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国兰科玉凤兰属一新记录种—— 奇花玉凤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海南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奇花玉凤兰Habenaria anomaliflora H.Kurzweil&S.Chan-tanaorrapint。本种的主要特征是花不规则,花萼与花瓣相似且唇瓣无距。  相似文献   
102.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裂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icturatum),长柄虾脊兰(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耳。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相似文献   
103.
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1)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共有兰科植物44属113种(含5变种);(2)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3)地理成分兼备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生活类型齐全;(4)垂直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性。文章最后提出了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兰科植物。据调查,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3属、134种,约占云南省135属、780种的31.9%和17.2%,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最多的科。兰科植物在保护区的各个生态类型中均有出现。保护区134种兰科植物以附生兰占优势,占67.16%(90种);其次,地生兰占31.34%(42种),腐生兰为1.50%(2种)。保护区兰科植物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热带属占70.0%(28),温带属占27.5%(11)。鉴于兰科植物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首先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应加强社区经济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施社区共管以及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5.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 (Rchb. f.) H. R. Sweet.。它与P. gibbosa、P. parishii非常相似, 但本种的花白色, 不具"Z"字形花序轴, 可以区别于前者; 唇瓣上两侧裂片之间的横向半圆形附属物边缘具不规则细锯齿可以区别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6.
通过仔细研究藏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以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的始兴斑叶兰Goodyera shixingensis K. Y. Lang的模式及等模式标本, 并同作者野外观察和采集的小小斑叶兰G. yangmeishanensis T. P. Lin的新鲜植物和文献描述以及标本进行比较, 证实始兴斑叶兰应为小小斑叶兰的异名。  相似文献   
107.
以重要植物病原菌为特征的丝核菌是一类在土壤中广泛分布的丝状真菌,通常不产孢,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存在,多样性非常丰富。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依据菌丝体的细胞核数目、菌丝融合、有性生殖和系统进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展开的丝核菌分类体系及分类现状进行了综述。基于菌丝的细胞核数目,丝核菌被分为单核、双核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群。自然界中单核丝核菌数量极少,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在全球分布广泛,占丝核菌的绝大多数。基于菌丝融合试验的结果,目前多核丝核菌被分为13个菌丝融合群,双核丝核菌被分为18个菌丝融合群。部分融合群内又根据一些稳定的特征分了亚群,但亚群的建立标准并不统一。目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亚群的分类。基于部分有性世代被发现的菌株的形态特征,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分别被鉴定为亡革菌属和角担菌属。此外,目前已有分属重要植物病原菌和兰科菌根菌类群的至少9个融合群或亚群的17个菌株完成了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和线粒体组学开始在丝核菌分类和进化研究中发挥作用。丝核菌分类系统特殊且复杂,作者在文末提出了目前丝核菌分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势,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重要菌...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的“管办分开不分家”和上海的“管办分开又分家”两种管办分开改革试点有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通过SWOT法,对比分析北京、上海两地的管办分开改革举措,以期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报道了中国云南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岩生玉凤花(Habenaria vidua E.C.Parish &Rchb.f).该种主要特点是生长在腐殖质比较丰富的石灰岩缝隙中,不同于属内其它物种.在植株和花部特征相似于丛叶玉凤花H.tonkinensis,但侧萼片与唇瓣绿色、唇瓣侧裂片明显上举而区别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0.
经过对标本馆馆藏标本的研究,确认原四川特有的峨眉带唇兰[Tainia emeiensis (K. Y. Lang) Z. H. Tsi]与大花带唇兰(T.macrantha Hook. f.)为同种植物,因此予以归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