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社会性注意对人类的社会交往甚至是生存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心理物理学实验范式(中央线索范式的变式)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ERP、f MRI、MEG等)以及神经心理学方法(脑损伤病人),系统探究了社会性注意在认知神经机制方面的特异性.社会线索(眼睛注视、头部朝向、生物运动行走方向)均能诱发独特的反射性注意定向效应,并且该注意效应在行为和神经层面上区别于非社会线索(箭头)诱发的注意效应.然而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因此有关社会性注意是否特异于非社会性注意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社会性注意特异性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能够为人类大脑中是否存在一个专门的"社会性注意探测器"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性注意在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累积经验、促进个体生存的重要功能。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具有某种非适应性记忆过强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因此,以病理性改变的记忆为靶点,通过削弱或更新非适应性记忆,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的目的。记忆并非是对经验的刻板记录,而是对经验不断更新整合的过程,因此记忆有被干预的可能。记忆的再次激活可能会诱发记忆消退和再巩固,这为记忆相关精神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思路和启发。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作为一种时间、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开始被结合运用到记忆干预研究中。不同刺激参数的NIBS (如频率、极性,以及受刺激区域的初始神经激活状态)应用于特定大脑皮质区域,可以调节神经可塑性,增强或降低靶点脑区的兴奋性,从而削弱或增强行为表现,实现记忆消退增强或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干预记忆。本文首先介绍了记忆相关的脑功能基础研究与局部脑区干预方案的理论联系,继而回顾了近年来NIBS与记忆干预相结合应用于创伤或物质滥用相关障碍的临床干预研究,为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  相似文献   
23.
情绪图片能比中性图片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对于复杂场景图片,情绪诱发的记忆增强并非单一的过程,而包含两个相反的现象:情绪信息既可能选择性地增强场景中具有情感色彩的中心记忆,并带来背景记忆的下降,诱发情绪记忆权衡效应;也可能同时增强中心和背景记忆,诱发情绪记忆拓宽效应。两种现象的发生取决于记忆信息特性(情绪效价、中心-背景联结程度)及记忆过程(编码、巩固和提取)相关的诸多因素,而其背后的机制仍未明晰。当前该领域存在情绪记忆权衡是否是一种不由注意所介导的自动化过程的争论,另有少数研究考察了与记忆权衡效应相关的脑网络,而针对记忆拓宽效应机制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未来需从行为和神经层面,对比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与拓宽效应的发生机制,针对二者的自动化特性、涉及的记忆表征形式等问题深入研究,并将这些效应拓展至空间之外的维度,以系统揭示情绪信息选择性增强记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4.
甘丙肽(galanin, GAL)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靶点被关注已久,但目前仍未有广泛应用的GAL类抗抑郁药物。GAL可与3种G蛋白偶联受体(GalR1~3)结合,GalR1和GalR3介导促进抑郁的作用,GalR2介导抗抑郁的作用。GAL的N端有生物活性的片段GAL (1-15),通过其受体GalR1-GalR2异聚体(heteromer),介导比GAL更强的调节抑郁效应。GAL (1-15)还可以通过GalR1-GalR2异聚体与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相互作用形成GalR1-GalR2-5-HT1AR异聚体的方式,加强5-HT1AR激动剂的抗抑郁效果。此外,GAL及其受体还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等递质或因子交互作用调节抑郁。本文梳理GAL及其受体对抑郁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对以GAL及其受体为靶点开发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各种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且主动运动诱发的镇痛效果强于运动参数相似的被动运动.文章在讨论运动镇痛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主、被动运动镇痛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具体来说,通过比较两种运动传导运动信息的下行通路和传导躯体感觉/本体感觉的上行通路,论述了主、被动运动在生理(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情绪和认知)层面上镇痛机制的异同.由于被动运动缺少运动下行控制且肌肉激活程度小,其在外周镇痛物质含量和皮层水平上对疼痛的调控弱于主动运动.此外,被动运动相比主动运动不易诱发积极情绪,较难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缺乏身体掌控感并拥有较低的身体归属感,进而导致较弱的镇痛效果.最后,文章指出了目前本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并对运动镇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
A型肉毒毒素(简称肉毒素)可引起可逆的局部肌肉麻痹,注射于特定面部肌肉可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还会干扰个体对情绪性材料(面部表情、语言文字和视频)中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注射肉毒素会影响杏仁核的激活,影响奖赏系统的功能,以及其他大脑皮层的认知神经功能。面部反馈假说和社会反馈假说分别从个体与社会层面对肉毒素的作用加以解释:注射肉毒素使被注射者的肌肉反馈减少,弱化相应情绪的体验和加工;人际交往中,面部模仿使观察者的情绪体验与被注射者趋同,反过来同样影响被注射者的情绪体验。基于已有研究,本文提出面部反馈与社会反馈的整合模型对注射肉毒素影响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系统阐释。未来研究可拓展相关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关注肉毒素注射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情绪加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认知神经机制,进一步明确面部反馈与社会反馈的相互作用,并且考察肉毒素用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7.
眼睛注视是一种独特的非言语社会线索,能够诱发对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的注意效应。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中央线索提示范式及其变式,关注了面孔社会信息尤其是表情对这一注意效应的调节。面孔表情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的表情类型有关,同时会受到任务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这一调节作用会随个体发展而逐渐成熟,与负责对面孔表情和注视方向各自及整合加工的机制相关,涉及到杏仁核和颞上沟脑区。除了面孔表情,其他面孔社会信息(如熟悉性和可信任度、优势度和社会地位、群体属性)也可以调节注视提示效应。这一调节可能涉及额叶视区、额顶注意网络。对面孔表情及其他社会信息调制注视提示效应的行为学证据及其神经机制进行系统综述,能够深化当前对面孔加工和注视提示效应间关系的理解,为社会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认知控制是人类主动调控行为的高级认知功能,在冲突加工、工作记忆、决策等心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同冲突的加工过程中是否具有相同的认知控制机制仍有很多争论。已有的认知控制理论往往认为认知控制是一般性的,但这种观点受到了近年来实证研究的挑战。研究一般性/特异性问题采用的逻辑主要包括可迁移性、平行比较、相关性以及认知资源竞争等。目前的一些研究证据分别支持了一般性、特异性以及二者兼有的观点。针对这种争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视角展开,比如毕生发展变化、动态的脑网络、综合不同的研究逻辑、脑损伤的因果关系、计算神经建模、认知灵活性和功能连接等。  相似文献   
29.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经颅磁刺激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调控认知功能和脑活动的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中经颅磁刺激模式、刺激靶点和疗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借助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定位、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结合新的记忆理论探索具有长期临床改善效果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