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Δ9 硬脂酰 ACP脱氢酶(SAD)是参与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该研究从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种子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续随子ElSAD2基因序列,对其序列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并鉴定ElSAD2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1)续随子ElSAD2的 cDNA全长1 665 bp,ORF为1 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lSAD2蛋白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RcSAD1蛋白等亲缘关系较近。(2)ElSAD2在续随子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后30 d种子中表达量最高。(3)在BY4389缺陷型酵母中过表达ElSAD2,使缺陷酵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4)本氏烟草瞬时表达ElSAD2,使得烟草叶片总油脂和油酸含量分别提高2.46%和2.1%。研究发现,ElSAD2能催化单不饱和油酸的生物合成,可进一步应用于油料植物油脂产量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02.
以郁金香的两个品种‘朱迪斯'(‘Judith Leyster')和‘大笑'(‘Big Smile')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花芽分化期鳞茎内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郁金香花芽分化过程中,两个品种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随着鳞茎含水量的下降,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现波动性,而淀粉酶活性则持续增强并在后期达到稳定水平。鳞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同时增加是郁金香花芽形态分化启动的标志。相比于外层鳞片,内层鳞片是为花芽原基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首要场所。  相似文献   
103.
牛红榜  刘万学  万方浩 《生态学报》2007,27(7):3051-3060
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互作关系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力和生态系统可入侵性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研究外来植物入侵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不仅可以全面地评估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且对于探索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尤为重要。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和传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紫茎泽兰入侵对11种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自生固氮菌、氨氧化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氨态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总钾含量和pH值。土壤微生物不同生理类群的变化与土壤中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养分的变化显著相关。紫茎泽兰在入侵地成功定殖后,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别是增加了与土壤养分循环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类群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可利用的养分水平,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紫茎泽兰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其入侵的一部分,这种改变进而加速了土壤养分循环,可能增强了紫茎泽兰的养分吸收,进而促进其生长、竞争和扩张。  相似文献   
104.
艰难类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可产毒素的专性厌氧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芽胞是造成艰难类梭菌传播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和萌发在感染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艰难类梭菌芽胞形成和萌发的具体机制被阐明。本文就近年来艰难类梭菌芽胞形成和萌发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针对芽胞的有效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大环内酯为母核的广谱抗生素。近些年,由于人们对其不规范的生产和使用,抗生素污染成为了重要的环境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是现阶段处理抗生素污染的最理想方法。为进一步推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降解的研究,文中概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环境污染现状、微生物降解菌株、降解酶、降解途径和降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降解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微生物降解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综述转基因昆虫技术的应用研究:转基因昆虫为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为削弱媒介昆虫传播能力提供了新方法;该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基因功能的实验工具;同时转基因昆虫还是生产高附加值蛋白和昆虫自身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还对转基因昆虫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宜昌百合、岷江百合及兰州百合鳞茎甲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制活性,并对3种百合鳞茎提取物的含量与抑菌活性进行了剂量-效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3种百合鳞茎提取物对4种细菌均具有抑制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活性高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活性,且宜昌百合和岷江百合两种野生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普通食用的兰州百合;3种百合鳞茎提取物的含量与抑菌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即随着提取物含量的升高,抑菌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8.
自行设计高效RNA提取方法对果树病毒检测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英  牛建新 《生物技术》2008,18(3):31-33
目的:建立适合果树病毒检测的高效RNA提取方法。方法:以梨、苹果幼嫩叶片及韧皮部为材料,利用已有的和自行设计的RNA提取方法,研究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痘病毒RT-PCR检测的效果。结果:自行设计的方法能在1h内获得纯度高、含量多、完整性好的总RNA,并能很好地用于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回收、克隆和测序,证实是检测病毒的特异条带。结论:经反复多次实验证实,该方法适合果树RNA的快速提取,操作简便、快捷,可大大缩短RNA的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成本,适合大量样品的提取检测,可广泛用于各种果树病毒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病毒编码泛素及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素(Ubiquitin, Ub)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不同来源的泛素蛋白具有类似的结构、功能和免疫学特征.目前所知,泛素主要通过ATP依赖性的泛素-蛋白酶复合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s pathway, UPP)途径,经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的梯级反应,高效并高度选择性地对胞质或胞核内蛋白进行完全或部分降解,泛素依赖性蛋白质降解涉及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DNA修复和蛋白质数量控制[1].另外,泛素还可作为分子伴侣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发生、DNA转录调控及其它多种生理功能[2].近年来发现,一些真核生物病毒,如杆状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和反转录病毒等,均编码泛素或能与泛素相互作用的蛋白.病毒编码的泛素和泛素相关蛋白与病毒粒子形成及病毒出芽增殖有关,也与宿主细胞凋亡调控、宿主免疫系统调控及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机理相联系.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已知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泛素延伸基因 5'端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3'RACE-PCR技术,从甜菜夜蛾S. exigua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513 bp,3'末端有123 bp的非翻译区,翻译区编码一个长为12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14.8 kD。同源分析表明,此cDNA序列为ubiquitin-53aa extension protein(ubi-53) 基因,在泛素蛋白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0蛋白(ribosomal L40 protein)。用MagAlign和Genedoc软件对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甜菜夜蛾的ubi-53基因与真核生物家蚕Bombyx mori、草地夜蛾、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人Homo sapienes泛素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8.5%、95.3%和93.0%,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泛素的同源性为78.8%,说明真核生物的泛素基因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泛素基因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进化途径。将甜菜夜蛾的ubI-53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至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异源泛素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原核表达蛋白是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