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全球两大高发疾病—儿童中耳炎和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的主要病原菌,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NTHi感染致病的相关机制及耐药并未得到全面地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对NTHi感染的有效控制。该文综合分析NTHi引起的主要感染,从以黏附作用为基础的定植策略、生物膜的形成、免疫逃逸和细菌耐药4个方面对NTHi感染致病的相关机制及耐药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NTHi疫苗和特异抗感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以能物流理论为指导,根据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后山旱农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提出了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1999年对传统顺坡种植模式、人工草地模式和生态治理模式进行观测.能物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治理模式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8.3%,提高能量输出量8.7%,提高能量转化效率19.4%,N的输出量提高26.5%,转化效率提高57.1%,P的输出量提高12.1%,转化效率提高4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7%.人工草地模式与传统模式和生态治理模式相比,其太阳能利用率、能量输出量、能量转化效率都是最低的.治理模式产出最多,盈利最多,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模式,经济效率比传统模式提高16.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以能物流理论为指导,根据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后山旱农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提出了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1999年对传统顺坡种植模式、人工草地模式和生态治理模式进行观测.能物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治理模式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8.3%,提高能量输出量8.7%,提高能量转化效率19.4%,N的输出量提高26.5%,转化效率提高57.1%,P的输出量提高12.1%,转化效率提高4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7%.人工草地模式与传统模式和生态治理模式相比,其太阳能利用率、能量输出量、能量转化效率都是最低的.治理模式产出最多,盈利最多,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模式,经济效率比传统模式提高16.1%.  相似文献   
14.
杉阔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在生态位空间分割基础上,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位宽度公式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杉阔混交林不同资源空间中主要种群的多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对生态位宽度的测度有较大影响。杉阔混交林主要种群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不同。在同一资源空间中,种对间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非成正相关关系。在不同资源空间中,杉木与同一其它树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发生变化。生态位重叠与竞争之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种对间的生物学特性的左右。研究杉阔混交林多维生态位特征对混交林营造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杉木连载林地营造混交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季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其水  俞新妥 《生态学报》1990,10(2):121-126
  相似文献   
16.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通过对格氏栲天然林(约120年生)和人工林(28年生)根际土壤和全土微生物、生化活性、土壤养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根际和全土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理类群数量、土壤酶活性和生化作用强度均比相应人工林的大,格氏栲天然林根际土壤速效性养分相对富集,而人工林的则存在亏缺现象。格氏栲人工林的根际效应(R/S值)比天然林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载锌凹凸棒石黏土对瘤胃体外发酵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载锌凹凸棒石黏土,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了载锌凹凸棒石黏土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细菌菌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研究共获得1490959个有效序列和87662个OTUs。测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中的细菌多样性在体外发酵24 h时提高,试验Ⅳ组中的细菌丰度在体外发酵48 h时提高。细菌菌群组成分析表明,60个样本中的优势菌门主要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黏胶球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厚壁菌门在体外发酵24 h和48 h时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Ⅳ组中拟杆菌门在发酵48 h时显著降低(P0.05);60个样本中共获得124个细菌菌属,其中对照组与试验组中普氏菌属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体外发酵48 h时,试验Ⅳ组中密螺旋体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食物谷菌属和假丁酸弧菌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载锌凹凸棒石黏土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中细菌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随发酵时间和添加剂量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云南沾益地区下泥盆统穿洞组肺鱼化石一新种——多脊混磨鱼(Tarachomylax multicostatus sp.nov.),归入标本包括一件左上齿板、一块B骨、一块可能是3骨的骨片和6个零散鳞片。主要特征:齿板内侧及后侧边缘被小齿(denticles)覆盖;齿脊11-12列,齿板中缘与最后一列齿脊夹角约135°;内翼骨侧凹不明显,后侧部窄小呈尖状;B骨和J骨上的前凹线沟相连;鳞片出露区与被覆压区之间有小齿瘤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黄海海岛5种常见草本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纬度海岛共有植物种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变异特征,有助于剔除植物谱系的影响,揭示植物对海岛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策略.本研究以中国东部9个典型海岛的5种常见共有草本植物艾草、狗尾草、葎草、麦冬、酢浆草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其地上部分和根系的C、N、P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C、N、P含量,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9个海岛5种草本地上部分C、N、P含量分别为352.16~518.16、10.81~34.43、0.58~2.38 mg·g-1,C∶N、N∶P、C∶P分别为11.98~38.99、4.67~27.47、133.39~748.54;根系C、N、P含量分别为312.28~493.34、9.26~23.27、0.40~2.10 mg·g-1,C∶N、N∶P、C∶P分别为18.18~46.79、8.53~37.38、174.45~1120.40.海岛常见草本的地上部分N、P含量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高,而N∶P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P含量较N含量具有更高的变异性和环境依赖性,气候因子可以解释草本地上部分N、P、N∶P变异的60%;但草本的根系N、P及N∶P不依赖纬度变化而变化,气候因子只解释了根系中的N、P变异的6%~10%.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对植物地上部分及根系的变异贡献率不同,土壤N与P含量对草本植物根系的P含量有显著影响,植物地上部分P含量与土壤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特性解释了根系N、P变异的37%.研究表明,在剔除植物谱系的影响后,纬度差异导致的环境变化是5种海岛常见草本地上部分的N、P及N∶P变异的主要原因,土壤养分是根系P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来自广东高州等9个种源的10年生马尾松的含水量、蒸腾作用、水分亏缺等水分生理方面的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水分关系性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与生长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马尾松抗旱机制除根系强大具吸水能力外,还包括较高的避旱和耐旱两种能力,各种源的这几种能力差异是导致它们抗旱性、生长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南带种源因为具有较低的蒸腾速率和自然饱和亏,较高的用水效率、临界饱和亏和光合生产率,因而能获得较高的生长量。文章还将九个种源划分成三个水分关系性状类型和五个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