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丛璧  方天祺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3):160-163
蓝舌病毒(BTV)是呼肠弧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家畜和野生反刍动物蓝舌病的病原体。由昆虫传播。绵羊最易感,牛、山羊和鹿也是该病毒的携带者。该病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外对BTV的研究起步早,80年代以来已深人到分子水平的研究上I‘]。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对BTV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治研究以来,现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对BT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甚少,鉴于国内在BTV研究上的差距,本文对BTV研究的主要工作及进展作一综述。期望为国内BTV的研究在方法和方向上提供参考依据。IBTV结构特征电子显微技术…  相似文献   
102.
兰州地区植被的历史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揭示了兰州地区植被的历史演替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从早更新世以来,有5种植被型:(1)草原,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地带;(2)森林和森林草原,主要分布于较高的山地;(3)其它还有疏林草原和荒漠植被。  相似文献   
103.
国际生物土壤结皮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生态系统组成和地表景观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各国和各相关研究机构对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利用Bibexcel和NetDraw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际生物土壤结皮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在对主要国家和机构的发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生物土壤结皮研究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机构的论文影响力较大;中国生物土壤结皮研究论文在总量上优势明显,但高质量论文不多;国际生物土壤结皮研究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腾格里沙漠等沙漠地区,氮循环研究和微生物群落研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方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N kg·hm-2)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玉米籽粒产量、地上部植株N、P、K吸收量及收获指数略有降低,而大豆籽粒产量、地上部植株N、P、K吸收量及收获指数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套作优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当地农民常规施氮量(240 kg·hm-2)相比,减量施氮(180kg·hm-2)处理下玉米和大豆产量、经济系数,以及N、P、K吸收量和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土壤氮贡献率降低;与不施氮相比,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带土壤的全N、全P含量,提高了大豆带土壤的全N、全P、全K含量和玉米带土壤的全K含量.减量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周年籽粒总产量、地上部植株N、P、K总吸收量均高于玉米和大豆单作,土地当量比(LER)达2.28;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玉米单作高20.2%,比大豆单作低30.5%,土壤氮贡献率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低20.0%和8.8%.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系统周年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乳酸堆积和二氯乙酸钠(OCA)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bax、bcl-2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epG2,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8.0mmol/L的乳酸培养液以及在不同浓度乳酸组中加入终浓度为10^-3mmol/LDCA培养液与HepG2共同培养,其中以0mmol/L乳酸组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乳酸对HepG2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酸和DCA对HepG2的凋亡百分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bax及bcl-2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乳酸对HepG2的IC50值为13.6mol/L,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乳酸浓度的增加,HepG2凋亡率增加,baxmRNA表达升高,bcl-2mRNA的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增加,其中1.0mmol/L乳酸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0mmol/L,4.0mmol/L和8.0mmol/L乳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DCA后.HepG2凋亡减少,2.0mmol/L乳酸+DCA组、4.0mmol/L乳酸+DCA组、8.0mmol/L乳酸+DCA组与同浓度的乳酸组比较,baxmRNA表达减少(P〈0.05),bcl-2mRNA表达增加(P〈0.05),caspase-3活性减低(P〈0.05)。结论:乳酸可诱导HepG2凋亡,且随着乳酸浓度的增高,HepG2的凋亡率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bcl-2及baxmRNA表达的改变以及激活caspase-3活性而实现,DCA可以降低HepG2凋亡,对乳酸堆积造成的HepG2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综述了丝状真菌合成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相关调控研究进展。对最近研究文章分析发现:细胞外信号分子(C源、光信号),转录因子以及染色质重建等对丝状真菌合成调控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有重要影响。同时解析丝状真菌合成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调控网络,以期为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生产工业菌株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8.
OPA1(Optic Atrophy 1)基因属于核基因,编码的蛋白是线粒体内源发动蛋白,是线粒体塑形蛋白家族的成员。OPA1蛋白通过不同位点的剪接,形成多种亚型,参与线粒体内膜融合,对线粒体形态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OPA1与呼吸作用复合物直接相关,作为呼吸链的一部分,保持呼吸链的完整性,参与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则以OPA1-PARL复合体的形式发挥抗凋亡因子的作用。研究显示,OPA1在类固醇物质的生成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OPA1对多种疾病有影响,是显性视神经萎缩症(Dominant Optic Atrophy,DOA)的主要基因座,OPA1突变不仅会导致视觉疾病,也能引起听觉神经病变.OPA1还参与热休克应答,在抗癌药毒性抑制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于介绍OPA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由基因芯片数据精确学习建模具有异步多时延表达调控关系的基因调控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高阶动态贝叶斯网 络模型,并给出了网络结构学习算法,该模型假定基因的调控过程为多阶马尔科夫过程,从而能够建模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异步多 时延特性。结果:由酵母基因调控网络一个子网络人工生成了加入10%含噪声的表达数据用于调控网络结构学习。在75%的后验 概率下,本文提出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正确建模实际网络中全部的异步多时延调控关系,而经典动态贝叶斯网络仅 能够正确建模实际网络中1/3的调控关系;ROC曲线对比表明在各个后验概率水平上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效果均优于经 典动态贝叶斯网络。结论:本文提出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精确学习建模具有异步多时延表达调控关系的基因调控网 络。  相似文献   
110.
蚯蚓纤溶酶组分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的亲和层析,从蚯蚓(大平二号, 即赤子爱胜蚓)纯化出的纤溶酶是一组非均一的纤维蛋白水解酶.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和制备电泳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12个单一组分. 这些组分的等电点(pI)按照它们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上的顺序从4.0开始依次降低; SDS-PAGE证明, 除3、4外,其余组分均只含一种多肽链,分子质量在22~34 ku之间;用shiff试剂和酚-硫酸染色, 显示1、2、6.5和7是糖蛋白,其中7的糖含量最高; 以BAEE、Chromozym UK和Chromozym PL为底物测定,7的纤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