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低温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暴发成灾的一种新害虫,以卵在牛粪、石块及草丛下越冬,了解其越冬卵的抗寒能力有助于预测其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动态。【方法】在室内测定了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在不同低温条件下(-18~-39℃)暴露12和24 h及在-30℃低温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0~60 d)的存活率以及存活卵的发育历期。【结果】低温强度和暴露时间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越冬卵的存活率降低。当温度≤-33℃暴露12 h或≤-30℃暴露24 h,越冬卵存活率显著低于其相应的对照(25℃)。越冬卵低温暴露12和24 h的致死中温度(LT50)分别为-33.08和-32.13℃,在-30℃下的致死中时间(Lt50)为33.33 d。经-36℃低温暴露12 h或≤-33℃低温暴露24 h后,存活的越冬卵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而-30℃低温暴露30 d内差异不显著。【结论】沙葱萤叶甲越冬卵抗寒能力强,冬季低温通常不会造成越冬卵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2.
泸沽湖是中国西南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旅游风景区,开展泸沽湖越冬水鸟群落组成现状调查并进行历史变化分析,对指导泸沽湖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12月除外),逐月对泸沽湖全湖及其西北方向的竹地海湿地(距离泸沽湖约500 m,面积约0.4 km2)越冬水鸟进行调查。泸沽湖共记录到水鸟27种,观察的最大个体总数约为22 600只,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泸沽湖越冬水鸟群落的主要优势物种为骨顶鸡(Fulica atra),其最大观察数约为10 300只。竹地海湿地共记录到水鸟16种,观察到的最大个体总数约为3 600只,其中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约为2 700只;鉴于竹地海湿地亦为水鸟聚集的栖息地,建议将其划入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对比1992年的调查数据,发现泸沽湖及其附近竹地海湿地越冬水鸟的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可能有所下降,由原来的33种下降到现在的30种,但个体总数量相对稳定。多种涉禽和喜浅水活动的钻水鸭类(dabbling ducks)消失,可能与湖岸区旅游活动的持续进行有关;泸沽湖曾经的主要优势物种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种群数量大幅下降,暗示泸沽湖生态系统可能已发生变化。泸沽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现存的浅水栖息地将是泸沽湖水鸟多样性不再继续下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草地螟越冬代虫量与第一代草地螟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康保县植保站 1 979~ 2 0 0 2年共 2 4年草地螟系统监测资料研究分析 ,明确了草地螟越冬基数和越冬代成虫种群量与第 1代草地螟之间的发生关系。为掌握草地螟发生规律 ,开展草地螟预测预报 ,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详细描述了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 L.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广州地区。该蝶1年发生5代以上,以蛹在寄主植物上越冬,成虫3月初始见,幼虫共5龄,以芸香科的金橘属、酒饼筋和柑橘类等植物叶片为食料。  相似文献   
105.
湖南江口苍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7年对湖南鸟洲自然保护区苍鹭越冬种群进行了观察。苍鹭每年11月上旬迁来鸟洲,次年4月中旬迁离,鸟洲保护区及其附近的芦苇沼泽地苍鹭越冬种群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6.
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Ah4332^GFP)置模拟越冬水体(8-10℃)内,进行饥饿存活试验,用三种计数方法检查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变化,在41d后平板计数法(PC)降至0。而细菌总数法(DC)和活菌直接计数法(DVC)结果相似,只是DVC计数结果低于细菌总数1-2个数量级,显示细菌已经变成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复苏试验表明,升高温度、添加鱼血清或新鲜培养的Ah4332^GFP细菌上清及通过兔肠管结扎,均使VBNC状态的Ah4332^GFP得到复苏,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处于可培养的VBNC状态的Ah4332^GFP,后者的细菌细胞比前者体积明显缩小,形态由杆状变成了球形,但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完整的,不是细菌L型。  相似文献   
107.
顾学玲  顾孝玲 《蛇志》2002,14(2):76-77
蛇类的安全越冬十分重要 ,是人工养蛇成败的关键的一环 ,不论采取什么方法 ,都要严防敌害 ,如鼠类、刺猬、猫头鹰、黄鼠狼等。在其冬眠之前必须供应充足多样的食物 ,以利积累足够的脂肪 ,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为安全越冬创造有利条件。蛇类安全越冬可采取下列方法。1 蛇箱越冬法  在木箱底部铺一层 2 0 cm厚的细沙 ,把眠蛰的蛇放于沙层上 ,再铺沙 2 0 cm ,再放一层蛇 ,如此反复多次 ,直到木箱装满盖好为止 ,然后把木箱置于2~ 5℃的室内 ,待到第二年春暖时 ,将蛇箱搬入蛇场内让蛇自行爬出2 钻孔修巢越冬法  在蛇场内用铁钎钻深孔 ,让蛇…  相似文献   
108.
美国白蛾越冬蛹的过冷却能力、体内水分及脂肪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n cunea)越冬蛹在越冬过程中过冷却能力、体内水分及脂肪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越冬过程中,美国白蛾雌、雄蛹的抗寒能力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即其抗寒能力随越冬期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强, 并在冬季过后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弱.越冬期不同阶段越冬蛹体内水分、脂肪含量及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有所不同.其中,越冬前期和中期的SCP显著低于越冬后期,FP没有显著性差异;越冬中期蛹体内含水量最高,显著高于越冬前期和后期.越冬蛹的SCP和FP均显著低于非越冬蛹,体内水分和总脂肪含量均明显高于非越冬蛹.经回归分析,雌、雄蛹体内含水量与其SCP呈
较好的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9.
几种狼尾草属观赏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评价了狼尾草‘紫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Ziguang’)、绒毛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Forssk.)Chiov.)、羽绒狼尾草(Pennisetum villosum R.Br.ex Fresen)、狼尾草‘小兔子’(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Desv.ex Ham‘Little Bunny’)和东方狼尾草(Pennisetum orientale Willd.ex Rich.)的田间生长状况、越冬存活率、根系生物量分布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能正常发芽、生长、抽穗、开花和结实。其中狼尾草‘紫光’、绒毛狼尾草植株高大,分蘖旺盛,盛花期花序高度达135CH和156cm,植株茎数达156和217个/株,地上生物量达608.7和535.3g/株,根系密集分布空间在距地表10~40cm,距茎秆0~30cm。狼尾草‘小兔子’和东方狼尾草株型矮小,株高为40cm,植株茎数分别为162和108个/株,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24.2和39.8g/株,根系密集分布空间为距地表10~30cm,距茎秆15~30cm。羽绒狼尾草的茎秆半匍匐生长,分蘖能力强,盛花期花序高为79cm,植株茎数为389个/株,地上生物量高达619.9g/株,根系密集区为距地表0~30am,距茎秆0~30cm。狼尾草‘紫光’、狼尾草‘小兔子’和东方狼尾草在北京地区能安全越冬,成活率为100%,羽绒狼尾草和绒毛狼尾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成活率为0。5种狼尾草都可以播种和分株的方式扩繁。  相似文献   
110.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敏  黄芳  杨东  薛芳森 《昆虫知识》2009,46(3):411-414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