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中胶质细胞选择性受累而神经元受累轻微的原因。方法EIF2B5-RNAi表达载体转染至人星形胶质细胞和人神经元,检测基础状态下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后细胞凋亡和活力,检测参与ERS调控的已知和未知miRNA,筛选EIF2B5-RNAi人星形胶质细胞在ERS后miRNA变化。结果EIF2B5-RNAi人神经元相比,星形胶质细胞自发凋亡及细胞活力下降。较之神经元,更多miRNA参与星形胶质细胞ERS刺激后的调控,EIF2B5-RNAi组参与调控的miRNA数目显著减少。聚类分析发现,5条已知miRNA是通路连接的关键组分。结论 人星形胶质细胞在ERS后可能更加依赖众多促细胞增殖分化的miRNA修复,而EIF2B5-RNAi人星形胶质细胞存在自发凋亡,ERS后严重减少的miRNA可能导致细胞无法存活。  相似文献   
12.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vanishing white matter,VWM)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白质病,其致病基因EIF2B 1~5分别编码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2B(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B,eIF2B)的5个亚基α~ε,其中任一编码基因突变均可引起发病。起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期,临床表型差异大,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功能退行,可伴共济失调和癫痫。应激(发热、外伤等)可导致发作性加重。影像学显示大脑白质进行性液化。尸解神经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广泛性白质稀疏和囊性变性,无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异常,过表达祖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δ(GFAPδ),少突前体细胞数量增加和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减少、泡沫化且凋亡增加。VWM致病基因EIF2B 1~5是管家基因,但多数患者通常仅脑白质受累。少数胎儿期及婴儿早期发病的患者可出现多系统受累,成年女性患者可有卵巢功能障碍。目前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在其致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病理性星形胶质细胞继发性引起少突胶质细胞成熟障碍和髓鞘形成异常,进而导致脑白质病变。其他疾病机制包括内质网应激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过度激活、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抑制等,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3.
Wang CE  Yao ZB  Guo HY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3):231-233
本文从三个方面叙述牛海绵状脑病(BSE)的自身免疫学说;(1)Prion理论的诘难;(2)BSE发病的自身免疫学说的提出;(3)BS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学说的证据和可能机制。最后,对BSE是自身免疫性学说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DND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脑缺血损伤能导致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aldeath,DND)。有学者认为DND是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引起的细胞坏死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凋亡机制参与了DND。我们研究发现,大鼠全脑缺血15min后再灌流48h,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大量死亡,其超微结构出现细胞膜完整的胞浆浓缩和核固缩的凋亡样形态学改变,并且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CA1区锥体细胞的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脑缺血后锥体细胞的死亡需要一定的时间合成新的蛋白质,从而激活细胞内部死亡程序。提示凋亡机制参与全脑缺血后DND。  相似文献   
15.
【目的】BhSGAMP-1 是迟眼蕈蚊唾液腺抗菌肽,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其分子特性,我们将其表达、纯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方法】依据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基因 BhSGAMP-1-S,以 pMAL-c2X 作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 TB1 中进行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麦芽糖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经肠激酶切割后,混合物通过分子筛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来获得单体重组抗菌肽 BhSGAMP-1-S,对获得的抗菌肽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在最优的表达条件下融合蛋白以可溶的形式表达,100 mL 诱导菌液经多步纯化后可得 0. 38 mg 的重组抗菌肽 BhSGAMP-1-S,抑菌活性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抗菌肽对部分测试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第一次成功的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了修饰合成的抗菌肽 BhSGAMP-1-S,纯化后的抗菌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和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70例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患者随机分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n=35)和血液透析(HD)组(n=35),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缓解率、平均动脉压、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气指标等.结果:1周缓解率分别为100%(CBP组)和65.7%(HD组)(P<0.05);两组的BUN,Scr,K+,Na+,Cl-和β2-MG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CBP组的BUN,Scr和β2-MG显著低于HD组(P<0.05);CBP组的HC03-和p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HD组中HC03-和pH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CBP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HD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7%,高血压发生率为15.4%.结论:CBP治疗能很好清除BUN、Scr和β2-MG,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适合韭菜的套种及轮作作物。【方法】田间调查了韭菜翻耕后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对13种改种作物的为害情况,分别比较了幼虫和成虫("Y"型嗅觉仪法)对不同作物的趋性。【结果】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对不同作物的为害程度及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el、大蒜Allium sativum L.、圆葱Allium ascalonicum L.等百合科作物的为害最为严重,对菊科作物为害次之,对茄科作物基本无为害。幼虫和成虫对韭菜的趋性最强,对茄科作物的趋性最弱,在对其他作物的趋性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未来以作物轮作或间套作来提高生态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效果以及提高韭菜综合种植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S100B蛋白和尿乳酸/肌酐对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动态检测术后24、48和72h的血S100B蛋白和尿乳酸/肌酐比值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肝性脑病将受试者分为肝性脑病组与非肝性脑病组,并对肝性脑病组患者进行临床分度。结果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组72h内血S100B蛋白含量和24 h内尿乳酸/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组(P<0.001);72h内血S100B蛋白含量和24 h内尿乳酸/肌酐比值之间及与肝性脑病的临床分度呈正相关(P<0.001);当血S100B水平在28ng/L,尿乳酸/肌酐比值在0.47时,单独检测72h血S100B蛋白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2%、93.6%;尿乳酸/肌酐比值预测肝性脑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度以术后24h最高,分别为89.3%和91.7%;如检测72h血S100B蛋白的同时监测术后24h尿乳酸/肌酐比值可显著提高肝性脑病诊断的准确性,联合应用两项指标进行检测,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98.6%,较两种方法单独应用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提高。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以临床表现为基础,同时监测72h内血S100B蛋白和24h尿乳酸/肌酐比值,对提高术后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其浓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同时研究围产期高危因素以及NBNA评分在HIE发生发展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30例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采血,55例HIE患儿(HIE组)分别于出生后1天、2天、7天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收集并分析两组围产期相关资料。HIE组并于采血同时进行NBNA评分。结果:(1)HIE患儿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后第七天轻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意义,中、重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不同病情组HIE患儿NBNA评分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轻、中和重度患儿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分别占33.3%,47.1%,100%。结论:动态监测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浓度和NBNA评分的变化,对HIE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HE)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联合酒精自饮法制作慢性肝功能衰竭引起HE发生的模型,进行迷宫试验、脑电图、血液生化、形态学、行为活动观察等检测。结果 1.肉眼下可见模型组肝脏普遍肿大,表面较粗糙,有较粗的颗粒,暗红色;正常组肝脏未见异常。模型组肝内有大量纤维增生,肝细胞溶解,弥漫性大片坏死,残留肝细胞成片气球样变。2.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组第九周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以潜伏期延长超过正常x+2.5 s为标准,本实验有14/20(55%)只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3.HE模型组血氨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正常组脑电图以α波为主,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出现肝性脑病变化。结论 1.建立了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2.水迷宫测试联合检测更易检出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