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目的:探讨多点针刺对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热休克蛋白90(HSP90)、食欲素A(OX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n=55例)及对照组(n=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点针刺,时间分别为:术前30分钟(采血后)、术后4-6小时、术后两天,每日两次,每次留针30 min;取穴为双侧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内关、合谷、百会、印堂穴。检测两组术前30分钟(针刺前)、术后30分钟、术后第3 d的血清NO、MPO、HSP90、OXA水平的变化;记录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肛门自主排便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观察术后48 h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0 min,与术前相比较,NO、MPO、HSP90升高,OX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与术后30 min相比较,NO、MPO、HPS90下降,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与术后30 min相比较,OXA升高,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及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针刺可显著促进全麻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及腹痛缓解;显著降低全麻LC术后患者血清NO、MPO、HSP90水平,升高血清OXA水平。我们推测,OXA信号通路增强,可能是多点针刺治疗全麻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82.
针刺治疗竹叶青蛇咬伤局部肿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强  曾仲意  宋秀 《蛇志》2007,19(2):121-12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竹叶青蛇咬伤引起局部肿痛的疗效。方法竹叶青蛇咬伤4 h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疗法。4天后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和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评分和局部坏死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对竹叶青蛇咬伤有显著性疗效。  相似文献   
83.
激光针灸对穴位组织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Pennes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针灸治疗对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针灸都能使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升高,随着激光的功率密度升高则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亦升高。通过这些研究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和观察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ACh)、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h、DA、NE、5-H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同期,双歧杆菌、乳杆菌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法,认知功能、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水平显著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7)、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87.23%(41/47)高于对照组69.57%(32/46)(P<0.05)。两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SC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探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和行为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TS患儿,将其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YGTSS)、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BCL、YGT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OR、ACT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0.20%(5/49),低于对照组的32.65%(16/49)(P<0.05)。结论: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TS,能显著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改善行为心理状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7.
Li SH  Ma QS  Sa YP  Ma L  Yang YZ  Jin GE  Wen SD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0,26(4):496-7, 509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低氧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对照组、低氧组、针刺组大鼠脑含水量,脑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和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结果:与低氧组相比,针刺组脑含水量明显降低,神经元无明显的胞浆空染,核固缩;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显著增多。结论:针刺具有保护急性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电针对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N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电针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C组为下胸段脊髓不完全损伤.B组损伤后不治疗,C组损伤后给予督脉电针治疗.损伤后3 d、1 、2或4周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损伤脊髓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oblast acid protein,GFAP)和NGF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术后3 d,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2周后开始减少,4周时仍有较多的阳性细胞;C组GFAP阳性细胞明显少于B组,1周时达高峰.脊髓损伤后NGF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C组NGF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NGF阳性细胞大部分与GFAP阳性细胞形态相似.结论电针治疗能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促进内源性NGF的合成,从而创造了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89.
大鼠侧脑室及鞘内注射孤啡肽对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秀琳  李默漪 《生理学报》1997,49(5):575-580
孤啡肽(OFQ)是最近发现的一种17肽,为阿片受体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孤儿受体”的内源性配基。OFQ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与内阿片肽明显不同。本实验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ICV)及鞘内注射(IT)OFQ对伤害性电刺激引起的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量ICV及IT0.1μg(0.055nmol)OFQ对痛觉反应无影响,而1.0μg(0.55nmol)的OFQ可明显降低痛阈;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和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醒脑通督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疗效、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84.21%(48/57)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4.91%(37/57)。研究组治疗4周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大脑动脉平均流速(Vm)、血流最大峰值(Vs)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阻力指数(RI)、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S100β蛋白(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