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陕南晚震旦世骨骼化石中的微生物磷酸盐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洪  张录易  陈哲 《古生物学报》2003,42(2):189-199
陕南晚震旦世高家山生物群中骨骼化石的电镜扫描显示,Sinotubulites levis壳壁中具有丰富的磷酸盐化球状和丝状体,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组构:1)由相互缠绕的丝状体所组成的藻席状组构;2)由外表面成莓球状,内部中空的球状体紧密堆叠所形成的组构类型;3)由表面极为光滑的球状体堆叠所形成的组构。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矿化蓝藻,依此推断微生物在S.levis壳壁磷酸盐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共生的Sinotubulites baimatuoensis和Cloudina壳壁上,极少或完全不存在这些磷酸盐化组构表明微生物的磷酸盐化作用具有专属性,可能由壳壁微结构所决定,具多层状壁的S.levis可能与具许多有机质纹层的多毛类壳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2.
在用醋酸浸泡处理采自贵州瓮安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磷酸质岩石样品时,获得大量微体动物骨骼化石。文中重点报道部分管柱状微体化石,即:Sinoquadraticus poratus gen.et sp.nov和Sinoquadraticus wenganensis gen. et sp.nov.。并对Sinocyclocylicus的部分特征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03.
温度对外源性^32P在水、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不同温度下外源性无机磷酸盐在水、铜绿微囊藻(Micro-fystis aeruginoas)和底泥中的迁移过程,外源性32P加入水中后,首先是一种与温度无关的快速物理化学分配,大量溶解性磷酸盐迅速进入底泥和微囊藻中,随后水中32P的迁移主要受微囊藻生长状况的影响,温度升高有利于微囊藻的生长,并提高了微囊藻吸磷的速度,微囊藻中最大外源性磷浓度只与水环境中的初始磷浓度有关,25℃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有7d的对数期,没有明显的稳定期就转入衰亡期,在25℃时,当微囊藻超积累P到一定程度后,其对数生长同细胞内含P量无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源性32P不断向底泥中迁移,实验末期所有的32P都转移到底泥中,提高温度使水中溶解性外源性磷的下降速率加快,7d后水中溶解的外源性磷浓度低于0.00716mg·L-1。  相似文献   
104.
多聚磷酸盐(polyP)是由几个到上百个磷酸基团组成并由高能磷酸酐键连接的链状无机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研究表明,polyP在不适宜的生存条件下会在菌体内聚集,使菌对环境压力有极强的耐受性,它与其相关的酶PPK、PPX、ppp Gpp等一起作出应激反应;在寡营养环境下,polyP作为能量和磷源库,和Rpo S、Lon蛋白及σ因子等一起参与一系列饥饿压力应答,这种存活机制与寡营养菌的生活方式类似。这些反应得益于polyP链状的灵活性和高荷电性,但是其具体的调控机理仍很少为人所知。本文阐述了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为基础的荧光染色方法进行菌体内polyP的定性(荧光或电子显微镜)和定量(荧光分光光度计),重点归纳分析了以polyP为核心的关于细菌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代替机制。  相似文献   
105.
郭涛  张思兰 《生态学报》2017,37(10):3553-3560
植株残体降解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磷素的有效性,为探讨不同磷浓度植株残体降解对紫色土磷分级体系的影响,结合31P核磁共振分析技术,选取了3种磷浓度不同的植物残体与两种紫色土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添加植株残体显著增强了紫色土呼吸强度,且紫色土分级体系中的活性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2)31P-NMR分析结果得知,植株残体的正磷酸盐、磷酸单酯占浓缩液全磷比例的90%以上,高磷植株的正磷酸盐和磷酸单酯含量显著高于中磷和低磷植株,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变化与植株残体的正磷酸盐和磷酸单酯含量有关;(3)紫色土分级体系中的活性磷在0 d含量最高,随着培养周期的延长,土壤磷素有效性会出现降低的趋势;酸性紫色土的累积呼吸强度、分级体系中活性磷(Resin-P、Na HCO3-Pt)所占比例均高于中性紫色土,与土壤钙含量有关。综上所述,植株残体的磷浓度越高,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中秸秆还田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抗环境胁迫是微生物提高环境适应性和增加生存机会的一个重要策略,探明微生物抗环境胁迫的过程及分子机制对于了解微生物进化和开发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 polyP)在微生物抗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营养限制条件下,polyP可充当微生物的能源来源和信号分子,增强微生物对低营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微生物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polyP可作为蛋白质的伴侣,通过蛋白质修饰改变蛋白质结构使其免受失活,从而维持其功能完整性。polyP具有金属螯合能力,可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抵抗能力。微生物能通过调节polyP的合成来适应环境pH的改变,调节酸碱胁迫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基于polyP抗环境胁迫的特性,通过转基因技术,把polyP合成相关基因转入到农作物中,可以增加农作物体内polyP含量,从而提高农作物抗环境胁迫的能力。利用含有polyP的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可极大地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同时,微生物中合成的polyP颗粒也能进一步开发为生物活性产品。因此,polyP在微生物抗胁迫中发挥多样化作用,通过各种分子途径提高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加强poly...  相似文献   
107.
姜老师信箱     
蛋白质研讨班学员问:姜老师,您好!我是"第14期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专题研讨班"的学员,现在正在做有关茶叶、苹果等多酚氧化酶(PPO)分离纯化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PPO的纯品。目前我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得到您的指点。我分离纯化PPO是通过匀浆、硫酸铵沉淀、DE-52阴离子交换柱、冻干进行的,我的问题如下:1.硫酸铵沉淀后的酶液,透析多久较合适?2.将酶液上样后,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快速和慢速包埋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度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模具上制作36个熔模冠,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德国BEGO、南昌飞马、洛阳北苑磷酸盐包埋材料进行快速包埋和慢速包埋.测定各组铸造冠的边缘浮升量.结果:慢速包埋组铸造冠的平均边缘浮升量为41.67±3.94?m,快速包埋组铸造冠的平均边缘浮升量为96.63±7.46?m,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速包埋方法比快速包埋方法制作的铸造冠边缘浮升量小,铸造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9.
为提高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和将厨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文章以废弃虾壳为原料,用NaOH将LaCl3以La(OH)3沉淀形式附着在虾壳表面,进行热解得镧改性生物炭(CSLa)。采用XRF、SEM、BET、FTIR和XRD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表征分析。采用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生物炭的吸磷特征。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初始pH、共存干扰离子对生物炭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化合物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对磷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60.51 mg/g,与CS400磷最大吸附量(100.60 mg/g)相比约提高60%。在低浓度或高浓度磷溶液条件下,CSLa对磷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高于CS400,在实际水产养殖废水中更实用。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控制。有关机理分析的结论表明表面沉淀作用、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层络合作用是CSLa吸附磷的主要机理。CSLa更适合在弱酸性环境中除磷,不过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其吸附量也比较高。HCO3-和CO32-对CS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