细胞,还能用于深入地理解生物系统。现综述在细菌中建立基因组编辑方法,特别是基于CRISPR-Cas的编辑工具的进展,并尝试归纳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发通用流程,供打算自建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建立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对影响花药胚状体诱导和分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以NAA基本培养基椰乳KT,最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NTH+0.1 mg L–1 NAA+10%椰乳+1 mg L–1 KT+50μmol L–1 Ag NO3+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2 g L–1活性炭。花药经过24 h低温预处理和8 d高温预培养后,胚状体诱导率可达23.3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状体出芽率的影响为6-BANAAIAA,最佳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为NTH+1 mg L–1 6-BA+0.3 mg L–1 NAA+0.1 mg L–1 IAA+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胚芽转入1/2MS+0.5 mg L–1 IBA+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培养基后,生根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24.
以太白山牛皮桦林林隙内草本植物总数为区域物种丰富度,分别采用0.25m2和1m2样方重复抽样的丰富度平均值为局域物种丰富度,来探讨区域物种多样性变异对局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25m2和1m2局域物种丰富度与区域物种丰富度显著相关(r=0.791和r=0.861),且随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林隙面积也能显著增加局域和区域物种丰富度。(2)控制林隙面积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0.25m2和1m2局域物种丰富度与区域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R2=0.642和R2=0.743);方差分离分析显示,林隙面积仅能解释0.25m2和1m2局域物种丰富度变异的4.0%和4.4%,而区域物种丰富度能解释25.8%和35.3%。研究表明,区域物种丰富度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局域物种丰富度的组成。  相似文献   
25.
基因组混组作为一种育种方法,通过循环原生质体融合等手段,使得不同菌株来源的基因组能够得到充分重组,增加将正向突变整合到同一重组子中的机会。使用4株带有4种不同标记的枯草芽胞杆菌亲本为初始菌株,通过循环转化、循环转导或循环原生质体融合的手段进行基因组混组,统计后代中非亲本类型占整个群体的比例,以衡量基因组混组的效果。分别经过5轮循环原生质体融合、循环转化或者循环转导,结果显示,重组程度较高者在后代群体中的比例较低,带有4种标记的后代未出现,带有3种标记的后代最高分别为4.53×10?4、1.64×10?4、4.47×10?3,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天蓝色链霉菌中同样实验的结果:带4种和3种标记的后代分别占2.5%、17%。对比上述实验的结果和文献报道的天蓝色链霉菌、乳杆菌基因组混组的结果,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循环融合过程,分析后认为:要达到较充分的基因组混组,需要有能够实现微生物细胞间高频重组的操作技术作为基础,重组频率应该不低于10?3~10?2数量级。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表达对小鼠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的影响,以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为模板,对NS2A基因进行A66G定点突变,并构建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后,将病毒RNA导入BHK21细胞,获得突变病毒SA14-14-2(A66G)。同样以乙脑病毒野毒株SA14为模板,采用相同方法构建并获得突变病毒SA14(G66A)。经测序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证明突变病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疫苗株SA14-14-2和SA14(G66A)不表达NS1′蛋白,而野毒株SA14和SA14-14-2(A66G)能表达NS1′蛋白。生长曲线显示突变病毒的生长特性无明显改变。蚀斑实验发现SA14(G66A)的蚀斑较SA14更小,SA14-14-2(A66G)的蚀斑较SA14-14-2更大。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显示NS1′蛋白表达对BHK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P<0.01)。疫苗株SA14-14-2与SA14-14-2(A66G)对1周龄小鼠脑内接种的LD50分别为297.9 PFU(0.02 mL)和143.4 PFU(0.02 mL),野毒株SA14和SA14(G66A)对3周龄小鼠脑内接种的LD50分别为0.8 PFU(0.03 mL)和2.3 PFU(0.03 mL)。疫苗株SA14-14-2与SA14-14-2(A66G)对2周龄小鼠腹腔接种的LD50分别为>5.65×106 PFU(0.5 mL)和>1.46×106 PFU(0.5 mL)。野毒株SA14和SA14(G66A)对3周龄小鼠腹腔接种的LD50分别为1.3×103 PFU (0.5 mL)和1.2×104 PFU(0.5 mL)。结果表明,乙脑病毒NS2A中第66位碱基是影响NS1′蛋白表达与否的关键位点,且NS1′蛋白表达能提高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力与神经侵袭力,其中对侵袭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不同厂家破伤风抗毒素产品的渗透压浓度的调查,了解国内该产品的渗透压浓度的波动范围,为生产过程中渗透压浓度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dvanced 3250型冰点渗透压仪检测破伤风抗毒素的渗透压浓度。结果不同厂家破伤风抗毒素制品的渗透压浓度均不低于240 mOsmol/L。结论破伤风抗毒素渗透压浓度波动范围均与国外同类制品基本一致,符合欧洲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28.
性别决定基因SRY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Y基因是哺乳动物性别决定过程中的主宰基因,其表达产物SRY蛋白是一种DNA结合蛋白,该蛋白含有一个HMG盒,能够以序列特异性结合到DNA双螺旋链的一侧,起到转录因子的作用。调节或协同下游基因如SOX9、AMH等基因的表达,使胚胎发育向雄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