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小麦品种的耐肥性与光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耐肥性不同的三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品种的耐肥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旗叶的光合速率顺序为;泰山一号(中度耐肥)>济南13(高度耐肥)>昌乐5号(不耐肥)。光合速率的绝对值虽因不同年度间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动,但品种间的差别则保持相对稳定。增施氮肥,能使昌乐5号的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而泰山一号和济南13的光合速率则因增施氮肥受到显著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3.
山东潮连岛鸟类考察报告刘岱基,李声林,辛美云青岛市鸟类保护环志站266100潮连岛地处黄海之滨、岭山湾畔,位于东经120”53’43”,北纬35”53’42’,离大陆30km,周长4.skin,面积30ha,最高海拔68.4m,土壤瘠薄,有刺槐、黑松...  相似文献   
104.
105.
黄河三角洲柽柳植株周围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华  陈沛海  李健  陈小兵  冯亚 《生态学报》2016,36(18):5741-5749
为探讨柽柳的盐分富集效应及其对不同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植株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中的盐分离子组成、含量、离子比及不同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阳离子中Na~+含量最高,其次是Ca~(2+)和Mg~(2+),K~(+)最低,Cl~(-)在阴离子中的含量最高,SO_4~(2-)次之,HCO_3~-最低,而未检测到CO_3~(2-)。在柽柳植株周围,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离植株越近盐分含量越高,显示出柽柳对盐分的富集效应,其中对不同阳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K~+Na~+Mg~(2+)Ca~(2+),而对阴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HCO_3~-Cl~-SO_4~(2-)。冠层下凋落物中盐分的释放和树干径流可能是导致盐分在柽柳植株周围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总可溶性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阳离子和阴离子向下迁移程度分别表现为Na~+Mg~(2+)Ca~(2+)K+和Cl~-SO_4~(2-)≈HCO_3~-,因而随土层加深而升高的Na~+、Ca~(2+)、Mg~(2+)和Cl~-,显示出底聚特征,而K+、SO_4~(2-)和HCO_3~-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特征。降水淋溶、盐分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别和各土层中不同生物量根系对盐分吸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黄土高原长期培肥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的分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邱莉  张兴  张晋爱 《生态学报》2006,26(2):364-372
土壤养分和生物酶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团聚体性质则决定了土壤物理结构的好坏,探讨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养分和生物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对合理培肥和改善土壤性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连续25a的长期有机培肥定位试验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肥增加了大级别土壤团聚体、特征微团聚体的数量,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特征微团聚体C/F0.01较无肥对照土壤有显著增加。长期培肥增强了土壤化学、生物性质的“微域”变异性。相同培肥措施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随土壤团聚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除厩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外,其它各培肥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在〈0.01mm级别特征微团聚体中含量高、活性大。相同级别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中,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在不同培肥土壤间基本表现出施厩肥处理〉施秸秆处理〉施化肥处理〉对照的规律性。将团聚体的含量和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在团聚体中的丰度结合考虑,发现〉5mm级别团聚体中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对土壤的贡献率最大。结果充分地显示着土壤性质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管理措施下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7.
铜、镉胁迫下施硫肥和有机肥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铜、镉胁迫条件下施硫和有机肥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各自对照相比,铜、镉胁迫下低施硫和有机肥的处理增加了小麦叶片、茎鞘、颖壳穗轴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氮素的再运转量和运转率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氮素的总再运转量和总运转率,高施硫和有机肥的铜、镉处理则规律性不明显。在铜、镉胁迫条件下,施用硫肥和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小麦成熟期籽粒重和花后光合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以及籽粒氮素含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与各自对照相比,铜胁迫下施硫和有机肥的处理与镉胁迫下低施硫和有机肥的处理增加了成熟期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籽粒产量,其中以T\-5处理增产幅度最大;镉胁迫下高施硫和有机肥的处理则变化不大。铜、镉胁迫下低施硫和有机肥的处理均增加了籽粒淀粉含量,而高施硫和有机肥的铜、镉处理则未表现出此规律。此外,铜、镉胁迫下施硫和有机肥的各处理增加了籽粒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8.
为了验证对阿拉斯加东南部温带雨林中有关栖息地关系的预测,我们于1999年和2000年8-9月以及1999年和2000年4-5月研究了亚历山大群岛加氏(Clethrionomys gapperi)和肯氏鹿鼠(Peromyscus keeni)种群。我们测量了26个植被和结构特征以检验林隙老龄生长林、多时代老龄生长林、采伐前壮龄(23岁)生长林和泥炭混交针叶林的丰富度与微栖息地利用的相关性。微栖息地利用随季节和栖息地而变化,但加氏与林下落叶灌木覆盖度的正相关最显著。肯氏鹿鼠利用的微环境的林地有较少的苔藓,但是林隙与抓获加氏的概率有直接关系。两种鼠在两个季节的密度与林下腐朽的倒木直接相关。春季的肯氏鹿鼠密度说明加氏密度变化的62%,说明肯氏鹿鼠密度变化的89%。我们的结果印证了早期对阿拉斯加东南部肯氏鹿鼠在各种栖息地尤其早期的演替林中兴旺时的研究;但偏离了西部地貌中肯氏鹿鼠种群在晚期演替针叶林中达到最高密度的普遍结论。与北美西北部其它地区的种群不同,加氏能持久生活在上层被砍伐的雨林板块中。泥炭针叶混交林对两种鼠的繁殖种群几乎没有贡献,因而不可能减轻对多产的老龄生长雨林大规模皆伐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利用一个来源于粳/籼交组合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盆栽试验,设正常肥力(对照CK)和低肥力(不施肥)2个处理,分别在播种后25d(时期Ⅰ)和50d(时期Ⅱ)取样测定秧苗的苗高。结合一张含有198个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对性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共检测到8个水稻苗高QTL,分别位于第1、3、5、6、8和10号染色体上,各QTL对性状的贡献率为4%~12%。通过对2种肥力水平下水稻苗高QTL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QTL只在1种肥力水平下表达,QTL与不同肥力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唯一一个在2种肥力水平下均能稳定起作用、而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的QTL是qSH-3-2,该QTL位于3号染色体标记区间RM156-RM16,其加性效应值为正,增效基因来自于亲本Lemont。此外,有3个QTL(qSH-1、qSH-3-3和qSH-5)在2个抽样时期均起作用,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品种的耐低肥特性的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为摸清辽宁獐子岛潮间带及近岸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现状和群落受扰动情况,作者于2011年11月中旬在马牙滩潮间带和近岸海区采集大型底栖动物,采用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MDS标序和ABC曲线等方法,分析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在潮间带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甲壳类和软体类;优势种均为多毛类,即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多美沙蚕(Lycastopsis augenari)、仙居虫(Naineris laevigata)和短叶索沙蚕(Lumbrineris latreilli);平均生物量为25.76±41.08 g/m2,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平均栖息密度为315.11±160.73个/m2,以多毛类占优势;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89,0.74±0.17和1.80±1.09.近岸海区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0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优势种包括4种棘皮动物和1种多毛类,即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短叶索沙蚕、心形海胆(Echinocardium cordatum)和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vadicola).近岸海区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218.86±152.24g/m2和700.00±471.51个/m2,均以棘皮动物占优势.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60,0.64±0.19和2.04±0.7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潮间带不同潮区间和近岸海区不同断面间群落差异显著.ABC曲线分析显示,獐子岛潮间带底质环境受到中度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岸海区受到轻度干扰,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