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析了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CNB-1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合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ic acids,PHA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克隆了与PHA合成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多种短链有机酸及醇类为碳源合成PHA多聚物或共聚物,以戊酸和1,4-丁二醇为底物时,可达菌体干重的57%;同时发现小分子醇类的存在能显著促进PHA的合成,推测与醇类氧化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还原力有关。为了克隆相关基因,利用已知phaC的保守区简并引物筛选基因组文库,将得到的阳性克隆质粒测序,发现phaC、phaA、phaB组成一个基因簇phaC-A-B。将phaC、phaA、phaB连接到pET载体在E.coli中共表达,重组E.coli菌株能合成PHA;将这3个基因单独连接到pET载体,在E.coli中表达后检测到相应酶活,分别约为原始菌株的4.1、71和2882倍。  相似文献   
102.
103.
血管瘤组织中p63和Fos蛋白的定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6 3基因和c fos基因的蛋白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血管瘤和 2 0例正常皮肤组织检测 p6 3基因和c fos基因的蛋白表达 ;对所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增生期与消退期血管瘤中 ,p6 3和Fos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 :0 92 3± 0 191,0 0 79± 0 0 2 4 ;8 2 71±1 95 3,0 12 4± 0 0 15 ;0 92 0± 0 187,0 0 88± 0 0 17。增生期组与消退期组、正常皮肤组分别相比 ,p6 3和Fos阳性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消退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 ,p6 3阳性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6 3基因在血管瘤中并未作为肿瘤抑制基因起作用 ,相反是作为癌基因而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 ,可能与血管形成关系密切。c fos在血管瘤的增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能与c fos可通过识别bFGF启动子区的特异位点TRE而启动bFGF基因的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04.
L-精氨酸对任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对任意型皮瓣的成活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 ,在其背部设计 7cm×2cm任意型皮瓣 ,于术后给予腹腔注射L 精氨酸 30 0mg/kg ,对照组给予 0 9%生理盐水。术后 7d ,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皮瓣成活率 ;通过生物化学技术、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时间皮瓣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组织形态学变化、白细胞计数以及ICAM 1的表达进行观测。结果 外源性L 精氨酸可提高皮瓣组织一氧化氮含量 ,L 精氨酸组ICAM 1表达呈弱阳性、术后 12h皮瓣组织真皮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L 精氨酸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外源性L 精氨酸可提高皮瓣组织NO含量 ,ICAM 1表达下调 ,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 ,提高任意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5.
转座子挽救法对苜蓿中华根瘤菌与耐盐有关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Tn5转座子的质粒pRL1063a诱变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042BM,得到盐敏感突变株042BML-2。采用转座子挽救法对Tn5插入位点两边的序列进行克隆与测序,获得了1179bp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D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转座子插入在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内部,此基因长6270bp。研究证明:该基因与042BM的耐盐性有关,并定名为rtsC。氨基酸疏水性分析表明,在RtsC蛋白的N端有两个跨膜区,该蛋白与细菌趋化性相关蛋白的功能域有同源性。并对RtsC蛋白在苜蓿中华根瘤菌042BM耐盐性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书讯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朱兆泉等 ,31 2页 ,1 999年 ,林业出版社 ,估价 60元。本书系统介绍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 ,动、植物资源 ,景观资源及其经营管理及自然保护区评价 ;中英文描写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概况。《生物学中的化学》J.Fisher等编著。 2 4 6页 ,  相似文献   
107.
费氏中华根瘤菌与耐盐有关的DNA片段的亚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卞学琳  葛世超  杨苏声 《遗传学报》2000,27(10):925-931
将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KT19与耐盐有关的23kb DNA片段用BamHⅠ酶切成大小不同的长度,分别与质粒pML122连接,然后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筛选出3个转化子。以这些转化子为供体,RT19的盐敏感突变株RC3-3为受体,分别进行二亲本杂交,筛选到接合子BR2,得到4.4kb与耐盐有关的DNA片段。根据其物理图谱,酶  相似文献   
108.
苜蓿中华根瘤菌与耐盐有关的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耐盐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042B为材料,制备其总DNA,经过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的部分酶解,利用电洗脱方法回收15~25kb大小的DNA片段。以碱法制备载体质粒pLAFRⅠ,用\%Eco\%RⅠ将其切成线状,然后用T\-4DNA连接酶将回收片段与线状载体连接,利用包装蛋白进行包装后,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构建了042B的基因文库。以固体亚硝基胍作为诱变剂处理出发菌株,在05mol/LNaCl的条件下,从2000个菌落中筛选得到12株042B的盐敏感突变株,以其中稳定的盐敏突变株GZ17为受体菌,利用两亲本杂交将含有042B的DNA片段的pLAFRⅠ重组质粒转移到GZ17中,在含有四环素和05mol/LNaCl的基本培养基上筛选出能够耐盐的阳性克隆,获得了与耐盐有关的7kb长的DNA片段。对该片段进行亚克隆,最终获得了4kb与耐盐有关的片段。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慢生根瘤菌属(Bracyrhizobium)3个已知种及从10种豆科植物中分离的32株慢生根瘤菌进行了16S—23SrDNAIGS的RFLP分析。IGS的PCR产物电泳只出现一条rDNA片段,但表现在长度上菌株间有一定差异,大小在930~1050bp之间,可大致划分为IGSa、IGSb和IGSc3种。用4种四碱基识别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III、HinfI和MspI酶解IGSrDNA,综合得到26种IGS-RFLP类型.每一种酶可产生6—12种不同的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很好区分、鉴别慢生根瘤菌,也支持该技术是一种快速、简单、准确及重复性好的微生物鉴定手段.  相似文献   
110.
书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