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杂种一代番木瓜人工种子制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番木瓜F1代上小苗的幼根和下胚轴来源的胚务组织,通过悬浮培养获得大量体细胞胚胎。在培养过程中用不同孔径的网筛选择培养物并分级培养,成熟体细胞胚的同步化率可控制在70%以上,成熟的体细胞胚经脱水至水量50%-70%,再用改良的海藻酸钠系统包埋制成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人工种子的成菌率达80%,移栽田间的成活率为72%,来自人工种子的植株在田间生长正常,并已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校园豆腐加工的成本—效益,探讨其在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为农村学校开展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了解校园豆腐加工的成本、产量和收益等情况;实地考察干预学校的食堂和豆腐加工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就餐及其通过豆腐加工项目的受益情况。结果:校园加工豆腐可降低学校食堂的经费支出。每加工10kg豆腐的成本为21.0元,如果按市场价计算,可节省9元/10kg。校园加工豆腐每提供10g蛋白质的成本价为0.3元,低于直接购买的成本(0.4元)。一套豆腐生产设备,每年可生产豆腐21 000kg,基本能满足大规模学校(800人)学生一学年的优质蛋白质需求(25g/d)。结论:在农村学校开展豆腐加工项目,既能减少学校食堂的经费支出,还能为学生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可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居民膳食中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调查。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16 186名60岁及以上居民,分析其膳食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量。结果:中国老年居民抗氧化营养素平均摄入量为视黄醇当量367.3μg、视黄醇活性当量234.7μg、维生素E 30.2mg,其中α 生育酚当量6.7mg、维生素C 70.0mg、硒37.6μg。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的平均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人群比例分别为92.8%、71.8%和79.6%,其高于推荐摄入量(RNI)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0%、20.0%和11.3%,维生素E平均摄入量高于适宜摄入量(AI)的人群比例为7.4%。结论:中国老年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摄入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缺乏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5.
水貂自咬症个体分子鉴定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Mustla vison)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阵发性神经高度兴奋、反复自咬身体后躯和尾部、对外界刺激敏感。常因外界刺激引起高度兴奋发作,干扰兽群繁殖。若咬伤部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设计了切花菊‘神马’磷脂酶Dα基因(CmPLDα)的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分析了CmPLDα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非生物胁迫、脱落酸(ABA)、黑斑病接种处理下的表达特性,研究了菊花CmPLDα在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mPLDα在根、茎、叶、花等组织均有表达,在茎、叶、花中表达量较高,在根中表达较低;CmPLDα的表达几乎不受低温影响,整体上受机械损伤抑制,受高温明显抑制,受缺磷显著诱导,盐胁迫诱导了胁迫后期CmPLDα的增加,CmPLDα受ABA处理的快速诱导;黑斑病菌接种2 d后也可诱导CmPLDα的表达。由此可知,CmPLDα为组成型表达,该基因参与了菊花多种胁迫过程,包括温度、缺磷、ABA信号及黑斑病等。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测定、计算获得40个切花菊品种叶片的6个定性分级性状及叶片的长宽比、尖削度、裂片长宽比、裂片开张度等14个叶形结构参数。以6个定性分级性状为变量,用聚类法选取叶形相似性大的18个切花菊品种,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法对18个品种叶片的形态结构参数进行数值化鉴别。结果表明,18个叶形相似的品种多元判别的平均拟合率为88.28%,达到了判别品种的目的。说明根据叶形的测量数据能对切花菊品种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08.
切花寒菊小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切花寒菊品种'寒紫'和'寒黄'为材料,比较了低温下(<0℃)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及半致死温度(LT50)差异,并测定了从温室温度(14.4℃~16.2℃)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低于-6℃条件下,2个品种电导率均随温度下降而显著上升,且低温下'寒黄'舌状花、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寒紫'.两品种半致死温度均在-9℃左右或更低,且'寒黄'低于'寒紫',管状花低于舌状花.在室温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萌发率先升后降,MDA含量则先降后升,且均在6℃或9℃时出现拐点,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且'寒紫'花粉萌发率下降较'寒黄'早且快.结果发现,'寒黄'抗寒性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2品种小花出现冻害的极限低温在-6℃以下,而9℃甚至6℃是寒菊花期出现生理障碍的转折点;切花寒菊可通过提高自身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抵抗低温胁迫,且调节能力'寒黄'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  相似文献   
109.
傅星  高谦  李乾  房家声 《植物研究》1995,15(1):57-60
作者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苔藓植物时, 发现了中国大陆一新记录属一大叶苔属(Scaphophyllum), 并首次报导了大叶苔(S. speciosum(Horik.)Inoue)的孢子体. 同时发现了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一棕色原丝藓(Tetrodontium browniamum(Dicks.)Sohwaegr.).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