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8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3899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苹果实生苗新梢皮层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其酶9带(A_9)与苹果的矮生习性相关,且不受树龄、苹果类型以及栽培条件等影响。在矮生型苹果育种中,A_9可以作为预选标志,其准确率为86.14%。  相似文献   
22.
刺激兔迷走神经引起的压抑心室纤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个期前刺激引起急性缺血心脏能终止的心室纤颤。电刺激左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可以缩短心室纤颤的持续时间。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后,刺激迷走神经对心室纤颤的作用消失。实验表示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可能对终止室颤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3.
L-赖氨酸分批发酵连续补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L-赖氨酸产生株纯齿棒状杆菌PI-3-2(Hsc-,AEC+)在8L自控发酵小罐上,用恒稀释率指数递增方式连续补加葡萄糖液进行L-赖氨酸分批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投糖分批发酵时,较高糖浓度使比产酸速率Qp值下降,不能有效地提高产酸水平。采用连续补糖方式可以改变菌体竞争底物的能力或改善代谢途径,增大耗底物分数a2或真正产酸率yp,;从而增加表观产酸率Yp值,提高葡萄糖转化率。此方式的发酵属Caden动力学分类第I型,在发酵的中后期控制H等条件,可增加比产酸速率Qp值,提高发酵水平。PI-3-2菌株的产酸水平可由47.Mg/ml提高到64.2mg/ml(总糖浓度18.18%时),避离可达73.3mg/m1(总糖浓度22.73mg/ml时)。  相似文献   
24.
水翁花蕾和水翁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翁的花营和鲜叶经水蒸汽蒸馏得到一种淡黄色的精油,前者出油率为0.18%。后者为0.08%。我们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两种精油进行化学分成分析,分别鉴定出35个和27个已知化学成分。两者相同的化学成分有:β-罗勒烯(Z)、β-罗勒烯(E)、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小茴香烯、香叶醇、顺式-丁香烯、橙花叔醇等23个化学成分,分别占花营精油全油的90%和叶精油95%以上。  相似文献   
25.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26.
黄山北草核的核型和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9,11(1):18-20
本文研究了北草晰的核型和G带带型,结果表明,北草蝴的染色体数2。二38,由18对常染色休和 1对性染色休组成.常染色体可分成三组:1组有2对染色体;11组包括15对染色体;而川组仅含 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W型.这个种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其AN二38包括1对Z染色 体),从核型特征上看,可能是晰蝎类中较原始的种。从G带显示结果可见,北草晰的各染色体对均有 其特有的带型,容易辨别。  相似文献   
27.
激素作用原理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激素通过细胞内受体起作用和激素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膜受体及其结合特性、膜受体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和G蛋白与信息传递等方面研究的进展。还指出,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是多途径的,不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所通过的信息传递机制不尽相同,而同一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不只一种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机制。这些复杂的关系是激素作用千变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俞昌喜  王庆平 《生理学报》1990,42(4):331-339
本文应用受体阻断、高效液相,6-OHDA 化学损毁神经末梢和放射自显影等多学科技术方法,探讨脊髓苯环立啶受体的心血管效应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哌唑嗪、育亨宾均可对抗 ith PCP 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ith PCP 产生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时,脊髓脑脊液内 MHPG 的含量升高;用6-OHDA 损毁脊髓 NA 能神经末梢后,ith PCP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大为减弱,脊髓 PCP 受体密度亦同时大为降低。可以认为,脊髓内有 PCP 受体分布于 NA 能神经末梢上,促进 NA 释放或抑制 NA 重摄取,可能是脊髓 PCP 受体产生心血管抑制效应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29.
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氨酸是神经系统中较普遍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有三种亚型:海人草酸(kainate,KA)受体、使君子氨酸(quisqualate,QA)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KA、QA、NMDA都是L-谷氨酸的类似物。KA受体、QA受体通道维持平时的信息传递,而NMDA受体通道只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才开启,因而被认为是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30.
转化生长因子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生理科学进展》1990,21(4):323-328
TGFβ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多种组织和细胞内,由二条相同的、含112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是细胞的多功能双重调节因子。它对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可促进生长、分化,也可抑制生长、分化,并直接参与组织修复、胚胎发育等过程,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