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园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李园桃蚜种群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桃蚜种群6月27日和11月22日此两次的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两次两种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9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9次李园桃蚜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4.173903~34.7837.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5月21日、5月31日及10月19日、11月22日4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为直线,表明此4次种群的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其余8次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形,表明此8次李园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分布是聚集分布,变程RSD(m)为2.3169~42.00711,表明草间小黑蛛种群对桃蚜种群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2.
李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了解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发挥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对害虫的生态调控作用,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在分析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织水平的基础上,对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时期的总群落、亚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得出结果,总群落的12次调查结果可以聚为5类,D=0.2000,3、11、7和6月初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也聚为5类,D=0.2000,3、7、8月各自归为一类,9月和10月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非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同样聚为5类,D=0.1000,4、7、6、11月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聚类结果部分反映了群落状况的季节差异,聚类交替现象反映了群落结构复杂性.最优分割结果将总群落、各亚群落均分割为5个阶段,即4月6日为第一阶段,4月27日~6月8日为第二阶段,6月27日~8月27日为第三阶段,9月21日~10月19日为第四阶段,11月22日为第5阶段.反映了各阶段物种种类、数量等其他指标在发生时间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枣园中枣瘿蚊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8日、8月27日、10月19日枣树主要生育期阶段,枣瘿蚊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为球形.在林间基本上呈聚集分布,其样点空间依赖性距离分别为26.3、7.8和22.0 m,其空间依赖性程度分别为88.05%、85.77%和87.58%.草间小黑蛛种群的半变异函数也为球形,呈聚集分布,空间依赖距离分别为28.3、22.5和22.2 m,且在该取样尺度下,总变异中分别有90.09%、87.96%和85.72%是由空间依赖性产生的.两者空间依赖关系说明草间小黑蛛对枣瘿蚊有较强的追随作用.  相似文献   
24.
对莲山黄耆(A.leansanicusUlbr.)和长管萼黄耆(A.li mprichtiiUlbr.)的形态及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两者的萼筒皆为较明显的管状,荚果皆为线形,支持将二者归为同一组,即将长管萼黄耆从原先的旱生组(Sect.Crasinna(Stev.)Bunge)移至鸟爪组(Sect.Crasinna(Stev.)Bunge)。但是莲山黄耆叶的上表皮无毛,荚果明显较短,两者在丁字毛臂长比和气孔分布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再结合其地理分布的差别,认为两者应为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25.
低温茬口空闲期土壤强还原消毒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低温茬口空闲期土壤强还原消毒(RSD)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设置对照(CK)、淹水对照(FCK)、淹水添加2%(w/w)苜蓿粉(AL)、0.25%(w/w)乙酸(AC)以及AL+AC的RSD处理进行西瓜盆栽试验,采用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等测定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及真菌群落组成,并统计发病率和产量。结果表明: 与CK相比,FCK和各RS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在真菌中的比例,杀菌效果达86.1%~94.6%;AL、AC以及AL+AC处理显著增加了西瓜产量,降低了枯萎病发病率,且枯萎病防控效果分别为63.2%、73.7%和94.7%,而FCK与CK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AL和AC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FCK处理对真菌群落无显著影响;RSD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柄孢壳属、假散囊菌、地丝菌、粪盘菌、韦斯特壳属以及久浩酵母菌等优势属的相对丰度,且其中大部分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在真菌中的比例以及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低温茬口空闲期的RSD处理可以通过重塑真菌群落组成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时间分辨反射确定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虑吸收系数对漫射常数的影响,改进了时间分辨反射中两点测量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方法,对约化散射系数与吸收系数之比较小的生物组织进行了模型测量,结果表明此种不仅减小了测量的系统误差,而且扩展了两点测量法的应用范围。同时也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有效时间的选择和光源与探测点间的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时间分辨透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时域漫射理论,提出一种用透射光来确定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方法。通过对生物组织的模拟测量,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算法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并比较了透射和反射两种测量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反向倍增法和蒙特卡洛法相结合,运用到生物组织漫长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计算中,并讨论了样品的光学特性以及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对该方法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对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气候和其他一些因素所导致的阿拉善黄耆(Astragalus grubovii Sancz.)的多态现象和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分类问题予以订正,将长期以来混乱不清的8个名称处理为异名,为阿拉善黄耆种的界定提供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