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2篇
  免费   2545篇
  国内免费   7988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818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898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1879篇
  2013年   1438篇
  2012年   1762篇
  2011年   1935篇
  2010年   1680篇
  2009年   1858篇
  2008年   2205篇
  2007年   1545篇
  2006年   1452篇
  2005年   1461篇
  2004年   1277篇
  2003年   1233篇
  2002年   1165篇
  2001年   1086篇
  2000年   984篇
  1999年   741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67篇
  1996年   621篇
  1995年   553篇
  1994年   532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445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72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169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50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1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DE-52纤维素柱色谱法和FPLC法分离纯化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缣孢菌色素P-450nor,经梯度洗脱MonoQ纯化后的fR.P-450nor为单一色谱峰,比活达55.20U/mg、纯化倍数约为1100倍,SDS-PAGE检测为单一谱带。  相似文献   
102.
103.
系统分析兴山古洞口下奥陶统,包括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及大湾组底部的几丁虫微体生物化石。鉴定几丁虫5属14种,含早奥陶世特征种Eremochitina baculata,早中奥陶世常见种Conochitina decipiens,以及华南上扬子区早奥陶世常见属种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和Lagenochitina chongqingensis。E.baculata是北冈瓦纳地区弗洛早中期的特征带化石,本文的材料为该种在华南的首次确切报道,且产出层位略低,为特马豆克期。在华南,常见于特马豆克晚期的带化石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在该剖面的同时段地层中暂未被发现,但形态上与之高度相似的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在该时段大量出现。比较以往发表的数据后发现,E.fenxiangensis在华南的分布广泛且产出层位较为稳定,较之E.symmetrica更易获得,或可将其作为特马豆克晚期至弗洛初期区域内地层对比的一个有效卡尺。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讨论了不同条件下苋菜红在银基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在 pH=4时,苋菜红在-0,24V 处有很灵敏的检出信号,在此条件下,汞膜电极有良好的再现性和使用寿命;在10-100ppb 范围内,还原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5.
106.
国外信息     
1.细胞蛋白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使反转录病毒沉默:发现一种新的抗病毒作用(J Virol,2008,82:2313~2323).  相似文献   
107.
在研究悬浮培养中植物细胞的生长规律时,常常采用多次分批法测定生长曲线,但工作量大,且存在着个体差异,以致测定的结果有误差。为此,我们研制出一体化非破坏性监测的培养装置(图1),对剌五加体细胞胚进行培养,监测其体积增长变化,并得到剌五加体细胞胚的生长模型,现简介如下。 1 培养装置由培养的三角瓶和监测体积的量筒组成,两者的容积比为5∶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8.
刘玉滨 《昆虫知识》1991,28(6):366-367
<正> 昆虫神经分泌细胞(NSC)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份,要观察它们的结构与种类,必须做许多切片。为了在取材之前明确NSC的正确位置,提高超薄切片的准确性,作者采用了整体快速染色法。它仅使NSC着色,从而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分别以五种不同浓度的表皮细胞和四种密度的3T3细胞饲养层做了混合培养观察。接种前3T3细胞先行~(60)Co,60Gy放射。培养的表皮膜片均做了大体染色,组织切片和电镜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表皮细胞还分别进行了DNA合成。~3H-TdR掺入标记测定。结果证实表皮细胞与3T3细胞最佳混合接种比例为1:1。最适细胞接种量为5×10~4/cm~2。在此条件下表皮细胞生长最快,15天形成膜片。而且饲养层培养表皮细胞接种量少,表皮面积扩大倍数大。为此我们认为饲养层培养是表皮细胞培养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目前PD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但药物存在神经保护活性不足、缺乏对因治疗、晚期无药可用等问题,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近年来,细胞重编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重编程产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诱导多巴胺神经元(induced dopamine neurons,iDNs)和诱导神经干细胞(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i NSCs)可用于治疗PD.移植iPSCs分化而来的多巴胺能神经元、iDNs和iNSCs至相应脑区,可起到神经替代与修复作用,有效治疗PD.本文重点介绍细胞重编程的机制,总结iPSCs、iDNs和iNSCs治疗PD的优缺点,并阐述尚存在的挑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