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最近十五年来,运用配位交换色谱直接拆分DL-α-氨基酸取得了很大进展。采用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手性吸附剂的配位交换色谱完全拆分了各种DL-α-氨基酸。为分析目的则采用普通填料和手性络合物流动相的配位交换色谱。把手性络合物涂在硅胶上的配位交换色谱亦取得了较好的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早在35亿年前,细菌就已出现在地球上,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大类生物。在几万公尺的高空,几百公尺土层的深处,几千公尺深的海底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它们还可以生长在其它生物不能生长的极端pH、高低温及高渗的盐湖等处。细菌对环境表现的巨大适应能力与它的细胞表面结构分不开,本文就这个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4.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6,(3):239-241
本文简介了解放前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等单位20年代至40年代在瑶山调查采集所留下的主要文献资料,内容侧重植物学方面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5.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是我国的珍贵保护兽类,也是一种药用动物。 野生的黑叶猴人工驯养较为困难。据广西南宁西郊公园统计,近几年来该园从野外引进的黑叶猴,在人工驯养下最初一个月内死亡率高达90%。因此,人工驯养黑叶猴的困难是从野生过渡到家养的最初阶段。只要突破了这一阶段,就能解决黑叶猴的驯化。  相似文献   
106.
海南岛为我国第二大岛,岛的海岸线曲折绵延长达1,400多公里,沿岸有许多大小港湾并有许多河流入海。较大的有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这些河流每年从陆地上带来很多泥沙和营养物质,使海水变肥,为沿海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海南岛的气候温暖,在一年内热的时间较长,寒冷的  相似文献   
107.
这学期为贯彻勤工俭学的方针,我校开展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农业生产的实际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与劳动习惯,在这基础上通过生产实习体验先进的农业理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结合。但是面临着的困难是土地问题,我校地处福安城关,城郊地少人口稠密,校内可耕面积仅是5亩,真是大批人马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与支持下,离城20里远找到一座险峻高山(黎里坑),已荒芜30多年了,芒萁骨高过一个人,草丛中发出一股腥臭的味道,兽害十分严重,简直无路可走,一不小心摔下是致命的。起初我们有些胆寒,但是含有丰富腐植质的土壤,象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08.
109.
水稻分蘖期二化螟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平原稻区的主要害虫。温州地区一年发生四代,其中第一、三代分别在早稻和连作晚稻分蘖期发生为害,对水稻能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为了探求二化螟对分蘖期水稻的为害损失率,拟订合理的防治指标,作者在1984~1986年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0.
马尔尼菲青霉能引起人和鼠类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956年由Capponi等分离自越南的竹鼠,后由Segretain (1959)正式发表为新种.DiSalvo等(1973)首次报道此菌对人的自然感染,也分离了菌种。Pitt (1980'1979')承认Segretain的菌株为马尔尼菲青霉,但把DiSalvo的菌株(ATCC 24100)由于具明显的黄色菌丝而与岐生青霉金黄色变种(ATCC 10438)合并,成立了樱草黄青霉新种。近年来一些中国的研究者对广西的竹鼠作了大量的调查,证明竹鼠普遍携带此菌,并分离了大量菌株。作者对来自广西的34株分离物(2株来自患者,32株来自银星竹鼠)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作了鉴定,并用IMI 68794(来自模式),ATCC 24100和ATCC 10438作了对比。全部34株分离物尽管在菌落外观有明显不同(许多菌株产生黄色具饰菌丝,影响菌落外观)但根据其帚状枝及瓶梗的特征,产生紫红色素以及在370C形成酵母状细胞诸特点,作者认为都是马尔尼菲青霉。ATCC 24100也同样具有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而ATCC 10438虽然也产生明显的黄色菌丝,但其帚状枝和瓶梗与马尔尼菲青霉不同,不产生紫红色素,在370C不生长,因此不是同一个种。ATCC 24100应保持原来的种名马尔尼菲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