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人雄激素受体N端转示激活区的测序及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N端转录激活功能区(AF1)是AR发挥转录激活所必需的。用4对引物(A3-A4)PCR扩增20例中国正常男性AR的AF1,双链DNA循环测序以确定正常中国人AR的AF1的核苷酸顺序。在此基础上,用PCR-SSCP分析和双链DNA循环测序法对2例雄激素抵抗征(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15例前列腺癌(PC)患者癌组织中AR的AF1区进行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12.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感染,本病易侵犯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的淋巴管,当存在免疫缺陷时,可能出现播散型感染。最近我们用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1例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成为处理复杂上尿路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尽管术前可以预防性使用广谱抗菌素,但严重尿路感染、发热仍是PCNL术后常见并发症。虽然PCNL术后发热常能较快消退,在一些患者中仍可发生严重并发症。PCNL术后发热或者严重的尿路感染可增加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医疗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关注可能导致PCNL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本文主要综述了PCNL术后发热的可能机制及明确术前及术中可能导致PCNL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根据近年国内外数据、文献可以得出,可能影响PCNL术后发热的因素包括糖尿病、术前肾造瘘管的使用、结石成分及形状、肾盂积脓、手术时间及灌注液量,术前尿路感染的适当治疗虽然不能阻止术后炎性反应或发热,但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及促进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恢复。术前尿培养、结石细菌培养及肾盂尿培养均为术后发热的预测因子,能够为术后发热的抗菌素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大丽花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丽花品种‘粉西施’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粉西施’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大丽花叶片的Pn、Tr和Gs日平均值均降低,Ci日平均值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降低,在重度胁迫下升高;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大丽花Pn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而重度水分胁迫下是非气孔因素;Pn在水分胁迫下的日变化曲线由单峰型变成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且Tr和Gs在水分胁迫下的日变化曲线和Pn一致,但Ci日变化较平稳,与Pn相反。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大丽花叶片的初始荧光(F0)日平均值升高,日变化曲线呈倒"V"型,PSⅡ反应中心可能破坏或可逆失活;Fm、Fv/Fm和ΦPSⅡ日平均值均降低,日变化曲线呈"V"型。水分胁迫使大丽花光抑制程度加深,抑制了PSⅡ的光化学活性,致使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能及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研究结果发现,大丽花品种‘粉西施’在不同水分胁迫下都产生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而使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机构可适应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而发生可逆失活,没有受到不可恢复的伤害,而重度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光合机构活性,加剧了光抑制程度,严重限制了光合作用;适宜大丽花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应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覆盖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底结束,标志着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进行转变,对天然林资源开展定量监测与评估,有助于全面、及时、科学地评价天保工程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成效。基于公开发布的土地覆盖产品,利用新的遥感数据合成算法构建了森林类型综合提升方法,生产了一套我国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覆盖产品,对天保工程区1997年至2020年间的森林覆盖情况开展监测与评估。利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数据(CFERN)、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森林类型的分类精度优于90%。分析结果显示,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的森林覆盖度总体呈恢复性增长趋势,森林覆盖从1997年的30.15%增长到2020年的31.74%,净增长1.59%,其中,长江上游地区森林增长量最高,占全工程区森林增长面积的50.97%。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天保工程区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 I,cTnI)、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检测在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蒽环类药物化疗,在化疗前检测血清cTnI、TFF1含量,在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心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12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表阿霉素化疗累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450-500 mg/m2)70例、中剂量组(501-550 mg/m2)30例、高剂量组(>550 mg/m2)22例;三组化疗前的血清cTnI、TFF1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后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 %、13.3 %和22.7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2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心电图异常与cTnI、TFF1、化疗剂量都存在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cTnI、TFF1预测心电图异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06。结论: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存在一定的心脏毒性反应,且存在剂量依赖性,血清cTnI、TFF1检测能有效预测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2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多系统萎缩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的要点。结果:本组病例均为慢性、隐袭性起病,男性居多,男:女=1.4:1。平均发病年龄49.2岁(35.0岁~72.0岁)。平均病程33个月(6个月~60个月)。MSA-P亚型4例,MSA-C亚型8例,以MSA-C亚型占优势。MSA-P亚型中以行动迟缓为主要首发表现(75%),主要体征分别为肌张力增高(100%)、直立性低血压(75%)、锥体束征(75%);MSA-C亚型以行走不稳为主要首发表现(62.5%),主要体征为共济失调(100%),直立性低血压、小脑性语言、锥体束征(分别为62.5%)。结论: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成年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早期单纯以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特别是无家族史者,要注意甄别有无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或体征,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反应性等临床特点,对于早期正确诊断MSA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申克孢子丝菌是孢子丝菌病的致病菌,如何选择高效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对于有效治疗孢子丝菌病具有重要意义,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是评价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活性的重要手段。综述了申克孢子丝菌体外药敏试验的研究近况,展望了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猪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采集猪粪堆肥过程的三个代表性样品—新鲜猪粪、高温堆肥、腐熟堆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 V4~V5可变区序列进行测序,分别获得37 009、42 470、36 713条有效序列及328、280、16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而多样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堆肥的进行,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在属水平上,Turicibacter、Terrisporobacter、Parabacteroides、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Corynebacterium等来自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明显下降,Thermopolyspora、Thermomonospora、Thermobifida、Halocella等耐热耐盐微生物成为最主要优势菌。堆肥过程不同菌群优势度的变化是微生物与堆肥中各理化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肥胖女青年、少年血清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和IGF-1活性的影响及其在体脂减少和糖脂代谢改善中的作用。方法:招募9名18~19岁肥胖女青年和30名14~16岁肥胖女少年,进行全封闭的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干预。运动项目有游泳、跑步、健身操等,每周运动6 d,每天运动4 h,每运动30 min,休息5 min。运动强度从第1周的低强度(运动后即刻心率约100~120次/分)递增至第2~4周的中强度(运动后即刻心率约120~140次/分)。根据基础代谢率给予每日1 400或1 600 kcal的总能量。另招募正常体重女青年和女少年各9名作为对照组。检测肥胖女青年、少年在4周干预前、后和对照组女青年、少年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以及血清总IGF-1和IGFBP-3的水平和IGF-1活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女青年、少年的血清总IGF-1和IGFBP-3水平均降低且肥胖女少年的IGF-1活性降低;②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在显著降低肥胖女青年、少年的体脂、腰围和改善糖脂代谢的同时,降低血清IGFBP-3水平、增加IGF-1活性,但血清总IGF-1水平没有显著改变。且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活性增加可能与肥胖女青年的腰围减少有关,但血清IGFBP-3水平的降低和IGF-1活性的增加与糖脂代谢的改善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降低肥胖女青年、少年的血清IGFBP-3水平、增加IGF-1活性;且IGF-1活性的增加可能与运动结合饮食控制降低肥胖女青年的腰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