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假眼小绿叶蝉自然天敌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眼小绿叶蝉的卵期寄生蜂-缨小蜂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并应用生命表方法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作用作了评价,提出了卵期寄生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控制因子,通过高峰期世代自然园与化防轩绿叶蝉生命表比较,结果表明,自然园种群趋势指数为1.09,化防园为2.71,模拟采摘试验,下一世代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1,数量将下降。  相似文献   
22.
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采梢、室内镜下查卵和饲养观察,初步获得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卵寄生蜂2种,分别隶属于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sp.和裂骨缨小蜂属Schizophragma sp.,其中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sp.是优势种。2种缨小蜂的寄生动态调查结果显示,除8月和12月寄生率较低外,其它月份的自然寄生率都在30%以上,特别是10~11月寄生率最高达65%,对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开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假眼小绿叶蝉DNA进行了测序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构建了PE文库(~400bp),对获得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完成全基因组扫描,并进一步使用MISA分析鉴定基因组序列中出现的微卫星序列(SSR)。针对微卫星序列共设计10对引物,并使用3步法进行引物多态性筛选。【结果】共计检测Scaffold数量为183 194条,其中包含SSR的Scaffold共计1 545条,共计筛选出1 569个SSR位点。在假眼小绿叶蝉的微卫星中,共包括87种重复基元类型,二核苷酸与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为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SSRs总数的70.26%和27.84%;二核苷酸重复基元CA/TG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AAT/ATT是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SSRs总数的33.96%和5.86%。在设计的10对引物中,5对具有多态性,在8个假眼小绿叶蝉个体中共发现16个等位基因。【结论】结果说明假眼小绿叶蝉SSR位点在多态性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开发性,具有多态性的SSR位点可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间的分化,种群间的扩散机理和途径及影响因素等问题提供分子视角。  相似文献   
24.
【目的】尼古丁是茄科植物的重要生物碱,本文首次确定了硫酸烟碱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的驱避作用和田间防效,以及不同浓度硫酸烟碱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拒食作用。【方法】使用Y形嗅觉仪和T形观测室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对硫酸烟碱的行为反应,使用叶碟法测试了硫酸烟碱对茶尺蠖的拒食作用。【结果】硫酸烟碱600倍稀释液和800倍稀释液处理茶梢分别对叶蝉若虫的寄主选择行为和雌成虫的产卵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田间喷施硫酸烟碱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此外,硫酸烟碱对茶尺蠖幼虫具有拒食作用,并且拒食作用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取食8 d以后,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开发茶树害虫的植物源忌避(拒食)剂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四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虫期 6 6 6 7m2 用 70 %杀螟丹 5 0g ,5 8%吡虫啉—杀螟丹混剂A( 1∶4 ) 5 0g,2 2 %吡虫啉—噻嗪酮混剂 ( 1∶4 ) 5 0g ,兑水 75kg,蓬面喷雾 ,对茶小绿叶蝉类药后 7天虫口减退率达 84 5 %~ 93 5 % ,2 0天内维持在 91 6 %以上。 1 0 %吡虫啉用药量偏低 ( 1 0g 6 6 6 7m2 ) ,2 0天的药效仍有 77 2 % ,具速效和持效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周宁宁  王梦馨  崔林  潘铖  张新亭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14,34(23):6879-6889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其种群世代重叠严重,数量大。从我国13个主要产茶省份各选出一个重点产茶县(市),采集假眼小绿叶蝉标本,首次扩增得到其线粒体CO I基因全长序列,并以此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13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遗传分化程度及基因流水平。在13个地理种群中共得到了176条CO I基因序列,发现了113个变异位点,形成了105个CO I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720,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在0.804—1.000范围内,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进化符合中性模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Mantel检验显示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3652,固定系数Fst为0.10876,基因流Nm为4.097,表明地理种群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差异较小。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省际之间频繁的茶树鲜叶贩运、异地茶苗的大批量调拨等因素促进了假眼小绿叶蝉的长距离迁移,加强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27.
茶园生态系中生长着众多草本和木本植物,迷迭香就是其中常见的木本杂草。以其幼嫩部分为味源、茶园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为试虫,用Y形管嗅觉仪做行为测定,以洁净空气为CK,发现随着味源剂量增加,其引诱的假眼小绿叶蝉数增至一个数值再减少,二者呈抛物线关系。从迷迭香挥发物中鉴定出46种化合物,包含醇类9种、酮类4种、酯类4种、酸类1种、烯烃类18种、烷烃类7种、醚类1种、醛类1种和酚类1种。醇类含量最大,占总量52.20%;单组分中桉树脑、左旋α-蒎烯和马鞭草烯酮的含量最大,分别占总量的42.54%、10.37%和6.82%。使用迷迭香挥发物中含量较大的25种组分为味源,每味源配制几种剂量,以正己烷为CK,用Y形管嗅觉仪进行行为测定,发现10-2g/mL樟脑、10-4g/mL石竹烯、10-6g/mL和10-8g/mLα-水芹烯、10-4g/mL和10-10g/mLα-松油醇、10-10g/mL和10-8g/mL桉树脑显著引诱假眼小绿叶蝉;而10-10g/mLβ-蒎烯显著排斥假眼小绿叶蝉。经分析认为:茶园中除了茶树之外,还有其它植物挥发物引诱假眼小绿叶蝉,可为筛选茶园中诱虫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3种海拔高度茶园中2种害虫与其天敌间的数量和空间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安徽省潜山县高、中、低3种海拔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进行研讨,经综合排序得出:低海拔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鞍型花蟹蛛,中海拔茶园为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和鞍型花蟹蛛,高海拔茶园为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草间小黒蛛。低海拔茶园柑橘粉虱的主要天敌是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蛛和异色瓢虫,中海拔茶园为鞍型花蟹蛛、八点球腹蛛和茶色新圆蛛,高海拔茶园为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和斑管巢蛛。上述几种天敌与2种主要害虫在数量和空间上有显著的追随关系。不同海拔高度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的主要天敌种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