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相似文献   
12.
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条石鲷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在试验水温为23.0℃~25.2℃条件下,设置了8个盐度组进行条石鲷胚胎孵化试验,研究了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度和高盐度对胚胎有持续性伤害,均可造成胚胎和卵黄球在卵裂期收缩而死亡,一部分胚胎在原肠期之后收缩死亡;低盐度可造成初孵仔鱼畸形率增加,主要引起仔鱼脊柱"L"形和"C"形弯曲,而高盐度可导致胚体胚孔关闭以后尾部的畸形发育;通过分析各盐度组的孵化率、仔鱼畸形率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健康仔鱼比例(PHL)和盐度(S)的关系式为PHL=-0.0018S2-0.1135S-0.8853(R2=0.948),以PHL70%为适宜孵化盐度范围,以PHL90%为最适孵化盐度范围,由此确定在23.0℃~25.2℃条件下,条石鲷的适宜孵化盐度范围为21~42(PHL70%),最适为30~33(PHL90%)。  相似文献   
13.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而在种属数量上又最占优势的类群,其起源复杂,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同其他脊椎动物的mtRNA一样,呈共价闭合环状,是细胞核外具自主复制、转录和翻译能力的遗传因子。与核DNA相比,鱼类mtDNA具有分子较小、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遗传相对独立性和母系遗传等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制单位。由于鱼类线粒体DNA具有上述特点,以mtDNA作为分子标记,探讨鱼类的群体遗传结构与系统演化,已成为鱼类分子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学研究中的热点。综述了鱼类mtDNA的结构特征、进化和多态性检测方法及其在鱼类分子群体遗传学和鱼类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幼鱼在不同集群密度和投饵定额下的摄食反应.实验设7个不同的集群组(1、2、3、4、8、12、16尾/组),每个集群组又分成7个不同的投饵定额组(18.4×10-227.6×10-2、36.8×10-2、46.0 × 10-2、55.2×10-2、64.4×10-2、73.6×10-2g/组),通过测定摄食量观测幼鱼的摄食反应.在定额投饵的情况下,紫红笛鲷每尾幼鱼的一次平均摄食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加、超过一定密度后下降的趋势.1尾组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组平均一次摄食量最低.当集群密度不变时,紫红笛鲷幼鱼一次平均摄食量随投饵定额的增大而增加,然后减小.随着集群密度增大,不同密度群体的最大摄食量向投饵定额增加的方向移动;而随着投饵定额增加,不同定额组的最大摄食量相对集中在2~8尾的群体中.结果表明,集群密度、投饵定额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紫红笛鲷幼鱼的一次摄食量有极显著影响,群居的互利性和竞争性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组织学和超薄切片技术对珠江口池塘养殖梭鱼(Liza haematocheila)的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 梭鱼肾脏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肾小体的长径平均为 51 μm (46-55 μm), 短径平均为 33 μm (26-39 μm)。肾小囊中分布有较多的足细胞, 足突发达。根据梭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 将肾小管划分为颈段(NS)、第一近曲小管(PⅠ )、第二近曲小管(PⅡ )和集合管(CS)4 个部分。颈段(NS) 为立方上皮, PⅠ、 PⅡ细胞柱状, 有丰富的刷状缘。由肾小管超微结构显示, 第一近曲小管重吸收作用最强。文章讨论了不同生境下梭鱼肾微细结构的差异与渗透压调节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消化酶在条石鲷成鱼体内的分布及pH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消化酶在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鱼体内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和pH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为胃>后肠>中肠>前肠>肝,淀粉酶活力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脂肪酶活力为前肠>中肠>胃>后肠>肝,表明胃是消化蛋白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道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而肝中3种酶活力很低,可能在食物的消化中作用较小。(2)条石鲷胃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分别为3.2和5.6,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而胃淀粉酶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肝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是7.6,在中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为6.6,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黄斑篮子鱼和金钱鱼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和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黄斑篮子鱼和金钱鱼鳃的表面结构及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黄斑篮子鱼的鳃片中部鳃丝表皮有大量凸起,而端部鳃丝表皮的凹凸程度明显较低,黄斑篮子鱼的鳃小片高度较金钱鱼鳃小片高。黄斑篮子鱼和金钱鱼鳃上皮的扁平上皮细胞、氯细胞和黏液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黄斑篮子鱼鳃片鳃丝的端部和中部表面有黏液细胞,金钱鱼鳃丝表面的黏液细胞很难观察到,与大多数淡水鱼类相似。黄斑篮子鱼鳃丝表面分布的氯细胞数量多于金钱鱼,这可能与两种鱼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长期演变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鱼为全长35.5~40.0 cm的野生鲻(Mugil cephalus),采用石蜡切片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鲻的嗅囊以及嗅板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鲻的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呈扁平椭球形嗅囊构成,分别由前后两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嗅囊长径与眼径之比为0.80,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09。嗅囊的嗅轴左右两边分别有垂直于嗅轴并向上倾斜排列整齐的18~25个披针形嗅板,只有初级嗅板未见次级嗅板。嗅板由中央髓和两侧的嗅上皮两部分构成,中央髓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组成。嗅上皮又分为感觉区和非感觉区,感觉区位于嗅板的内侧,具有发达纤毛,呈连续分布状态,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细胞纤毛较少。通过光镜和电镜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嗅上皮细胞大致可分为5类: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纤毛感觉细胞和柱状细胞。文章讨论了鲻的感官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盐度对卵形鲳鲹幼鱼渗透压调节和饥饿失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又君  范春燕  李加儿  于娜 《生态学报》2014,34(24):7436-7443
为探讨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渗透压调节的影响,研究了深水网箱养殖的卵形鲳鲹幼鱼鳃Na+-K+-ATP酶(NKA)活性,血浆、鳃和肾渗透压以及饥饿失重在盐度渐变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设5个盐度梯度组,分别为5、15、25、30和35。结果显示,鳃NKA活性除盐度15外都呈先下降后升高随之回落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在2 d后的各时间节点随盐度变化呈"U"型分布;血浆渗透压在相同盐度下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随后回落并趋于稳定,2 d后在各时间节点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30和35组的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其它盐度组(P0.05);肾脏对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比鳃敏感,在低盐度时(30以下),鰓和肾共同完成对渗透压的调节,在较高盐度(30以上),肾对渗透压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盐度变化对卵形鲳鲹的饥饿失重率有极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卵形鲳鲹幼鱼对盐度的渗透调节能力较强,在盐度5—35范围内的盐度变化均能适应,一般在1—2 d内可达到稳定,且更适于在低盐度水环境中生活。  相似文献   
20.
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血液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的部分血液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成鱼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血细胞比容(H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性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雌、雄成鱼血糖(GLU)的含量分别为(10.24±1.25)mmol/L、(17.36±1.34)mmol/L,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鱼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钾离子(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大于雄鱼(P<0.05);雄鱼血清中肌酐(CREA)、钠离子(Na+)浓度大于雌鱼(P<0.05);尿酸(U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LB/GLB)、钙离子(Ca2+)、氯离子(Cl-)、无机磷(PO43-)等指标,雌雄差异不显著.卵形鲳鲹部分生化指标存在雌雄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况有关.结果可为卵形鲳鲹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