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卢鑫萍  杜茜  闫永利  马琨  王占军  蒋齐 《生态学报》2012,32(13):4071-4078
为探明盐渍化土壤影响下AM真菌与根际土壤间的关系,试验选取宁夏碱化龟裂土、草甸盐土、盐化灌淤土3种类型4个样地上典型植被群落,测定了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AM真菌侵染率以及孢子密度。结果显示: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显著不同,对芳香类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整体较弱;红寺堡草甸盐土上微生物优势群落为氨基酸代谢类群,惠农盐化灌淤土为多聚化合物代谢群,西大滩碱化龟裂土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群。AM真菌孢子密度与微生物碳源代谢群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惠农样点根际土壤孢子密度与多聚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西大滩地区孢子密度与碳水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盐、全氮、碱解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及土壤中的HCO-3、Na+、Cl-等盐基离子含量能解释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大部分信息。较高的HCO-3浓度促进了AM真菌侵染率的提高,但高盐浓度下Na+和Cl-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土壤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的影响因土壤盐分组成类型的不同而异。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AM真菌多样性,促进宁夏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主题数量飞速增长、内容深度不断增大,急切需要课程教学改革与其相适应。该文以美国《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和生物信息素质教学模式)为例,从方法介绍、具体实施过程、特点归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优化三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建议,为我国《细胞生物学》或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宁夏广泛分布的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天然草地植被总碳储量。结果表明: 宁夏天然草地地上植被、地下根系及主要灌木平均含碳率为0.40,枯落物平均含碳率为0.39。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470.26、192.23、117.17和83.36 g·m-2,其中,地上植被碳储量分别为87.35、68.50、59.32和40.05 g·m-2,地下根系碳储量分别为344.29、108.83、50.65和30.29 g·m-2,枯落物碳储量分别为38.62、14.91、7.19和13.03 g·m-2,且均表现为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地下根系碳储量是构成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植被总碳储量的主体,地上植被碳储量是构成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总碳储量的主体,且地下根系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宁夏天然草地植被总碳储量空间分布呈现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分布的南部区域碳储量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分布的中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4.
施季森  王占军  陈金慧 《遗传》2012,34(2):145-156
近年来, 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木本植物全基因组测序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但由于木本植物通常基因组较大, 基因组结构较为复杂, 在测序、测序后的组装、注释、功能分析等均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经费预算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因此, 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以提高林木全基因组研究方面的效率。文章在比较分析已经发展起来的3代基因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法、合成测序法和单分子测序法)的基础上, 选择4种已经公布的木本植物(杨树、葡萄、番木瓜、苹果), 从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背景、测序结果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对未来要开展的木本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前的准备工作(材料选择、遗传图谱和连锁图谱的构建、测序技术的选择),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0)、自然降水减少50%(T1)、自然降水减少25%(T2)、自然降水增加25%(T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增、减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的5个降水量下,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与T0处理间差异显著;细菌优势类群中绿弯菌门和真菌稀有类群的壶菌门相对丰度对降水变化敏感。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能分别解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总变异的92.8%和87.4%。降水和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一方面对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产生极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改变pH,进而对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