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前言腕足动物萌发在六亿年前,繁盛于整个古生代,是当时浅海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腕足动物的化石很多,我国劳动人民对它并不生疏,例如湘、桂一带常见的纹饰雅致、两翼展伸、统称为"石燕(Spirifer)"的(插图1,图 C);川、黔地区所产形体圆浑、喙嘴如钩、老乡叫作"鹰嘴头(钩房贝 Harpidium)"的(插图1,图 B);都是我国历代医学上使用的药品,它们就是腕足动物的化石.生活在现代海洋中的腕足动物已相当稀少,熟知的有两类:一类是"海豆芽"(Lingula),穴居在生活条件恶劣的潮汐  相似文献   
22.
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两幕之间,海洋底域繁盛着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它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历程短暂。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个动物群时,常把有铰类腕足动物作为重点,而无铰类只被简单描述或列出名单,整体面貌不明。无铰类化石尽管材料有限、研究基础薄弱,但只就属的数目而言,占据了全球赫南特贝动物群总属数的近1/5,其群落、演化和环境意义不可小觑。文中专门记述上扬子区(华南古板块)观音桥层(赫南特早中期)与缅甸曼德勒地区(滇缅马苏古地体)Hwe Mawng紫色页岩段(赫南特中期)所产赫南特贝动物群的无铰类化石,计有3目、4超科[Linguloidea(舌形贝超科)、Discinoidea(平圆贝超科)、Craniopsoidea(似髑髅贝超科)和Cranioidea(髑髅贝超科)]的10属、12种,包括5个命名属种[Plectoglossa cf. davidsoni (Barrande),Schizotretinia cf. euxina (Havlí?ek), 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 (Rong),Petrocrania cribrum (Temple),Xenocrania haimei (Reed)]和7个未定种(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sp. 1,Petrocrania? sp. 2, Pseudolingula? sp. 和Orbiculoidea sp.),其中,Pseudolingula? sp.和Orbiculoidea sp.两个未定名种因标本不佳,未正式描述。其中,以Pseudopholidops最为常见,其次是Xenocrania和Petrocrania。前两属是华南、滇缅马苏、波罗的卡、阿瓦隆尼亚、佩鲁尼卡等古板块或地体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常见分子。它们已知限于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这可能与化石采集和研究程度有关,但更可能反映奥陶纪末全球气候仍存在分异现象。研究识别了奥陶纪晚期无铰类腕足动物7个目,可归为3个类群:灭绝目(仅神父贝目Paterinida)、消减目(多样性与丰度大幅衰减,尤其是三分贝目Trimerellida和乳孔贝目Acrotretida在Hirnantian销声匿迹)和延续目(适应能力强、忍耐阈值高,成功穿越大灾难的首幕)。这些分类单元对研究奥陶纪-志留纪交界期腕足动物群的多样性、群落生态、生物地理及宏演化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生物带的全球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阿什极期)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修正部分的笔石带,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的扬子区发育最好,地层连续发育并广泛出露,生物带发育齐全,不但有连续的笔石带,而且有世界广布的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有望在我国建立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  相似文献   
24.
复活分子是指地层记录中一度消失、后来复现且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殊分类单元。本文将复活分子区分为狭义(穿越灭绝事件)和广义(平常时期)的两类;并认为不同型式灭绝事件后的复活分子存在差异,表明其与灭绝强度有关。本文再次讨论复活分子的不同概念及其意义,并对避难所提出新的认识,强调复活分子的实质是灭绝期缩减居群大小与分布的极端稀疏分类单元,识别其生物因素尤为重要。以华南奥陶-志留纪交界期的华夏正形贝腕足动物群的一个采样点为例,说明稀疏种对多样性的贡献颇为关键,只有依靠大量的采样与深入的系统古生物研究,才能识别;探索和发现复活分子的关键在于采样和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程度;建议应更加客观地认识复活分子的宏演化意义。  相似文献   
25.
新疆巴里坤地区志留纪的大型图瓦贝组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巴里坤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中、蒙边境,地层区划上,属于天山-兴安区北天山分区的博格多山小区,与东准噶尔分区的北塔山小区毗邻,地质和地理位置均很重要(插图1)。  相似文献   
26.
微壳饰以放射纹(简称壳纹)为主要特征、缺失同心层的始石燕类(本文指始石燕亚科Eospiriferinae的代表),初现于早志留世早期(Early Llandoverian),绝灭于中泥盆世早期(Eifelian)。它作为石燕族最早出现的一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始石燕类  相似文献   
27.
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一、前言利用地质历史时期海域深度的各类资料,研究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人们已做出有益的成果。开始是对新生代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后又涉及到中生代。有关古生代海平面振荡的模式是近十余年才提出来的,其中包括晚石炭世(Saunders等,1979:英国与美国),晚泥盆世(Dennision等,1975:阿巴拉契亚山区;Johnson,J.G.,1971:北美西部和加拿大极区),早志留世(Johnson,M.E.,1975、1977:北美;Johnson等,1980、1981:北美;Johnson等,1982:北欧),奥陶一志留纪(McKerrow,1979:北美与欧洲),以及晚寒武世(Lochman-Balk,1970:北美)的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依据能反映海  相似文献   
28.
生物地理分析至少包含两个基础性的工作:分类学和群落生态学。综合研究亚洲5个地区(华南、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图瓦和西伯利亚)志留纪Llandovery世腕足动物群表明,已知的生物组合几乎都在浅水、浪基面以上(BA2—BA3)的生态域范围内。这一认识可作为腕足动物地理区系分析的统一基准。各陆块深水底栖动物群之间的相似性明显大于浅水动物群之间的相似性,后者是腕足动物生物地理区系研究的最重要对象。提倡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尝试对比12种计算亲缘关系指数(AffinityIndex)(即相似系数)公式,从中选取9种来计算其值,对比它们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并为以后的定量分析推荐5种公式(Jaccard、Otsuka、Dice、CorrelationRatic和Fager),特别推荐Fager公式。对其它一些亲缘关系指数公式亦作了述评。分析表明;1)上述各区Llandovery世腕足动物群间的亲缘关系指数(大都在0.35—0.5之间)总体差异并不悬殊,它们所处的古板块在地理位置上虽曾相互分离,但均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2)西伯利亚与阿尔泰-图瓦最为接近,而图瓦与哈萨克斯坦、华南相距最远;3)华南的土著属数最多,指示其与外  相似文献   
29.
中国志留系研究之今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戎嘉余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0,29(4):385-401
一、前言一个半世纪前,两位英国先驱地质学家A.Sedgwick和R.Murchison(1835)分别创立了寒武系(Cambrian System)和志留系(Silurian System)两个系级单元。4年后,Murchison(1839)的“志留系”一书正式出版,距今恰好150年。为此,国际志留系分会和英国的有关学会在英国召开国际志留系大会,并组织野外旅行,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志留纪地层剖面。当年Murchison创立志留系的这些重要剖面,今日已成为国际志留系的统阶层型;Murchison在创立志留系后,直下威尔士西南角Pembroke郡的Marloos。  相似文献   
30.
华南晚奥陶世的动物群分异及生物相、岩相分布模式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一、引言奥陶纪是显生宙中一个相当独特的纪。它的特色至少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1)全球稳定地块上陆表海(epicontinental 或 epeiric seas)的分布范围几乎比其它任何一个纪更为广泛(Jaa-nusson,1984);2)当时有一个极区,位于现今非洲与南美洲部位,发育单极大陆冰盖(Beufet al.,1971);3)古板块的碰撞造成强烈的火山活动,超过任何一个纪的规模(Stillman,1984);4)海平面的上升曾达到与白垩纪相当的史期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