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果博落回的生物碱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将对小果博落回全草的酸水提取物分为50%乙醇洗脱部分和丙酮洗脱部分.对两部分洗脱物分别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由50%乙醇洗脱部分得到5个生物碱:二氢血根碱(1),二氢白屈菜红碱(2),6-乙氧基血根碱(3),6-丙酮基血根碱(4)和Bocconarborine A (5).由丙酮洗脱部分得到原阿片碱(6),α-别隐品碱(7),β-别隐品碱(8)和小檗红碱(9).采用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3、4、5、9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爆发和流行,构建志贺氏福氏2a减毒活疫苗。选用中国痢疾杆菌主要流行株sf301为受体菌,通过基因重组交换技术,突变细菌DsbA和virG基因,并以Serney试验和HeLa细胞侵袭实验鉴定突变菌株sf301:△virG:DsbA33G毒力和侵袭力,采用豚鼠结膜囊接种免疫动物,检测突变菌株免疫原性,了解候选疫苗对免疫动物的保护能力。与野生亲本比较sf301:△virG:DsbA33G已完全丧失毒力,但保留了一定的侵袭力。与未接受免疫的对照组相比,通过粘膜途径免疫的豚鼠,无论是单次免疫,还是双次免疫策略都可以诱发血清和胃肠道粘膜部位产生特异性抗sf301LPSIgG和IgA;面部、胃肠道引流淋巴结和脾脏中IgG和IgA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cells ASCs)数目显著性增高;两种免疫方案都可给免疫动物提供100%抵抗野生亲本毒株攻击的能力。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构建的福氏2a活疫苗sf301:△virG:DsbA33G是一种潜在的候选痢疾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组织发生、病理学特点、分型与临床预后。方法: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Ventana法对60例(包括2例特殊部位)脑膜瘤的组织发生、病理学特点、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脑膜瘤中WHOⅠ级有57例,其中皮细胞型19例,纤维型23例,过渡型10例,化生型2例,砂砾体型2例,血管瘤型1例,WHOⅡ级有3例,均为非典型性脑膜瘤。肿瘤发生在大脑凸面者占53.3%(32/60例),大脑镰旁16.7%(10/60例),小脑桥脑角及其它部位共占30%(18/60例)。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imentin、EMA阳性表达率均为96.7%(58/60例),PR阳性表达率69.2%(42/60例);S-100阳性表达率47.4%(28/60例);CK阳性表达率10%(6/60例);GFAP阳性表达率8.3%(5/60例);Ki-67阳性表达指数在WHOⅠ级中平均为4.9%,WHOⅡ级中平均为13.3%。其中,鼻窦脑膜瘤EMA、Vimentin及S-100均为阳性,PR少数细胞阳性。侧脑室脑膜瘤Vimentin和S-100阳性,EMA和PR灶状阳性。结论:脑膜瘤的组织学分级大部分为WHO Ⅰ级,少部分为Ⅱ级(非典型性)和Ⅲ级(间变型),共15种组织学亚型。颅外与颅内脑膜瘤的组织学形态基本相同。该肿瘤大部分预后良好,但部分术后可复发,且有肿瘤病理分级越高,复发率越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动物觅食行为对捕食风险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动物进行任何活动时均面临被捕食的风险 ,分析捕食风险与猎物觅食行为的关系 ,有助于揭示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机制。捕食风险具有限制或调节猎物种群数量的功能。在进化时间内 ,对猎物形态和行为特征的进化是潜在的选择压力之一 ,可利用环境因子作为信息源估测食物可利用性和捕食风险大小的动物 ,具有更大的适合度。信息源可分为包括视觉的、听觉的和化学的。动物进行觅食活动时 ,依据信息源的变化确定环境中捕食风险的大小 ,并根据自身的质量在捕食风险的大小之间做出权衡 ,通过食物选择、活动格局和栖息地利用等行为的变化降低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用显微手术法剥离山羊3 mm以下完整小腔卵泡,用胶原酶和Triton X-100进行处理,选用荧光试剂4,6-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2HCl,DAPI),对其DN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羊3 mm以下卵泡的DNA含量与卵泡直径相关性极显著(r=0.9824>0.7800=r0.01,n=12).该法可测定5 ng的DNA.提示该法在卵泡生长发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藏铁路海晏段的温性草原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铗日法确定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分析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所捕获的啮齿动物有甘肃鼠兔、五趾跳鼠、长尾仓鼠和灰仓鼠;从1984 年铁路投入运营以来,没有发现铁路运营带来新物种的入侵;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样带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在铁路路基附近的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距离铁路0.5 km和1 km的区域,而均匀性指数在路基附近最小;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植物群落的特征没有明显差异,啮齿动物群落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引起铁路路基附近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铁路修建与运营为啮齿动物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与额外的食物资源。因此,铁路建设及运营对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公路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殷宝法  淮虎银  张镱锂  周乐  魏万红 《生态学报》2006,26(12):3917-3923
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在不冻泉保护站(35°17′N;93°16′E)至五道梁(35°13′N;93°04′E)一带调查青藏公路的运营和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野生动物对青藏铁路上所建立的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的建设增加了青藏公路的交通运输量,青藏公路在铁路修建期间会对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和藏野驴(Equus kiang)的活动产生部分影响。同时,野生动物通过自身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减少环境改变产生的影响,如公路两侧动物的活动高峰正好是公路上车流量较少的时段、动物可以利用野生动物通道来通过青藏铁路等。藏野驴、藏羚羊与藏原羚均可利用通道穿越铁路,而藏羚羊对通道的利用频次和通道到公路的距离显著的正相关(p<0.5),大多数的动物通道因其高度、宽度和到公路的距离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被动物利用。总的看来,动物能够通过自己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适应青藏铁路修建对该地区的环境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原理为人工合成蛋白质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人工合成的带有保护基的某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经脱保护基处理后能否不受影响,因而能形成其特定的高级结构,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中仍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天然蛋白质在各种脱保护基试剂处理后能否天然化可以帮助我们在人工合成蛋白质时选择适合的脱保护基条件。本文研究了经若干常用的脱保护基条件处理后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TMV-p)的天然化及其与天然烟草花叶病毒核酸(TMV—RNA)的重组合以及在大量杂质蛋白质的存在下TMV-p 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原理为人工合成蛋白质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人工合成的带有保护基的某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经脱保护基处理后能否不受影响,因而能形成其特定的高级结构,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中仍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天然蛋白质在各种脱保护基试剂处理后能否天然化可以帮助我们在人工合成蛋白质时选择适合的脱保护基条件。本文研究了经若干常用的脱保护基条件处理后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TMV-p)的天然化及其与天然烟草花叶病毒核酸(TMV-RNA)的重组合以及在大量杂质蛋白质的存在下TMV-p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乐  王瑞  江善虎  王孟浩  刘亚婷  任立良 《生态学报》2022,42(17):7068-7079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文情势自然变化是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进行变化环境下水文情势演变归因研究。以老哈河流域为例,基于1964-2016年水文气象资料,利用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确定径流序列突变点,划分研究期,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模型重建天然径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ERHIs),并利用变化范围法评估水文指标的改变程度;基于"观测-模拟"对比分析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和ERHIs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年径流序列呈现显著减少趋势,突变点为1979年和1999年,将研究期划分为基准期、变化期Ⅰ和变化期Ⅱ;筛选出7个ERHIs,分别为2月流量、6月流量、最大7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高流量年内平均历时、上升率; 7个ERHIs中,大部分表现为下降趋势,综合改变度在变化期Ⅰ和变化期Ⅱ分别为0.45和0.74;定量归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ERHIs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在变化期Ⅱ对水文情势的影响较变化期Ⅰ更为剧烈。研究提供了生态相关水文指标优选及其演变归因的综合方法,揭示了不同时期流域ERHIs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河流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