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1.
陈昌笃 《生态学报》2000,20(1):28-34
都江堰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西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位置特殊,是大尺度复合性的生态过渡中地理要素在此交汇过渡。气候处于中亚热带,植被基带为 阔叶林。由于气候温润,加上地形崎岖,岭谷相同,物种交汇,分化强烈,境内最高山光光山海拔4582m,高于附近平源3880m,植被垂直带谱清晰完整,是横断山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13.
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昌笃  林文棋 《生态学报》2006,26(4):969-979
植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自然遗产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认识并理解这一自然遗产,并在经济发展中特别加以保护,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都,它的众多的文化古迹有大量文献加以记述和评论,但其独特的自然遗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注意.从物种和群落两个层次论述了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和特点,并指出过渡性的气候及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也就是它的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形成其复杂的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最后对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当前面临的威胁及其缓解办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枯草落叶的保护——一个值得重视的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对过去在生产中和生活中习惯采用的措施和办法,许多要重新加以考虑和评价。滥伐森林、过度开垦、超载放牧、不合理灌溉、无计划捕采野生动植物、超环境容量的三“废”排放等等所带来的危害,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而,保护森林、保持  相似文献   
15.
(一) 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不同地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不同地方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当我们登上帕米尔高原时,那里普遍分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黑龙江三江平原沼泽的开发利用问题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总面积为16000多万亩,其中平原占60%以上具备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现代化大农业的自然条件,现国家正计划开垦利用。但是,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之一,面积共1300多万亩,占该地平原面积的20%左右。对于这些沼泽,我们认为不应全部开垦,宜将一部分面积保护起来,建立沼泽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教学和旅游之用。理由如下: 1.沼泽是三江平原的“贮水库”,起着调节气候的重大作用。三江平原森林覆  相似文献   
17.
全球生态学—生态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是迅速发展的学科体系。它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新的分支时在涌现。全球生态学(global eeolog)就是最近出现的为全世界生态学家关心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26,自引:10,他引:116  
张立运  陈昌笃 《生态学报》2002,22(11):1923-1932
古尔斑通古特沙漠处于中亚荒漠与内亚(亚洲中部)荒漠之间的过渡,其气候虽以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风、日照强、温度变化剧烈的大陆性荒漠气候为特点,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冬春有一定雨雪,植被相对较为茂密,以固定和半固定沙漠为主,共采集记录到208种高等植物,18个植物群落类型,ll类植物生活型。植物多样性还包括下列一般特点: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但中亚成分占优势;有少量古老种,特有现象微弱,黎科植物占明显优势;早生植物为主;长营养期1年生植物有一定比例;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发育等。由于近几十年来的过牧(牲畜的“冬窝子”)和滥采滥挖燃料及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植物多样性受破坏严重。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加强保护,对有些物种还须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9.
科学是有继承性的。我们必须在先辈成就的基础上,开拓前进;我们也要借鉴外国,学习他们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以求少走弯路,加速发展。毫无疑问,科学的使命是创新,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武陵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昌笃  李迪华 《生态学报》2003,23(11):2414-2423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过渡明显,特有类型众多,群落类型复杂,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由于地形崎岖、山峰众多,境内最高峰近1900m,最低处约300m,相对高差达1600m;在纬度地带位置上。又居中亚热带气候带向北亚热带气候带的过渡。因而环境分化剧烈。加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完整性保持较好,反映在昆虫多。但不造成危害;物种分化强烈。不同生态特性的相近物种在同一地点共存;位居多雨山区。但水清常流,无明显地土壤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