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活细胞内线粒体融合与分裂间的动态平衡影响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以及在细胞中的分布。由于线粒体融合涉及四层膜,因而需要特殊的融合机制,以保证线粒体融合的正常进行。章着重对线粒体融合过程以及与线粒体融合有关的蛋白质进行了综述,指出:线粒体内膜的融合与外膜的融合由大约800kDa的蛋白复合物(称之为“融合装置”)耦联在一起,与此有关的蛋白质有Fzolp、Ugolp和Mmmlp等。  相似文献   
12.
从基本形态上分类,白甲鱼属(Onychostoma)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其中包含19个种。然而,白甲鱼属内的分子系统发育学关系并不是很清楚。基于整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为外类群,分析了8种白甲鱼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学关系。结果表明,白甲鱼属内的8个物种不是1个单类群,其中包括3个分支: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um)和台湾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ulum)为一个分支,南方白甲鱼(Onychostoma gerlachi)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m)一个分支,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和高身白甲鱼(Onychostoma alticorpus)为一个分支。研究结果和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学结果大致一样,均分为3个分支。研究使用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白甲鱼属系统发育学研究,为白甲鱼属的系统发育学填补相关方面空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北省13个湖库悬浮物和中型浮游动物群体碳氮磷比的分析, 探讨了浮游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元素耦联和不平衡性是如何随食物质量的改变而变化, 以及这种不平衡性对生态系统浮游动植物间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中型浮游动物C﹕N比和C﹕P比分别随悬浮物C﹕N比和C﹕P比的增加而变大。悬浮物-中型浮游动物之间的元素不平衡性不仅与悬浮物C﹕N比显著正相关(r=0.97, P<0.001), 且与悬浮物C﹕P比也显著正相关(r=0.81, P=0.001)。浮游动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与悬浮物-中型浮游动物C﹕P比差值呈显著负相关(r= –0.58, P=0.037), 但与其C﹕N比差值关系不显著(P>0.05)。此外, 中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也随其与悬浮物之间C﹕P比差值的增大而下降(r= –0.59, P=0.033)。这些结果表明, 悬浮物碳氮磷比能显著影响中型浮游动物群体的碳氮磷比组成, 两者之间的元素不平衡性随前者的增加而变大并进而降低能量向后者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三品系角突臂尾轮虫生活史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 ,以浓度为 6 .0× 10 6cells/mL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pyrenoidosa)为食物 ,研究了温度(2 0℃、2 5℃和 30℃ )对青岛、广州与芜湖等品系的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angularisGosse)的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各品系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个体大小等均有显著影响。青岛品系和广州品系轮虫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30℃和 2 5℃ ,芜湖品系轮虫则在 30℃下不能生存。青岛品系和广州品系的种群增长率均与温度呈曲线相关 ,回归方程分别为 :Y =0 .0 0 0 9X2 - 0 .0 0 6 1X 0 .4 0 90和Y =- 0 .0 14 4X2 0 .74 12X - 8.375 1。各品系轮虫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本研究的温度范围内 ,广州、青岛和芜湖各品系轮虫个体变异分别达 4 2 .90 %、14 .4 3%和 6 .2 3% ;2 0℃和 2 5℃下芜湖品系分别高出青岛品系达 74 .91%和87.98%。在温度和品系两因素中 ,品系对轮虫个体体积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孤雌生殖的累积世代数和雌体年龄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雌体形成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虫孤雌生殖累积世代数和增加,各代中的总混交雌体百分率呈减小的趋势,年轮的雌体可产生较多的混交雌体,非混交雌体所产后代中的总混交雌体百分率具有随其祖母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孤雌生殖的累积世代数对轮对轮虫非混交雌体的平均产卵量无显著的影响,非混交雌体的年龄对其报代的平均产卵量亦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