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9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体外调控作用,探讨其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完全弗氏佐剂(CFA)对照组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组大鼠,并获取淋巴结单个细胞悬液,以ACh R97-116多肽片段以及不同浓度的ATRA体外培养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法、CCK-8法、ELISA法分别检测活细胞比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改变以及Th亚群的格局和B细胞抗体分泌能力的变化。结果:ATRA显著降低活细胞比例(P0.001);不同浓度的ATRA均促进了特异性细胞群的凋亡(P0.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ATRA未改变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的生长周期;ATRA处理后,CFA和EAMG组的淋巴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且ATRA对ACh R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的抑制明显(EAMG组,P0.01)于CFA组(P0.05);ATRA干预后,ACh R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且ATRA促进了Th2、Treg细胞亚群百分比(P_(IL-4)0.001,P_(Foxp3)0.001),而抑制了促炎性的Th17、Th1细胞亚群百分比(P_(IL-17)0.05,P_(IFN-γ)0.001);ATRA能够降低ACh R特异性B细胞的抗体分泌能力(P0.01)。结论:ATRA不仅能抑制ACh R特异性T细胞功能,同时也能抑制ACh R特异性B细胞功能,其在MG的临床治疗中可能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普遍认为,急性胰腺炎起始于腺泡细胞内的胰蛋白酶原激活,随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加剧病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不依赖于胰蛋白酶原激活的独立病理过程。趋化因子作为能引起细胞趋化的细胞因子,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作用,不但能调控淋巴细胞的生长、成熟和迁移,也参与多种炎症疾病与癌症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阐述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CC,CXC和CX3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在参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及对胰腺损伤的修复的研究进展,这将为AP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脐带血非造血干细胞(UCB-nHSC)种类多样,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凸显其作用。本文归纳了脐带血中发现的胚胎样干细胞、非限制性体干细胞、多系性祖细胞及多潜能祖细胞、神经祖细胞的非造血干细胞的特性,指出目前研究应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与其他细胞相比在应用方面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UCB-nHSC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逐步从人工培养蝉花虫草分离获得A(50%乙醇回流提取)、B(膜分离)、C(大孔树脂洗脱)和D(Sephadex LH20柱纯化)等4种样品,单一化合物D纯度为98.62%,鉴定为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研究各样品对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诱导的小鼠惊厥模型的影响,以及选择性腺苷A1受体(AA1R)拮抗剂DPCPX或选择性腺苷A2A受体(AA2AR)拮抗剂ZM241385对HEA作用的影响,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等技术进一步探究HEA抗惊厥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各样品(i.p.)均有抗惊厥活性,HEA(40–60mg/kg,i.p.)能显著延长惊厥小鼠的存活时间和降低死亡率,DPCPX(2mg/kg,i.p.)能够拮抗HEA的抗惊厥作用,而ZM241385无此作用;HE、IHC和WB的结果进一步揭示DPCPX显著降低HEA的作用。综上所述,蝉花虫草的HEA具有抗惊厥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激活腺苷A1受体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维生素A缺乏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将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Fe+维生素A-Ⅰ组、Fe+维生素A-Ⅱ组、Fe+维生素A-Ⅲ组、Fe-维生素A-Ⅳ组。实验动物喂饲8w后处死后取肝脏。体外实验将大鼠原代肝细胞按Seglen法分离后,随机分为严重缺乏组A、边缘性缺乏组B、正常生理组C、治疗剂量组D,分别给予0、0.5、1.0、50μmol/L 的全反式视黄酸培养72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脏的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铁蛋白(Fn)mRNA的表达。结果:体内外实验大鼠维生素A缺乏时,肝脏TFR mRNA表达增强,而Fn mRNA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以使大鼠肝脏 TFR mRNA表达增强而Fn mRNA表达下降,而补充维生素A后铁缺乏造成的很多不利影响都显著减轻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BMP9是否能够激活 iSCAP细胞中的Smad信号通路,以及Smad信号通路在BMP9诱导iSCAP细胞成骨/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Ad-BMP9转染iSCAP后Smad1/5/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随后,利用dnALK1重组腺病毒和BMP9条件培养基作用于iSCAP,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Smad1/5/8蛋白磷酸化水平;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染色方法分析早期成骨/成牙本质指标变化,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盐沉积程度;RT-PCR成骨/成牙本质相关基因Runx2、OCN、OPN和DMP1表达的影响。结果:BMP9可上调iSCAP中Smad1/5/8的磷酸化水平;dnALK1抑制BMP9条件培养基作用后,可抑制Smad1/5/8的磷酸化,iSCAP细胞中早期成骨/成牙本质标志物ALP活性和晚期成骨/成牙本质标志钙盐结节减少,重要成骨转录因子Runx2基因表达减少,成骨/成牙本质相关基因OCN、OPN、DMP1的表达也受到了抑制。结论:Smad信号通路在BMP9诱导iSCAP成骨/成牙本质过程中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TCR基因修饰T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指将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TCR基因转导至外周血T细胞,经大量扩增后回输给患者,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TCR基因治疗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改造修饰转TCR基因使得转TCR α链和β链在T细胞表面优先配对以提高转T细胞的功能,并避免off-target反应毒性的产生。最近,各种基因修饰策略被用于优化转TCR基因配对和减少错配。介绍了近年来针对TCR基因进行修饰改造的各种策略及TCR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激活多巴胺Ⅰ类受体(DR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ox-LDL),DR1激动剂干预组(SKF),DR1阻断剂干预组(SCH),ERK阻断剂干预组(PD98059);应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泡沫细胞;硝酸还原法检测NO、NOS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结果:ox-LDL刺激48 h可形成泡沫细胞;DR1在THP1细胞上表达,ox-LDL刺激后,DR1蛋白表达降低(P<0.01);激活DR1受体能够明显抑制由ox-LDL引起的NO、iNOS增多(P<0.01);在MAPK阻断剂PD98059存在的情况下,SKF的作用部分丧失。结论:激活DR1受体可抑制ox-LDL引起的THP-1细胞NO的大量产生,此过程可能由ERK信号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大鼠再灌注损伤肺组织Toll样受体素4(TLR4)表达的调控,并分析其对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左侧肺缺血/再灌注(I/R)模型,5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阿替美唑组(Atip组)、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Dex+Atip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留取左肺,检测肺湿干重比(W/D)和总肺水含量(TLW);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PCR检测肺组织TL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W/D和TLW明显升高(P<0.05,P<0.01),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上升(P<0.01),光镜显示肺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与I/R组相比,Dex组W/D和TLW下降(P<0.05,P<0.01),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光镜下肺组织损伤减轻;与Dex组比较,Dex+Atip组W/D和TLW明显升高(P<0.05,P<0.01),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上升(P<0.01),光镜肺组织结构损伤严重;I/R组、Atip组、Dex+Atip组两两比较,以上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I/R可引起大鼠肺组织TLR4表达上调和肺组织损伤;右美托咪啶可减轻肺I/R损伤,抑制TLR4表达,这种作用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动物机体主要的促生长因子,它们的表达水平直接决定成熟个体的高度。贵州矮马的体高明显低于伊犁马等大型马,但其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从贵州矮马基因组DNA中克隆了GH和IGF-I基因5′-侧翼序列,分别为239 bp和817 bp,包括部分启动子结构;进而采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比分析了贵州矮马与伊犁马两个基因5′-侧翼序列/启动子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潜在甲基化位点(CpG岛)分布。亚硫酸氢盐PCR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显示,两个马群的GH基因5′-侧翼区域(239 bp)内的6个CpG位点均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频率无明显差异。然而,在IGF-I基因5′-侧翼区的148 bp片段内含有4个CpG位点中,贵州矮马的-529 bp处CpG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伊犁马(P < 0.01),且该甲基化位点处于基本启动子邻近3′端;此外,两个马群IGF-I基因5′-侧翼区的-561 bp处检测到T、C碱基改变,导致贵州矮马的顺式调控元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较伊犁马少1个,有可能影响IGF-I基因的转录效率。血清IGF-I浓度测定揭示,贵州矮马血清IGF-I含量极显著低于伊犁马(P< 0.01)。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贵州矮马及伊犁马的IGF-Ⅰ基因甲基化频率与血清IGF-I浓度呈中度负相关(r=-0.468),提示IGF-Ⅰ基因甲基化抑制其编码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证明,IGF-I启动子高甲基化及某些核苷酸(碱基)序列变异可能是贵州矮马个体矮小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