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萨拉乌苏河流域化石智人的身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虹 《人类学学报》2004,23(3):196-199
采用股骨骨干下部横径等,根据中国汉族男女性长骨碎骨的身高推断回归方程推测有比较明确地层记载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化石智人的身高。据此计算复原股骨长。采用一系列身高推测公式,得出该标本可能的身高范围并比较。该化石的身材比北京直立人高。与晚更新世智人相比,该流域化石智人的身材比山顶洞化石人类矮,比柳江化石人类高。  相似文献   
442.
以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林分布区为研究区域, 以胡杨春尺蠖(Populus euphratica Apocheima Cinerius Erschoff)为研究对象, 借助遥感技术和MODIS等遥感产品, 分析2001—2015年的胡杨春尺蠖活动期温度变化特征, 结合实地调查的胡杨春尺蠖虫情信息, 分析近15年来胡杨春尺蠖虫态发育节律与温度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春尺蠖危害发生时间、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及时间分布规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1)2001—2015年胡杨春尺蠖活动期平均温度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稳定, 2、3、4月份平均温度总体变化趋势持续降低, 温度回升速度变慢, 胡杨春尺蠖的危害期逐渐延长; (2)虫蛹总数、虫卵数量、虫口密度均呈现增长的态势, 表明胡杨春尺蠖虫害发生程度日趋严重; (3)治理胡杨春尺蠖幼虫的最佳时期是三龄幼虫之前, 胡杨春尺蠖各虫态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符合生物学发生规律的, 具体关系如下: V=0.0920/1+exp(2.4860-0.0887T)(春尺蛾活动期), V=0.9828/1+exp(4.4052-101268T)(卵活动期), V= 0.1410/1+exp(3.7863-0.1595T)(幼虫活动期)。  相似文献   
443.
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报道了1996年10月~1997年7月和2003年对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2周年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香溪河流域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1996-1997年硅藻的种类最多,绿藻次之,蓝藻居第3位;2003年绿藻的种类数跃居首位,硅藻次之,其它藻类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藻类的细胞密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应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Menkinick多样性指数对香溪河流域的水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2003年该流域的水质营养等级为中一富营养型,水环境质量较6年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44.
对嫩江下游流域人工林区两同域共存优势种黑线姬鼠东北亚种(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与黑线仓鼠三江平原亚种(Cricetulus barabensis manchuricus)夏季主要食物组成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均以当年生植物嫩茎、叶、种子及昆虫为主要取食对象,但黑线姬鼠对茎和叶的采食频次小于黑线仓鼠,而种子、根和昆虫类在黑线姬鼠的食物中出现的频次则相对较高.与食物组成相适应,黑线仓鼠的胃、盲肠和大肠在长度及重量上均显著大于黑线姬鼠,这是黑线仓鼠对高纤维和低蛋白食物的适应性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啮齿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而其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变化则可能是其在长期的种间竞争和进化压力下进行食物资源分享的一种功能性反应.  相似文献   
445.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35篇文献中314种野生种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五种分子标记中,ISSR、等位酶和SSR的参数值间差异显著,彼此不宜直接比较,且与RAPD和AFLP的参数也不宜直接比较;显性标记RAPD和AFLP的参数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基于Hardy-Weinberg平衡的遗传分化指数GR值明显低于基于AMOVA分析的ΦR值,两者亦不宜直接比较.对基于RAPD和AFLP标记的179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水平上,裸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比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要高,而其遗传分化值较低;乔木的遗传多样性比草本和灌木高,而分化值更低;克隆植物具有比有性生殖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有性生殖植物中,异交植物最高,而自交植物最低;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濒危和狭域分布种.  相似文献   
446.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项相对新兴的技术,其最早主要应用于地质学和地球化学.近些年来,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学、海洋学、石油、化工、冶金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还可以解决生物科学中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稳定性同位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在环境保护、兴奋剂检测、毒品和炸药的产地辨别等领域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447.
大通河流域植物区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通河流域共有野生种子植物77科、368属、1154种。分别占本区所属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总科数的85.56%、总属数的72.44%、总种数的50.50%。区系特征如下:(1)本区是唐古特地区一个值得提倡大力保护的植物模式标本的集中产地,种类相对较丰富。(2)属的分析表明,本区属于以北温带成分,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兼具温性、寒温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3)区系具有年轻和衍生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木本类型较少,多年生草本多,缺乏古老的和原始的类群,一些中国特有属种为衍生类群。(4)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和过渡区系,本区系在受到我国华北区系和西南高山区系的双重影响的同时,保持了其高原、高山类型的区系性质。(5)为我国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向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过渡的代表区系之一。本文的分析表明,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区中,本区属于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的唐古特地区。  相似文献   
448.
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洱海的四种鲤鱼-洱海鲤(C.barbatus)、春鲤(C.longipectoralis)、大眼鲤(C.megalophthalmus)和杞麓鲤(C.carpio chila),其中前三种为洱海特有,进行了线粒体DNA(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构建了它们的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这四种鲤鱼在种内和种间均缺乏mtDNA RFLP.这种现象在鱼类种间的mtDNA的RFLP研究中是罕见的.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物种是同域形成物种,并且其分化时间还相当短。 Abstract: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DNA(mtDNA)showed that there is no genetic divergence both intra-and interspecific of 4 species of Cyprinus(C.barbatus,C.longipectoralis,C.megalophthalmus and C.carpio chila)in Erhai lake,Yunnan.Lack of interspecific mtDNA RFLP,namely the close genetic similarity of these four fish species,is possibly resulted from the sympatric speciation and their short divergence time.In addition,the restriction map was made by double digestion.  相似文献   
449.
藏狐家域功能分区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域是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对家域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动物在特定时期的生态学需求和采取的生活史对策.  相似文献   
450.
借助较为成熟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根据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的分析,可判断和规划对某种生态过程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安全格局,即维护某种生态过程的最小生态用地(包括格局和面积).本研究从土地的地表属性和空间属性2个方面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维护关键生态过程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土地单元)及其空间部位.以北京东三乡为例,分析了基于雨洪管理和生物保护需求的生态用地,得出该区低、中、高3种安全水平下的生态用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4%、31.1%和48.6%.结果表明,基于关键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是生态用地定量研究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