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5篇
  免费   1984篇
  国内免费   7149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751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857篇
  2019年   809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1298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192篇
  2011年   1336篇
  2010年   1162篇
  2009年   1270篇
  2008年   1765篇
  2007年   1080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1023篇
  2004年   982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846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风疹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2.
不同发育年龄大鼠肝细胞及其溶酶体对急性低氧的应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低压舱内模拟高原低氧24h,并与2300m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发育年龄大鼠SGOT活力,肝溶酶体总酸性磷酸酶、非沉淀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及肝重、肝细胞糖原、蛋白和总脂含量的变化。在海拔5000m高度,10天鼠各酶活力、570天鼠总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明显升高;35和75天鼠各酶活力未见显著变化;在海拔8000m高度,各年龄组鼠上述各酶活力均显著升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各组大鼠肝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细胞糖原含量非常明显地减少,35和75天鼠8000m组全肝蛋白含量下降明显,10、35、75天鼠肝细胞总脂累积。上述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低氧致使大鼠肝细胞损伤属一普遍性效应,新生期和老年期大鼠肝细胞耐低氧能力不及幼年期和成年期大鼠。  相似文献   
103.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天花粉蛋白的圆二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圆二色谱研究了天花粉蛋白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构象,并观察了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中天花粉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用Chen,Yang与Martinez等人的方法计算了各种条件下天花粉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结果表明:在很宽广的pH范围内(从pH2到pH12)分子构象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在强碱性条件下即pH>12(室温)或pH11.5(40℃)螺旋含量显著减少.在碱性条件下,于250nm附近出现一新的CD带,它的强度与离解的酪氨酸残基个数呈线性关系,说明这一新带主要是由离解的酪氨酸残基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4.
本实验用闪光诱导的瞬间二向色性方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蛋白质含量下菌紫质分子在脂质囊泡膜中的旋转扩散运动.根据旋转扩散运动得到了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与膜粘度以及分子在膜中排列方向的关系.温度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影响膜的粘度,但并不影响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排列方向.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比较了经胆酸处理和对照样品的马未酰亚胺自旋标记的F_1-F_0酶复合体的ST-EPR波谱, 二者波谱呈现明显不同的形态.经胆酸处理的复台体中F_h-F_0酶蛋白的波谱参数L”/L’,C’/C,H”/H较对照样品明显增大.选用参数L”/L’计算其相关时间τ_c,得出对照的F_1-F_0酶蛋白的τ_e为5.5×10~(-5)秒而经胆酸处理的F_1-F_0酶蛋白的τ_e为1×10~(-4)秒.表明胆酸处理的样品中酶蛋白运动大大减慢.因此推测胆酸可能通过增加F_1-F_0酶蛋白在膜脂中的旋转运动相关时间,减慢其运动速率,来抑制Mg~2 对F_1-F_0酶水解活力的激活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韦传宝  覃公平 《蛇志》1989,1(4):2-3,35
发现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粗毒对动物细胞有凝集作用。顺序用DEAE—Sephadlex A-50,CM Sephadex C25柱层析,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毒蛋白凝集素。经分子量,等电点和出血活性等实验测定确定该凝集素就是徐询等人早期分离、纯化的出血毒素Ⅲ(AaHⅢ)。这种凝集素对许多动物细胞都有凝集作用,例如脾淋巴细胞、HeLa细胞、人肾成纤维细胞和草鱼(Ctenoph argngodon idellus)。但对组细胞和血小板无作用。和植物凝集素PHA相比AaHⅢ产生细胞的凝集块体积要大些。对淋巴细胞起凝集作用的最低浓度为2.5ug/ml。能使HeLa细胞和淋巴细胞凝集在一起。如预先加肝素和溶菌酶可以抑制对淋巴细胞的凝集怍用。用溶菌酶(2mg/ml)和AaHⅢ(1mg/ml)在37℃′下保温2小时AaHⅢ的出血活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9.
以NT方法为基础比较了ELISA和FIA方法,共检测84份猴B病毒相关抗体的敏感性,结果ELISA和EIA阳性各50份(59.5%),NT阳性45份(53.6%)。三种方法相符者71份,符合率84.5%。ELISA和FIA均较NT敏感,而且快速,简便,经济,可应用于大批标本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0.
环化腺苷酸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S 1.797)、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AS1.299)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s megatertum AS 1.217)研究了细胞内环化腺苷酸(cAMP)浓度和外源cAMP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不同碳源中生长时,细胞的生长量随细胞内cAMF’浓度升高而降低。在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低,外源cAMP。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cAMP的类似物5'-AMP则无抑制作用。在以乳糖、麦芽糖和甘油分别作碳源时,细胞内cAMP浓度高,外源cAMP对生长无影响。北京捧状杆菌以葡萄糖作碳源时,细胞生长也受外源cAMP的抑制,但cAMP的抑制作用不是专一的,它的作用可用类似物5’-AMP来代替。自身不合cAMP的巨大芽孢杆菌在不同碳原(包括葡萄糖)中生长时,生长不受外源cAMP抑制,也不受5’-Amt’的影响。因此认为,cAMP不是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而是生长调节物,但这种调节物对巨大芽孢杆菌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