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双全白环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10月,分别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游蛇科(Colubridae)白环蛇属(Lycodon)标本3号,经鉴定为双全白环蛇(Lfasciatus),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2.
Cui Y  Wang H 《ZooKeys》2012,(175):1-17
Three new species of Potamothrix Vejdovsky & Mrázek, 1902 (Oligochaeta: Tubificinae), Potamothrix praeprostatussp. n., Potamothrix paramoldaviensissp. n. and Potamothrix parabedotisp. n., are reported from Fuxian Lake of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Potamothrix praeprostatusdiffers from its allies by its prostate glands joining atria in its proximal to middle portion, and spermathecal chaetae. Potamothrix paramoldaviensis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its allies by having penial chaeta but no penes, and differs from Potamothrix moldaviensisby its homogenous atrium. Potamothrix parabedoti is distinctive in the position of its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differs from Potamothrix bedoti by its homogenous atrium. Hitherto, 34 freshwater oligochaete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Yunnan Province, including nine endemic species from the plateau lakes.  相似文献   
163.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植被NDVI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主要环境因子对N...  相似文献   
164.
片断化生境中滇桐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分布区片断化生境中濒危植物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桐每个聚伞花序有2~9朵两性花,单花花期为3~4d,单花雌雄蕊在时空上有一定的隔离;杂交指数(OCI) >4,花粉-胚珠比(P/O)为1381±53;有效传粉昆虫为大头丽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同株异花授粉结实率低;滇桐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滇桐的座果率(56.67%±3.85%)和结籽率(6.26%±0.75%)均较低,而异株异花授粉均可显著提高座果率及结籽率(P<0.01),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表明生境片断化正在影响滇桐植株的早期生殖成功.  相似文献   
165.
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贵州省的85个城镇为研究区,运用1973年1∶5万地形图,1986、1995、2000和2007年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城镇扩展动态度指数、城镇扩展贡献率指数和城镇扩展强度指数3个指标,构建城镇综合扩展程度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1973—2007年4个时期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和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1973—2007年,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呈持续增长态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17550.8915hm2,其中2000—2007年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面积最大,动态度、贡献率和强度指数均最大;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3—1986年,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贵阳市,1986—1995年,地级城市所在城镇扩展面积和强度快速提高,1995—2000年,交通沿线城镇扩展速度加快,2000—2007年,贵州省城镇扩展强度和综合扩展程度不仅在贵阳市和地级城市较快,而且在区位和自然条件良好的县级城镇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66.
甘肃马铃薯种植布局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甘肃省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马铃薯生长条件,选择最佳小网格推算模型推算出500m×500m的高分辨率的网格序列;确立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指标,结合地理信息资料,运用GIS技术,开展马铃薯种植适宜性动态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马铃薯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分别减小35%和3%,次适宜区和可种植区面积分别扩大18.5%和6.6%,不适宜区面积缩小2.0%。提出了马铃薯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各地应根据气候特点,调整作物布局;适当调整播种日期,躲避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春霜冻、块茎形成期的高温危害及伏期干旱等;采取多种农业措施,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预计随着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该地区的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结构布局将会继续受到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甘肃马铃薯生产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7.
浙江淳安县大坑坞剖面安吉组底部化石丰富,其中腕足动物组合属于BA3中上部,指示正常浅海底域环境。作者通过分析该层位腕足化石标本的围岩发现一个低分异度的几丁虫组合,包含3属4种,即Ancyrochitina sp.,Belonechitina cf.postrobusta sensu Butcher,Belonechitina sp.,Spinachitina verniersi。该组合具有强烈的奥陶-志留纪过渡色彩,其时代可定为奥陶纪末期至志留纪初期。这是首次在该地区获得奥陶-志留纪过渡地层的几丁虫,有助于开展国际奥陶-志留系界线精细划分对比研究。文中描述了Belonechinacf.postrobusta和Spinachiti-naverniersi。  相似文献   
168.
记述寄生在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蜡梅科Calycanthaceae)叶子上的瘿螨2新种:蜡梅离子瘿螨Leipothrix chimonae sp.nov.和蜡梅双羽爪瘿螨Diptacus praecox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蜡梅离子瘿螨,新种Leipothrix chimonae sp.nov.(图1~5)正模♀,副模:25♀♀,2♂♂,2009-06-01,陕西省岚皋县蜡烛村,海拔600m,谢满超采。寄主为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蜡梅科Calycanthaceae)。新种与悬钩子离子瘿螨Leipothrix yipingae Shi,2000相似,但新种背盾板具背中线,雌生殖盖片基部具纵线,端部饰有斜线,羽状爪3支,而悬钩子离子瘿螨L.yipingae背盾板上无背中线,雌生殖盖片饰有短线和粒点,羽状爪4支。蜡梅双羽爪瘿螨,新种Diptacus praecox sp.nov.(图6~12)正模♀,副模:8♀♀,7♂♂,2009-06-01,陕西省岚皋县蜡烛村,海拔600m,谢满超采。寄主为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蜡梅科Calycanthaceae)。新种与臭樱双羽爪瘿螨Diptacus maddenis Song,Xue etHong,2007相似,但新种足Ⅰ基节间具胸线,基节饰有线条和粒点,雌生殖器盖片上饰有1排纵肋,而臭樱双羽爪瘿螨D.maddenis足Ⅰ基节间无胸线,基节饰有粒点,雌生殖器盖片基部饰有粒点。  相似文献   
169.
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持水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持水性能是决定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关键,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乌云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森林、灌丛、竹林和草地4个典型生态系统,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性能。结果表明,乌云界4种典型植被下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76 g/kg)、容重较低(<0.85 g/cm3)、团聚体稳定性较强(>5mm水稳性团聚体达22.7%—52.3%),表明保护区土壤的结构发育总体上较好。森林和竹林土壤具有较多的大孔隙和较高的饱和导水率,有利于天然降水向地下水的转化,而灌丛和草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则相对较高,其土壤中能够保持更多的有效水分。乌云界自然保护区4个典型生态系统0—40cm土层土壤重力水容量为:森林(83.5 mm)>竹林(79.2mm)>灌丛(66.9 mm)>草地(43.8 mm),有效水容量为:草地(128.7 mm)>灌丛(111.6 mm)>森林(95.9 mm)>竹林(83.9mm)。在明晰土壤总蓄水容量(>0 MPa)、重力水容量(0—0.01 MPa)、有效水容量(0.01—1.5 MPa)、无效水容量(>1.5 MPa)等概念的基础上,建议用重力水容量和土壤有效水容量两个指标来评价生态系统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其中土壤重力水容量可以反映生态系统补充地下水和调控河川径流量的能力,而土壤有效水容量可以反映生态系统本身保蓄水分的潜力,这些指标均可以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求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竹林土壤对于补充地下水和调控河川径流量的能力较强,而灌丛和草地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0.
河北省县域农田生态系统供给功能的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琳红  王卫  张玉 《生态学报》2012,32(7):2033-2039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构建县域农田生态系统供给功能健康评价指标——农田生产力稳定系数,该指标被定义为:一定时期内(若干年),县域自然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波动系数与县域农田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波动系数的平均比值;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与人类福利指标(用县域人均耕地纯收入表征)关系模型,作为评价指标的阈值判定方法。通过河北省136个县的实证研究表明,农田生产力稳定系数对农田生产力稳定性和农田生产力高低具有综合性指示作用;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反馈影响的忍受界限对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非常关键;1991—2000年和2001—2009年两个阶段中,河北省县域农田生产力稳定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格局较为一致,农田生产力稳定系数较低、农田供给功能健康状况较差的县域集中分布在冀北生态脆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供给功能健康状况与县域贫困状况形成紧密的空间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