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教学型’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针对以上现实,本文指出了“教学型高校”加大科研力度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科研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①教学与科研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加大‘教学型’高校的科研力度可以达到教学、科研的互利双赢。科研应该逐渐成为‘教学型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②重视科研也是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围绕教学进行的评估、教改等各项举措,也应该从加大科研力度的角度进行:教师有了科研工作,自然需要学生参与;而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最好培养,更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③改善‘教学型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可从设立研究型教师岗位和减少行政指令性活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2.
滑玮  陈必良  杨红 《生物磁学》2011,(9):1786-1788
目的:将CBS教学法运用于妇产科学的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将我校2005级临床医学160名本科学生分为试验组(CBS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讲授方法)。结果:学科考试中,试验组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BS教学法是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对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就像一个搭梯子的过程,确保学生已有的知识成为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模拟环境中,学生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建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过程对探究式学习中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4.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直接渠道"思政课程"的拓展和深化,是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本文积极挖掘"微生物学实验"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入典型案例、教育效果等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力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5.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杜林娜  吴铭  杨晶  董浩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278-1285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鉴于本课程具有内容繁杂、抽象和枯燥等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每位授课教师应该探索解决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式的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并分析了其重要性,通过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较,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可较好地提高课程出勤率和学生学业成绩,大部分学生满意这一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6.
思维导图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现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提出了地方师范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可视化思维新策略。本文具体实践应用了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板书设计、课堂笔记、复习总结、教学评价等6个关键教学环节,指出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安登第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033-1037
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并激发创新思想。为拓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素质教育,我们探索了"理论课程+创新项目设计"的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并在课程内容调整、案例引入、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结果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创新精神、促进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微生物在茶树生长繁殖、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茶叶加工贮藏以及保健品开发等领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甚至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茶微生物学"。当前茶学专业设置的微生物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内容繁杂、与茶学专业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专业所需等实际问题。本文以贵州大学茶学院的茶学专业为例,针对茶这一经济作物及相关的微生物,积极开展茶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课程基于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围绕微生物在茶叶生产各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设置主题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项目设计、使用灵活的学习方式、注重能力考核等多方面来综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9.
基因组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uyang LM  Zhang HZ 《遗传》2011,33(3):278-282
基因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组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中的核心,其教学存在内容多、难点多、进展快、对英文基础和前修课程知识要求高等特点。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适于生物科学本科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经验体会,强调通过启发式思考题和小组讨论、创新实验、多媒体素材、双语习题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课堂互动性。  相似文献   
110.
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对发酵工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层次"的概念;在教学策略上,探讨了"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4个策略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手段上,尝试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新增课程实习周与因地制宜的小组实验形式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力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