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与淋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95,自引:7,他引:88  
农田土壤硝酸盐淋失是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影响农田土壤中硝酸盐积累的淋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施肥、降水、灌溉、土壤性质以及耕种制度等,过量施用氮肥,不论是单独施用无机肥、有机肥还是有机、无机混施都能造成硝酸盐在土体中大量积累;耕作和种植制度均能影响硝酸盐在土体中的积累和迁移;降水和灌溉带来的下渗水流是累积在土壤中的硝酸盐向下迁移直至淋失的必要条件,也是运载工具,而土壤中的大孔隙则是下渗水流的主要通道,农田土壤硝酸盐的积累与淋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是研究和预测硝酸盐淋失的理想工具,近年来发展很快,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宇万太  马强  张璐  周桦  沈善敏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98-1803
根据1991—2002年共1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茬口对作物产量增益、土壤养分状况及对施肥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重茬相比,豆茬较有利于作物的高产和稳产;施用氮肥使其产量增益减小,并且施用氮肥愈多,产量增益愈小;增施有机肥情况下,产量增益的减小更为明显。在土壤养分方面,豆茬不仅能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还能改善土壤的供磷、供钾量,有助于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施肥制度进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施肥贡献率随着施肥制度的进步逐渐增大,但其增幅趋缓;随着施肥制度的进步,施肥贡献率在豆茬和重茬上所表现的差异逐渐缩小,最后趋同。  相似文献   
13.
5年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中N经由饲养-堆腐环的损失率平均为36%,P为25%。在丰产条件下,一农业系统80%收获产品经由饲养-堆腐环可循环回田的养分量约为80kgN/ha,14kgP/ha,相当于这一系统中每年化肥N用量的一半和化肥P用量的全部。有机肥料中N和P的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有增长趋势,表明有残效迭加效应存在。5年平均,有机肥料中N和P的当季表观利用率分别约为40%和43%。  相似文献   
14.
根据辽西易旱区碳酸盐褐土上进行的6年P肥试验资料,建立和验证了一个简化的农业系统P循环模型.对4种施P对策进行长时间尺度的模拟预测表明,6年三次大剂量施P并辅以每年有机肥还田的施P模式固土壤有效P水平和施P利用率较高而优于其它模式.  相似文献   
15.
被子植物中非豆科固氮树木的根瘤称之为赤杨型根瘤。不论豆科根瘤或赤杨型根瘤,一经离体,其回氮活力便迅速下降。因此,当用离体根瘤作为固氮活力的测试材料时,要求根瘤一经割下便立即进行测定,否则会显著影响测定结果。根据许多人的研究,根瘤的固氮活力与光合产物的供应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6.
陈欣  沈善敏  张璐  吴杰 《生态学杂志》1997,8(2):177-180
为验证土壤中N2O能否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由叶片释放从而干扰植物直接释放N2O的定量测定,实验采用分室隔离法确证了土壤N2O对测定某些作物(如玉米、高粱)直接释放N2O的干扰;采用交叉培养法消除了这种干扰,准确地测定了大豆、玉米幼苗直接释放N2O的强度;并研究了N、P营养与植物释放N2O及体内NO3--N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N,P供给对作物排放N2O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N、P供给对作物排放N_2O的影响研究初报陈欣,沈善敏,张璐,吴杰,王学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ApreliminaryresearchontheeffectofnitrogenandphosphorussupplyonN_...  相似文献   
18.
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及分解残留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柳敏  张璐  宇万太  沈善敏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03-2506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站(埋袋法)和海伦站(砂滤管法)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分解残留率和C/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各有机物料中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均明显低于有机碳,因而其残留率高于有机碳;有机物料C/N的下降速率也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经3~5年分解后,各种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趋于稳定:低C/N有机物料(猪粪)残留物的C/N值接近土壤腐殖质的C/N,约为10,已完成其腐殖化过程;高C/N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值处于适宜微生物活动的25左右,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9.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个地点中长期田间试验联网研究发现,施肥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贡献受施肥制度和气候的热量因子所影响。在最佳施肥条件下,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海伦(温带)0.31,沈阳(暖温带)0.39和桃源(亚热带)0.42,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异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当其他技术条件不变时,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最高可达30%~45%,随所在地区气候的热量条件而不同,通过对施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还发现,沈阳与桃源间的交互影响远大于海伦与沈阳之间,有机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大于化肥与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1994~1996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及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N输入输出基本相抵,处于平衡状态;K输入输出稍有盈余,唯P施用量较输出高1倍,使土壤中P有所积累.通过合理水肥调控措施,使水稻单产有所提高,肥料和养分利用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