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抗生素HP-1在10~(-7)~10~(-6)M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并促进电子传递。它象氯化铵一样能降低光照射时类囊体的质子吸收,但在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时,既不象氯化铵那样受反应液中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又不象尼日利亚菌素那样依赖反应液中K~+存在。抗生素HP-1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解联剂而用于光合磷酸化及生物能量转换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纯化的高梁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经不同浓度的盐酸胍处理变性失活后,在试验的蛋白浓度范围内,它的失活时间进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为一级反应。0.4 M盐酸胍处理25分钟后(O℃),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酶蛋白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及免疫特异性等测定均表明酶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甘油及PEP羧化酶的变构效应剂G6P和甘氨酸对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作用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变性酶用复性缓冲液稀释20倍后,在最佳条件下,再经30分钟保温,酶的催化活性能恢复70%以上。G6P和甘氨酸能促进变性酶的复性,甘油亦有明显效果。随着酶活性的恢复,它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内源荧光及免疫特异性也随之恢复,变性酶的复性速率在常温下(25℃)比在低温下(0℃)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13.
加利福尼亚戴维斯植物遗传公司开发出一种专有的胶囊包装系统,可保护娇嫩的体细胞胚经受住处理及大田种植的折腾。胶衣囊由两类物质组成:凝胶基质,含有控制胚萌发的基本成份和辅助成份——多种的杀真菌剂、除锈剂及杀虫剂;保护性多聚覆盖物,既可防止水份丢失,又可保留与天然种子相似的可处理性。  相似文献   
14.
吕翠玲  巫中德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99-101
本试验采用杯碟法、试管稀释法和显微直接计数法测试异噻唑酮对常见菌藻的抑杀效果,并用该药剂对循环冷却水主要危害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形成粘液的异养菌进行室内静态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其杀菌灭藻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工业杀菌剂,投药量10ppm,对水中主要危害菌的杀灭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钙荧光探剂的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钙荧光探剂测量活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在钙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特别是由于新的一代荧光探剂的合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国内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室逐渐增多,本文将系统介绍钙荧光探剂的发展、测量原理和方法、新的常用钙荧光探剂的比较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磷细菌剂(土壤磷活化剂,生物磷肥)系用自行分离筛选的HM0332和HM483解磷细研制的微生物肥料,多年盆栽,小区试验和田间简单对比试验,增产效果显著,亩增小麦16.7-42.7kg,增产率6.2-19.8%并有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病毒杀虫乳悬剂的生产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成功研制出棉铃虫病毒(NPV)杀虫乳悬剂,改进了生产工艺和设备,建立了棉铃虫的室内品系,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立了产品的检测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促使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商品开发获得成功。大田试验证明,病毒乳悬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于当前推广的化学农药,优于原病毒可湿性粉剂。相同剂量(0.53一1.07×10(10)PIB/公顷)的病毒乳悬剂可使虫口平均减退91.7%,而病毒可湿性粉剂为83.7%。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致病菌BT—931菌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作者从菏泽、聊城棉田采集的自然罹病死亡棉铃虫幼虫体内,分离到2个较高毒效的Bt菌株,编号为BT—931和BT—021,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防效及保蕾效果接近或超过化学农药,菌药混剂3—5天平均防治效果达87.0-91.6%,增效作用显著。经1994年大田防治示范表明,利用BT—931菌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具有成本低、保护天敌、持效期长、增产效益高等优点。本研究对菌剂的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