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同工酶进行沙拐枣属植物亲缘关系和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陶玲  任珺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708-17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沙拐枣属(Calligonum L.)19个种的3种酶: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的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的同工酶在19个沙拐枣种间表现出明显差异。通过对酶谱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根据种间欧氏距离,应用类平均法(UPGMA)对l9个沙拐枣种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所有种明显聚为4组,第1组包括泡果沙拐枣(C.junceum);第2组包括心形沙拐枣(C.cordatum)、密刺沙拐枣(C.densum)、昆仑沙拐枣(C.roborowskii)、白皮沙拐枣(C.1eucotladum)、红皮沙拐枣(C.rubicundum)和奇台沙拐枣(C.klementzii);第3组包括头状沙拐枣(C.caput-medusae)、乔木状沙拐枣(C.arborescens)、艾比湖沙拐枣(C.ebi-nuricum)、三列沙拐枣(C.trifarium)、蒙古沙拐枣(C.mongolicum)和小果沙拐枣(C.pumilum);第4组包括柴达木沙拐枣(C.zaidamense)、若羌沙拐枣(C.rouqiangense)、阿拉善沙拐枣(C.alaschanicum)、河西沙拐枣(C.potaninii)、戈壁沙拐枣(C.gobicum)和甘肃沙拐枣(C.chinense)。同工酶资料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红皮沙拐枣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玲  任珺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906-1911
调查和测定了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5个种群的形态变异特征,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其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16个形态指标中的15个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多元方差分析的种群间形态变异的差异性较小。灌高、种子重量和灌幅指标具有很强的形态变异性分析意义。种群间的形态差异(欧式距离)与种群问基因流动(地理距离)间没有发现相关关系。来自宁夏的R5种群在形态聚类分析巾较为孤立,其它4个来自新疆的种群具有较近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分供应对沙漠植被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水涝和保湿2种水分供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种子库中,有3种植物的种子在水涝条件下的萌发数量明显较大;9种植物在保湿条件下的萌发数量明显较大;18种植物在2种水分供应条例上的萌发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当植物的土壤种子密度较低时在不太合适的萌发条件下表现为不存在,研究结果强调在进行土壤种子库分析之前预备萌发试验的必要性,同时也揭示出利用一种标准的水分供应处理方法去分析来自不同生境土样里种子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观察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患者大脑白质的改变。46例伴有单侧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24例左侧颞叶癫痫和22例右侧颞叶癫痫),以及4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rack-based spatialstatistics,TBSS),主要观察患者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sal anisotropy,FA)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左侧mTLE患者FA降低的区域呈双侧分布,稍偏向患侧,胼胝体、上纵束、下纵束、内囊前肢等白质双侧都有异常,而扣带束、下额枕束只在左脑显著降低;右侧mTLE患者FA降低主要见于右脑,包括胼胝体、上纵束、下纵束和钩束等。结果表明,基于TBSS方法的DTI研究揭示了伴有海马硬化的mTLE患者的脑白质异常,有助于加深对mTLE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水分供应对沙漠植被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供应对沙漠植被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稻田施用的除草剂可能会污染邻近水域,对非靶标水生植物产生影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主要分布于稻田及其周围水域,其有性繁殖敏感阶段与除草剂施用时间一致,配子体易暴露在除草剂污染中。为了评价除草剂污染对水生态环境特别是对非靶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水生植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环境,该文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和性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粗梗水蕨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对其配子体生长有抑制作用。苄嘧磺隆浓度和粗梗水蕨配子体面积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苄嘧磺隆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抑制的EC50(半数效应浓度)为0.086μg&;#8226;L-1,低于已报道的环境背景浓度。随着苄嘧磺隆浓度升高,粗梗水蕨的雌雄同体配子体逐渐减少,且配子体上颈卵器形成时间推迟。在苄嘧磺隆为10μg&;#8226;L-1时,粗梗水蕨没有雌雄同体配子体形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苄嘧磺隆可抑制粗梗水蕨配子体的生长并影响其性器官的分化,使粗梗水蕨有性繁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子预处理对10种沙拐枣植物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玲  任珺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4):601-609
为了确定沙拐枣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最优播前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10种沙拐枣植物的种子进行了磨砺、硫酸和热水浸泡、冷藏、种子浸出液处理,然后进行发芽实验研究。萌发实验的结果表明,10种沙拐枣植物对于不同的种子预处理,均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反应。磨砺、硫酸浸泡和冷藏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地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种子浸出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均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能增强种子的休眠。冷藏处理具有打破有活力的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但它与热水浸泡处理一样,对有活力种子表现出一定的致死作用。沙拐枣植物的萌发模式在不同种子预处理问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机械磨擦和硫酸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率及发芽势。泡果沙拐枣(Callingonum junceum)在本项实验中表现出很强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沙拐枣果实形态变异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新疆、甘肃河西、宁夏沙坡头地区采集的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红皮沙拐枣(C.rubicundum)、白皮沙拐枣(C.leucocladum)、泡果沙拐枣(C.junceum)、河西沙拐枣(C.potaninii)和蒙古沙拐枣(C.mongolicum)果实的形态性状指标,应用双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法,对不同种群间果实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得出红皮沙拐枣、蒙古沙拐枣、白皮沙拐枣、泡果沙拐枣下不同种群间果实的形态变异差异显著,头状沙拐枣、河西沙拐枣果灾的形态变里差异不显著,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各种群间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SARS-CoV N DNA口服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运送SARS-CoV N DNA疫苗至小鼠体内,研究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情况,评价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含SARS-CoV N基因的pcDNA-N质粒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CS022中,采用口服和滴鼻相结合的方法免疫BALB/c小鼠,以ELISA检测不同时间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及其亚型;以MTT法测定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POT检测细胞因子;流式检测T细胞亚型。结果:pcDNA-N DNA疫苗口服免疫后2周就可以诱生特异性IgG抗体,且以IgG2a占优势;诱导了较高水平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和IFN-γ,主要以Th1免疫为主。结论:减毒沙门氏菌可以有效运送pcDNA-N重组质粒并诱导产生特异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减毒细菌作为DNA疫苗运送载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SARS疫苗研究开辟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有性繁殖的影响。研究发现二氯喹啉酸对粗梗水蕨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二氯喹啉酸浓度和粗梗水蕨配子体面积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二氯喹啉酸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抑制的EC50为0.48 mg.L-1。随着二氯喹啉酸浓度从0.1 mg.L-1开始升高,粗梗水蕨配子体分化形成的雌雄同体配子体逐渐减少,同时雌雄同体配子体上颈卵器形成时间推迟,颈卵器数量减少。当二氯喹啉酸浓度为4 mg.L-1时,没有雌雄同体配子体形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受到二氯喹啉酸的抑制,自身的成精子囊素性别调控系统间接受到影响,导致粗梗水蕨有性繁殖能力减弱。该研究可为除草剂对非靶标水生植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保护水生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