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水稻RIL群体芽期耐冷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芽期冷害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早稻种植区和东北、西北稻区及云贵高原的一季稻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研究中利用纸卷法测定1个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对10℃低温的芽期耐冷性,结合1张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分析。检测到控制水稻芽期耐冷性的4个QTL,分别位于1、3、7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QTL qSCT-11的效应最大,在10℃低温处理13d时,对性状的贡献率达26%~30%,被检测到的LOD值也高达16~19,其加性效应值为正,增效等位基因存在于亲本Lemont中,RM202为与QTL qSCT-11紧密连锁的SSR标记。该主效QTL的增效基因,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操作对象用于水稻芽期耐冷性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笼养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指长比与社会等级、行为之间的关系,2016年1月,在江苏省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猴场内筛选12只健康雌性食蟹猴,组建新的群体前测量实验个体的食指和无名指指长比率(指长比)。利用人为观察记录法和视频采集法记录群体进食顺序和个体行为,分析群体等级秩序和相应个体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食蟹猴抑郁样(低头、蜷缩)、独处、运动、社交、自我护理、攻击等行为中,高、低指长比组的食蟹猴在抑郁样、独处、攻击行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社会等级强度较高的食蟹猴个体具有较低的指长比比值,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具有较高指长比比值的食蟹猴个体在社会环境下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鼠角膜上皮祖细胞系TKE2在扩增以及分化状态下的角蛋白及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方法小鼠角膜上皮祖细胞系TKE2在无血清培养基Keratinocyte-SFM (KSFM)以及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约70﹪融合时进行角蛋白10、12、14、15、16(K10、K12、K14、K15、K16)以及Connexin43、ABCG2的免疫荧光染色,以及Ki67、P63、PCNA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无血清培养状态下的TKE2细胞呈克隆样生长,克隆内所有细胞呈ABCG2、K14、Ki67、PCNA以及P63阳性,K15阳性细胞散在分布,K16阳性细胞呈片状分布于克隆中央区,K10、K12以及Connexin43染色为阴性。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中培养2 d后,细胞明显增大, ABCG2、K15、P63、Ki67以及PCNA转为阴性,克隆内只有少量细胞呈K16、K14阳性染色, K10、K12、Connexin43仍为阴性。结论 TKE2细胞具有角膜上皮干细胞特性,可以作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表型维持和分化诱导研究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4.
角膜上皮层位于角膜表面,外邻泪膜,内与角膜前弹力层相连。角膜上皮细胞代谢所需营养及氧分主要通过泪膜、房水和角膜缘毛细血管运送。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代谢是维持角膜上皮细胞正常增殖与分化状态的关键。角膜上皮细胞代谢异常可导致上皮损伤或变性,是多种角膜疾病的病理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角膜上皮细胞代谢相关的组织结构、营养来源、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典型灌木群落类型对荒漠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是体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重要依据。研究不同灌木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植被生长与修复对土壤质量的改良,准确评价植被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乌兰布和沙漠8个主要建群种天然植被类型灌木林地内设置10 m×10 m的标准样方进行调查,在灌丛边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土壤分层采样,取样深度分别为0-20、20-40、40-60、60-80、80-100 cm,共5层。将相同层次土壤样品充分混合,经四分法取样,风干,过0.15 mm筛用于土壤C、N、P含量的测量,分析不同灌木类型各土层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探寻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地区8种天然灌木林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整体水平不高,分别为2.45、0.26、0.28 g/kg,均低于全国水平。由C、N、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且C、N元素含量变化几乎同步,但P元素含量变化滞后于二者。各灌木类型表层(0-20cm)土壤C、N、P含量均较高,各灌木类型土壤有机C、全N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不同灌木类型土壤全P含量从上至下分布规律不同,且土层对P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8种典型灌木群落土壤整体C:N、C:P、N:P值(9.41、8.70、0.93)低于全国水平,各灌木类型土壤N:P和C:P随土壤深度而递减,但不同灌木类型土壤C:N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值均低于全国水平,各灌木类型土壤C、N、N:P和C:P随土壤深度而递减,但不同灌木类型土壤P、C:N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有机C、全N、全P与其化学计量比之间具有非线性耦合关系。C:N和P含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V=22.45%和24.39%),C:P和N:P比值是研究区限制性养分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DNA分析与基因组序列和植物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NA杂交、RFLP分析、DNA的限制酶图谱分析等方面描述DNA分析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DNA分析技术与植物系统学的关系及分子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高等植物为对象,从核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DNA三方面对植物分子系统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β-干扰素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难以治愈。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生长、诱导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IFN-β在缓解MS急性发作和延缓病程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但IFN-β对MS的作用机制却仍不明了。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有关IFN-β治疗MS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黑斑病是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序列及柯赫法则,对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福橘果上分离的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PDA平板上的病原菌菌落生长缓慢,呈圆形凸起;分生孢子器近球形、黑色炭质;分生孢子单孢、无色,呈椭圆形,大小为(7~12)μm×(5~8)μm,分生孢子外包裹一层半透明凝胶状物质。结合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最终将分离的福橘果实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柑橘球座菌Guig-nardia citricarpa Kiely。本研究为柑橘黑斑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导致血管损伤的机制并证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在其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蛋氨酸饲料喂养SD大鼠制备HHcy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Control)、HHcy模型组(HHcy)和4-PBA处理组(4-PBA);测量大鼠血压和心率,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和GRP9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促凋亡因子CHOP和Caspase 12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的细胞凋亡。结果:3组大鼠血压和心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Control组比较,HHcy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而4-PBA处理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HHcy组比有降低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Control组比较,HHcy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走行紊乱,部分断裂,细胞核固缩,管壁增厚,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和GRP94以及促凋亡因子CHOP和Caspase 1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TUNEL染色阳性细胞也显著增多;而4-PBA处理组能明显改善HHcy组主动脉血管的这些变化(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引起主动脉血管重构,而4-PBA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20.
个性的研究能够加深对群居动物个体间差异和群体的社会组织模式的了解,这使其成为非人灵长类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生态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灵长类个性的分类定义、评定方法与研究内容,并详细介绍了研究进展中的突出成果:从激素变化、特定基因位点差异和环境条件3个角度解释个性形成机制;将个性在个体健康和认知中的功能应用到灵长类的饲养管理中,有效提升动物福利。为了更好地回答行为生态学理论问题,今后需进一步拓展对野生环境中非人灵长类个体的个性以及行为模式的探索,建议从性选择、社群结构以及空间动态深入研究,切实为濒危物种保护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