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18年11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30°34′42″N,118°41′47″E)和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30°21′26″N,118°30′11″E)的针阔混交林采集到3只麝鼩属小型兽类。3只个体体型较小,体重11~14 g;背毛灰褐色,腹部毛色稍淡;尾短而粗壮,上下异色,基部2/3散生稀疏的长刚毛,这些特征与台湾灰麝鼩(Crocidura tanakae)描述一致。基于Cyt b全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这3号标本与从GenBank下载的台湾灰麝鼩(GenBank登录号KX946002~KX946006、AB175080、AB175081)构成单系群(支持率为100%)。这3号标本Cyt b全序列与台湾灰麝鼩地模标本(GenBank登录号AB175080、AB175081)的遗传距离在0.76%~0.85%之间。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这3号标本为台湾灰麝鼩,这是该物种在安徽省的首次发现,也是其在华东地区的首个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12.
北京麋鹿苑麋鹿种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麋鹿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野生种群于19世纪灭绝.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于1985年和1987年自英国乌邦寺共重引入的38只奠基个体经散放式放养后,种群的数量至今已超过了1000只(包括繁育子代外送至国内其他动物园或研究基地的数量).为了探讨该重引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采用25个微卫星位点对北京麋鹿苑种群及浙江临安亚种群的167只麋鹿个体进行了群体检测,获得的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7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01.该结果表明,北京麋鹿苑种群及浙江临安亚种群麋鹿的遗传多样性较贫乏.因此建议与我国引自英国其他种群的麋鹿种群之间进行个体交流,从而增加各种群的遗传基因杂合度,以促进我国麋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2种可调式沉水植被网床对临港新城环湖流动泥沙型河道进行修复, 通过4个月连续跟踪测定修复河道总氮(T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磷(TP)、活性磷酸盐(PO4-P)的含量变化以及水体透明度(SD)变化以评价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生态修复效果。结果显示, 沉水植物网床对流动泥沙型河道透明度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 水花生网床和狐尾藻网床对TN、NO3-N、NO2-N、TP、PO4-P的削减率分别为69.58%、67.91%、84.48%、62.26%、82.61%和45.48%、58.32%、76.56%、43.12%、73.68%, 且分别对泥沙型河道透明度提高了18%和26%。可见, 水花生网床对营养盐的削减效果优于狐尾藻网床, 而狐尾藻网床对透明度改善效果优于水花生网床。因此把这2种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结合起来, 对流动泥沙型富营养化河道具有更好去除富营养物及泥沙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邵飞  费岚  吴海龙  张建恒  胡明  韦章良  何培民 《生态学报》2014,34(21):6164-6171
以条斑紫菜为材料,系统探究实验室条件下光照强度、温度、光周期、盐度和干出等生态因子和藻体密度对条斑紫菜生长和氮磷去除的影响,为今后条斑紫菜大规模栽培的生态修复潜力研究及海洋富营养化治理奠定理论基础。实验室条件下不同藻体密度、光照强度、光周期、温度、盐度和干出时间对条斑紫菜生长及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在藻体密度0.1 g/L、光照强度为120μmol m-2s-1时特定生长率最大,为38.1%。随着藻体密度增加,光照强度减小,其特定生长率逐渐减小,当藻体密度为1.6 g/L、光照强度为30μmol m-2s-1时,特定生长率最小为12.6%;藻体密度0.1—0.8 g/L时随着藻体密度的增加条斑紫菜对NO-3-N和PO3-4-P的去除效率显著增加,藻体密度为0.8—1.6 g/L时藻体对NO-3-N和PO3-4-P去除效率差异不大,其中藻体密度1.6 g/L、光照强度90μmol m-2s-1时条斑紫菜对NO-3-N和PO3-4-P去除效率均达到93%以上。为进一步探究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在温度和光周期实验中选择氮磷去除率适中的藻体密度0.4 g/L和最适光照强度90μmol m-2s-1。温度为15℃、光周期为16L∶8D条件下条斑紫菜特定生长率最大,为36.9%,且氮和磷去除效率也最大,分别为91.9%和81.6%。条斑紫菜生长适宜盐度为10—35,最佳盐度为25,干出时间越长生长越慢,氮磷去效率也越低,且有较大交互作用,但干出后的紫菜光合作用更强。以上研究将为应用大型海藻条斑紫菜大规模栽培进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麂Mhc-DRB 基因多态性及其维持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牛DRB3 特异性引物(LA31 和LA32),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以及克隆测序技术,从12 只黄麂个体中共获得20 个DRB 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其中6 个个体具有3 ~ 4 个等位基因,提示利用该引物从黄麂中至少可以扩增出2 个DRB 位点。所有序列均无插入、缺失和终止密码子。基于序列比对(与牛DRB3 和鹿科DRB 基因同源性非常高),以及所检测到的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位于抗原结合区,推测本文所获得的黄麂序列为表达的、且具有重要功能的DRB 位点。抗原结合区氨基酸位点的非同义替换(dN )显著大于同义替换(dS )(P < 0.01),说明历史上黄麂DRB 基因经历过正选择作用。CODMEL 程序中的模型M7 和M8 似然比检测(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结果同样支持上述推论。进一步利用经验贝叶斯法准确地检测出6 个受正选择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位点11、37、61、67、71、86),其中的5 个位点位于PBR 区。因此,正选择作用可能是维持黄麂DRB 基因多态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基于DRB 外显子2 序列利用邻接法(NJ)
构建了部分偶蹄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在NJ 树上,黄麂DRB 基因与其它鹿科动物DRB 基因呈镶嵌式分布,提示跨物种进化是维持黄麂DRB 基因多态性的另一重要机制。此外,黄麂两个等位基因(Mure-DRB1 和Mure-DRB11)和马鹿的两个等位基因(Ceel-DRB34 和Ceel-DRB46)与牛科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独立的进化枝,说明黄麂和马鹿的某些DRB 基因具有非常古老的谱系。  相似文献   
16.
冯骏  张继辉  疏义林  姚龙  唐鑫生  吴海龙 《生态学报》2015,35(17):5638-5647
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是一种小型山溪蛙类,由于叫声独特,种内具有超声通讯功能而引起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广泛关注。首次针对皖南凹耳臭蛙地理分布、生境选择以及人为干扰强度对种群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9县1区32条不同的山溪,发现其中的16个有凹耳臭蛙分布,除黄山区的香溪和浮溪具文献记录外,其余14个分布点均为首次报道。基于现存凹耳臭蛙分布点的水系关系,推测该物种在皖南的分布呈现出以青弋江、新安江和水阳江三大水系为纽带、间断分布的格局。对其中10个分布点222只凹耳臭蛙生境选择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夜晚活动周期内,该物种对乔木、灌木丛、草本植物、岩石、沙滩和倒伏朽木等不同生境的选择具有显著差异(F5,54=25.75,P0.001),栖息在草本植物和灌丛中蛙的数量明显多于栖息在其它几种生境类型中的蛙类。暗示溪流沿岸的草本植物和灌丛对该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乔木对其非活动周期的隐蔽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破坏程度,将人为干扰程度划分为强、中和弱3种不同强度,对不同干扰强度下种群相对密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干扰强度下的种群密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强度下的种群密度(F2,13=8.155,P=0.005)。推测适度的人为干扰可能增加了栖息地内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对蛙类的生存和繁衍更为有利。但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对溪流沿岸植被的破坏更为剧烈,种群密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如东田菁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研究江苏如东沿海滩涂田菁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筛选高效促生田菁根瘤菌。【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Ⅱ)、共生基因(nodA、nifH)的系统发育分析,并进行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筛选高效菌株。【结果】分离到的32株田菁根瘤菌分布于Ensifer、Neorhizobium、Rhizobium,并与E. meliloti、N. huautlense、E. sesbaniae、R. pusense 亲缘关系最近。共生基因nodA、nifH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与E. saheli 最为相近。7株代表菌株均能耐受5%的NaCl(W/V)浓度,其中YIC5082耐盐性最强,能够耐受6%的NaCl。温室盆栽试验表明7 株代表菌株均能与田菁有效结瘤固氮,其中6株菌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株高和鲜重。【结论】江苏如东沿海滩涂田菁根瘤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N.huautlense、E.meliloti为优势种。该地区的田菁根瘤菌多数具有较好的共生有效性及耐盐性,YIC5077促生效果最为突出,并表现出较强的固氮及结瘤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Two specimens of Mesechinus hughi were collected from Pingshan, Yi County, Huangshan (29°56'23"N, 117°58'48"E) and Xikou, Xuanzhou, Xuancheng (30°34'42"N, 118°41'47"E) in Anhui Province, in July and September 2018, respectively. Ears of the two specimens are similar, in length, to the surrounding spines. The two specimens have few wholly white spines, and most spines (>95%) have four sections; white constituting the basal two-thirds, followed by a black ring, narrow light ring, and black tip. These character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pecimens from the type locality (Baoji, Shaanxi Province). The P-distance of Cyt b between the population in Anhui and that of Shaanxi is from 4.9% to 5.3%, and maximum likelihood phylogenetic analyses support the two populations as monophyletic (BS = 95%). This was the first recorded distribution of Mesechinus in Anhui Province and Mesechinus hughi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相似文献   
19.
圈养条件下黑麂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2头成年黑麂(5♂♂、7♀♀)的主要个体行为和个体间的交往作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圈养条件下黑麂全天摄食,仅在16:30之后有一个较小的摄食峰值,其余时间比例变化不大。受游人干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黑麂全天均有一个较高的警戒行为值,同时运动行为发生频次很高,仅次于休息,尤其从下午13:30以后黑麂多处于运动状态,而且多数情况下都带有明显的觅食意图。黑麂个体间的交往多发生在晨昏,雌雄之间多表现为性行为(53.07%)和亲密行为(46.15%),雌雌之间主要表现为骚扰行为(68.35%)和亲密行为(31.65%),而雄雄之间则主要表现为敌对行为。  相似文献   
20.
合肥野生动物园黑麂的繁殖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肥野生动物园自1978年开始进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饲养和繁殖,1989年第一胎圈养条件下繁殖的黑麂出生,到2001年底累计繁殖黑麂51头,繁殖种群正处迅速增长期。13年的繁殖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育龄母麂平均每12个月产一胎(多数在11—13个月,少数仅6—9个月),孕期240d左右,哺乳期2—3个月,少数母麂可产后发情,但极少有两年三次产仔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圈养条件下黑麂多在9—11月交配,4—7月产仔(80.39%)。圈养条件下黑麂幼年的死亡率较低(7.84%),成年黑麂多死于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