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链霉菌ψC31噬菌体整合酶(ψC31-int)属于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解离酶/转化酶系,该家族催化机制由丝氨酸介导,能识别噬菌体附着位点(attP)和宿主基因组上的细菌附着位点(attB),介导同源序列之间的位点特异性重组.实验证实,ψC31-int是一种高效位点特异性整合工具酶,与其他整合策略相比,具有集高效和安全于一体的优点,通过介导位点特异性整合,将外源基因特异地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使目的基因得以持续、高效的表达,并且具有DNA容量方面的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ψC31-int介导整合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系列成功应用ψC31-int进行的基因治疗的动物学实验,为今后如何利用非病毒载体系统进行基因治疗及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和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 NS3 螺旋酶 (NS3h) 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aptamers). 利用 SELEX 技术,以 HCV NS3h 为靶分子,从体外合成的 81 bp 随机单链 DNA 文库中筛选与 HCV NS3h 特异结合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 克隆测序后,进行了解离常数 (Kd) 测定和 Clustal W 软件包分析适配子一级结构 . 经过 8 轮循环筛选,随机 ssDNA 库与 HCV NS3h 的结合率从 0.45% 上升到 29.5%. 所有的一级结构没有共同的同源序列,但可分 5 个家族,其中 4 个家族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 . 解离常数测定表明,寡核苷酸适配子 H2 与 HCV NS3h 特异结合的亲和力最高,Kd值为 140 nmol/L. 适配子 H2 (10 μmol/L) 在体外对 HCV NS3h 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 44%. 利用随机寡核苷酸文库获得了抗 HCV NS3h 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脂联素及其球状区蛋白,并制备抗体。方法:以pQE30-adiponectin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脂联素及其球状区蛋白基因片段,插入pGEX-4T-2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获得表达,用GSTrap柱亲和纯化可溶性表达的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抗,Westernblot鉴定抗体与人血清中脂联素的反应性。结果:PCR扩增脂联素基因片段长约710bp,脂联素球状区基因片段长约430bp。表达的GST-脂联素融合蛋白表观Mr约51000,GST-脂联素球状区融合蛋白表观Mr约42000,纯化后纯度高于90%。免疫产生的抗体与人血清中的脂联素能特异性结合。结论:表达获得的脂联素蛋白和制备的抗体为脂联素的检测及对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补体C3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血液中的病原体均有黏附、促吞噬甚至杀灭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制备两者活性区融合蛋白,可能具有更好的清除血液病原的作用。通过重叠延伸PCR融合人补体C3的补体受体Ⅰ、Ⅲ两个结合区,同时调取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活性区段rBPI,先后将补体C3活性区与BPI蛋白功能区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融合蛋白(CB)表达载体pET28-C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表达产量、可溶性表达等条件的摸索,CB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印迹证明CB具有C3的抗原活性,将包涵体蛋白变性与复性后,利用Ni2+固相化的螯合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进行浓缩和纯化,最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CB原核表达蛋白。CB融合蛋白的构建和高效表达、纯化为下步探讨其在促进血液病原清除上的功能鉴定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HCVIRES插入双报告基因海肾荧光素酶 (Rluc)基因和萤火虫荧光素酶 (Fluc)基因之间 ,建立了“依赖帽子的扫描机制”翻译表达Rluc ,HCVIRES调控Fluc翻译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CI Rluc HCVIRES Fluc ,通过酶切反应及转染HepG2细胞鉴定双荧光素酶瞬间表达活性等试验 ,证实获得了表达双荧光素酶的双顺反子载体 .并应用水压转染法将双顺反子表达质粒导入小鼠体内 ,在小鼠肝脏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Rluc和Fluc .该研究成功构建一种HCVIRES介导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双顺反子载体 ,并在HepG2细胞及小鼠体内进行了瞬时表达 ,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评价靶向HCVIRES药物作用的细胞及小动物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通过对比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在不同来源细胞系中启动HGFP基因的转录活性,对小鼠白蛋白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 1—6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均有很强的转录起始功能,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IGFP表达。Hepa 1—6细胞在转染早期的48h内,CMV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是小鼠白蛋白启动子转录活性的4倍。G418加压筛选2周后,CMV的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降到只有小鼠白蛋白启动子活性的1/2。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 2周后,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GFP表达。其他的细胞如中华仓鼠卵巢细胞系CHO和人肺癌细胞系PLA 801中转染的小鼠白蛋白启动子不能启动GFP的表达,而对照CMV启动子控制下的GFP基因可在CHO和PLA 801中表达。以上结果说明,小鼠白蛋白启动子仅在肝脏来源的细胞中可以起始下游基因的转录,在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中不能起始转录,这表明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具有肝脏组织特异的转录活性,但没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表达膜锚定Gaussia萤光素酶(extGluc)报告基因的慢病毒,用于标记细胞。方法:将报告基因extGluc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CCsin.PPT.SFFV.IRES.eGFP.Wpre(VeGFP)中,以聚乙烯亚胺(PEI)介导,将慢病毒包装所需4种质粒(pVeGFP-extGLuc、pMDL、pRev、pVSVG),转染293FT细胞,72 h后收集病毒上清进行浓缩,感染293F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滴度,生物荧光成像和化学发光分析extGluc的表达;之后,用收集的慢病毒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结果:对经PCR筛选出的阳性克隆所含质粒进行酶切鉴定,表明extGlu报告基因插入载体中;重组慢病毒包装成功且病毒滴度为5×106 TU/mL;用包装的病毒颗粒感染293FT细胞,生物荧光成像和化学发光证实extGluc的膜定位,且酶活性与细胞数目呈线性相关;病毒颗粒能够感染悬浮细胞U937。结论:包装了extGluc标记的重组慢病毒,可用于标记细胞,为体内监测细胞迁移、聚集和变化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和小鼠resist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人和小鼠resistin基因cDNA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进行resistin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用RT-PCR方法扩增人和小鼠resistin基因cDNA,获得的片段边疆至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并经过敏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人和小鼠resistin基因cDNA克隆,人和小鼠resistin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CX28CX12CX8CXCX3CX10CXCXCX9CC,克隆的人resistin cDNA在编码序列第133位的A被T代替,导致45位密码子编码的丝氨酸由半胱氨酸代替,小鼠resistin cDNA在第16位的T被C取代,导致第6位密码子编码的苯丙氨酸改变为亮氨酸。密码子发生改变的生物学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纳米棒(GNRs)IgG生物学标记及其在抗人IgG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种子生长法制备GNRs,用巯基十一酸(MUA)对GNRs端头邀111妖晶面进行化学修饰,MUA提供的羧基可与人IgG结合;抗人IgG与活化的GNRs反应引起GNRs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征变化,通过读取SPR值判断免疫反应的结果。结果:合成了不同长径比(AR)的GNRs,成功地将人IgG标记于GNRs(AR=3.7)的端头;利用标记后的GNRs对抗人IgG进行检测,其SPR最大吸收峰发生9nm红移,检测灵敏度可达纳摩尔量级。结论:基于人IgG-抗人IgG免疫反应建立了GNRs用于免疫检测的方法,为GNRs用于免疫检测进而研制免疫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然而缺乏有效的HCV感染模型,严重阻碍了对HCV致病机制的认识。最近几年以JFH1株和Huh-7细胞系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病毒株基因组的重组和细胞系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其感染能力,在HCV感染系统的建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简要综述近几年在HCV感染细胞模型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