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细菌样颗粒(Bacterium-like particles,BLPs)是一种新型非遗传修饰型乳酸菌表面展示技术,外源蛋白可通过锚钩蛋白锚定于经热酸处理而得的乳酸菌肽聚糖骨架表面,形成空心表面展示颗粒。因其安全性高、表面展示密度大、黏膜递送效率高,又兼有佐剂效应,BLPs广泛应用于黏膜疫苗和黏膜佐剂的开发、病毒抗原的纯化、生物催化剂的制备等领域。本文就BLPs的构建、独特优势、目前的应用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综述,以期展现BLPs新型表面展示平台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磷脂酶D和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P  Zhou HL  Chen JQ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2):118-122
磷脂酶D(PLD)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中,并受各种胞外信号调节。其主要底物为磷脂酰胆碱(PC)。PLC引起的PC水解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LD和炎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PLD在呼吸爆发、脱颗粒及花生四烯酸(AA)释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3.
妊娠期间子宫内免疫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iao HL  Xu LB  Yang ZM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3):285-287
在雌性生殖过程中,子宫内的免疫细胞在受精、着床、妊娠等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妊娠期间免疫细胞在子宫中的分布规律,并且阐述了子宫免疫细胞在妊娠期间所起的作用。各期的子宫中主要存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NK样细胞)、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等。  相似文献   
64.
神经颗粒素:一种脑特异性蛋白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HY  Li JF  Lu GW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11-115
神经颗粒素(Neurogrann,Ng)是一种新发现的由78个氨基酸组成的脑特异性蛋白,主要分布于人类或动物的大脑皮层、海马和嗅球等脑区的神经突触后。作为Calpacitin蛋白家族中的一员,Ng是蛋白激酶C的天然作用底物及钙调蛋白(CaM)的储库。在生理状态下,Ng与CaM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在蛋白激酶C或氧化剂的作用下,Ng可被磷酸化、氧化及谷胱甘肽化等化学修饰,降低其与CaM的亲和力,从而参与对CaM及CaM-激活的蛋白酶,如CaM-依赖性NO合酶、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及CaM-依赖性腺苷酸环化酶的调节。同时,由于CaM-依赖性蛋白酶大多参与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的诱导,并且Ng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与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分化同步,因此,Ng可能在学习、记忆、神经系统发育(可塑性)等生理性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一些研究表明,Ng还可能参与甲状腺机能减退、睡眠剥夺、衰老及脑低氧预适应等病理生理学变化所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5.
应急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颗粒数目与其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Y  Ling YP  Yu Z  Wu ZQ  Zhong CS 《生理学报》2000,52(1):5-9
采用电镜细胞立体形态计量法及电镜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术,对制动应急大鼠的肾上腺髓质细胞内嗜铬颗粒数密度和颗粒内Ca浓度变化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两者在制动过程中均呈进行性下降,但颗粒内钙浓度的下降快于颗粒数目的减少(P〈0.01)。该结果支持颗粒内钙释放入胞质,参与胞质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进而激发颗粒胞吐的假设,为主宰嗜铬颗粒是一种细胞内钙库并参与细胞分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
粘虫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强  丁翠 《病毒学报》1998,14(4):352-358
粘虫颗粒体病毒经0.02mol/LNaOH碱溶,先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柱从病毒蛋白粗提中分离增效因子,然后选用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增效因子,得到少量电泳纯的增效因子蛋白样品。  相似文献   
67.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28天,右心耳心房特殊颗粒数目显著减少,且多见膜溶解、断裂,半月形排空和颗粒膜与横管膜及肌膜靠近、融合及颗粒向横管腔及肌膜下突出的现象。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有肿胀、基质变浅及部分嵴断裂现象。感染组小鼠右心耳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0.0323±0.0029μm3/μm3)、面数密度(0.8647±0.0692μm-2)、数密度(3.2363±0.1114μm-3)及颗粒平均直径(0.2671±0.0207μ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0971±0.0127μm3/μm3、1.921±0.1145μm-2、0.2189±0.0866μm-3和0.3108±0.0195μm。本文阐述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促进心房特殊颗粒释放增加。  相似文献   
68.
为进一步提高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仿生矿化方法,将Zn2+和2-甲基咪唑按照不同浓度配比制备了不同粒径的FMDV VLPs-沸石咪唑骨架-8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复合物,以探究尺寸效应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制备出3种不同粒径的FMDV VLPs-ZIF-8,粒径分别约为70、100、1 000 nm。细胞毒性和组织病理学试验表明,3种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小鼠免疫试验表明,3种复合物均能明显提高中和抗体和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且随着复合物体积的减小,其免疫效果也随之增强。本研究表明,ZIF-8包封FMDV VLPs可显著增强其免疫效果,且具有尺寸依赖性。  相似文献   
69.
免疫分析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检测,将免疫分析方法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可以提高免疫分析的性能。与传统纳米材料相比,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具有光稳定性好、发光寿命长和狭窄及可调整的发射带等优秀的光学性质,与免疫分析相结合可显著降低背景噪声,提高分析灵敏度。本文简要介绍了UCNPs的发光机制,对UCNPs的合成和表面修饰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详细论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内滤效应、磁分离技术、上转化连接免疫吸附技术和上转换免疫层析技术五种基于UCNPs的免疫检测技术,最后对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UCNPs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PEI-CS)/si RNA复合颗粒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中MRE1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将PEI-CS(100μg/m L)与不同浓度的MRE11 si RNA-FAM形成PEI-CS/si RNA复合颗粒,并转染BEL7402/5-FU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率和沉默效率。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染细胞48 h后,3.125、6.25、12.5、25、50μg/m L的si 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62.31%、76.09%、79.99%、86.49%、96.59%。转染细胞48、72、96 h后,12.5μg/m L的si 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78.22%、55.76%、42.85%,25μg/m L的si 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的转染率分别为83.67%、74.23%、67.4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25μg/m L的si RNA与PEI-CS形成的复合颗粒转染48小时后,对BEL7402/5-FU细胞中MRE11基因的沉默效率为35.4%。结论:聚乙烯亚胺-壳聚糖/si RAN复合颗粒能有效转染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并对BEL7402/5-FU细胞中MRE11基因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