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陈蕾  林琳  陆宗海  李学良  张红杰 《生物磁学》2009,(13):2480-2483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予5%DSS溶液自由饮用制备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予蒸馏水自由饮用。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实验第5、9天分批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远端结肠组织中NE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实验第5天及第9天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浆NE浓度明显升高(P〈0.01)、远端结肠NE蛋白表达增加显著(P〈0.001)。在实验第5天及第9天,模型组小鼠DAI评分与组织学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中NE浓度及结肠中NE蛋白的表达与DAI评分、组织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E在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疾病活动指数及组织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NE可能参与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发病。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常见指标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合并NAFLD组),选择同期80例T2DM不合并NAFLD患者为T2DM组。收集腰围(WC)、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FGF-21水平。比较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探讨血清FGF-21水平与T2DM合并NAFLD患者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将8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达格列净组各40例,治疗前后观测各项指标变化,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T2DM合并NAFLD组患者WC、BMI、FINS、HbA1c、TG、AST、ALT、HOMA-IR、NFS及FGF-21均高于 T2DM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GF-21水平与T2DM合并NAFLD组患者WC、BMI、HbA1c、TG、HOMA-IR、NFS均存在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FGF-21、HOMA-IR为影响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MI、HbA1c、FGF-21、HOMA-IR对T2DM合并NAFLD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以FGF-21的预测效能最佳。治疗后,达格列净组TG、AST、ALT、NFS、FGF-21水平较二甲双胍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FGF-21水平为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参与了T2DM合并NAFLD发病及进展,且对T2DM合并NAFLD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相较于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可明显降低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FGF-21水平并改善NFS,具有一定程度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AIMS65评分联合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AR)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8例的ANVUGIB患者,根据患者住院28 d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GAS、PGE2水平和计算AIMS65评分、BA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对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108例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7.96%(4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心率、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高于预后良好组,PGE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升高为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GE2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单独评估。结论:预后不良的ANVUGIB患者AIMS65评分、GAS、BAR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对危重症产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危重症产妇84例,根据住院期间危重症产妇的生存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74)及预后不良组(n=10)。所有纳入本研究的危重症产妇均于入院24 h内完成APACHEⅡ评分评估;对所有危重症产妇应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其动脉血乳酸水平。对比两组危重症产妇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危重症产妇APACHEⅡ评分与其动脉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产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对危重症产妇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高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危重症产妇APACHEⅡ评分与其动脉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BMI)≥25 kg/m2、剖宫产、产后并发心力衰竭、高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是危重症产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危重症产妇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高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是影响危重症产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对危重症产妇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多巴胺能药物及其它因素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4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病例组,8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帕金森病组PDSS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HAMD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为失眠。使用多巴胺能药物(OR=5.50,95%CI:1.96-15.81)是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较低的HAMD评分(OR=0.35,95%CI:0.13-0.93)则显著降低其睡眠障碍风险。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多巴胺能药物和抑郁可能促进和加重其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设为感染性休克组,早期采取液体复苏的方法进行救治。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52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血清PCT含量,对APACHEⅡ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行休克组患者的复苏液体量最少为4332mL,最多为10645mL,平均为(7602.85±1628.47)mL,复苏达标的平均时间为(17.67±3.75)h。感染性休克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治疗后24h为(8.77±4.66)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78±5.89)μg/L;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血清PCT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受试者的(0.03±0.01)μg/L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68±3.27)分、(10.46±3.18)分,相比于对照组的(7.22±1.15)分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治疗后24h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前后PCT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均呈一定的正相关(P0.05);PCT含量变化与快速复苏的液体量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而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将血清降钙素原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评估病情变化,能够为液体复苏提供有效的指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但其变化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复苏液体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文版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并探讨其与BORD指数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分别进行CAT评分及BORD指数评分。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CAT量表对COPD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再进行相关性检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CAT评分在稳定期较急性期有明显改善(P〈0.01),与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改善一致,CAT评分分值与BORD指数相关性较好(r=0.541,P〈0.000)。结论:CAT评分是评价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记物与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患者为滑膜炎组,6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透明质酸、软骨寡聚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滑膜炎评分采用术中关节镜下Ayral评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三周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滑膜炎组血清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软骨寡聚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血清HA、VEGF含量显著高于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P<0.05).术后3周,滑膜炎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的明显改善(P<0.05).HA含量的高低与lysholm评分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743).VEGF含量高低与lysholm评分差值呈负相关(P<0.05,r=-0.494).结论:滑膜炎患者血清HA、VEGF的含量与滑膜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关,对早期诊断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9.
自然保护区在保障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不清, 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拟探讨: (1)秦岭区域水源涵养服务的总体情况; (2)自然保护区对水源涵养服务的保护成效; (3)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采用InVEST模型计算秦岭区域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2015年的水源涵养量, 基于倾向评分配比法研究了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 并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判断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在2010-2015年秦岭区域水源涵养服务整体降低, 但与自然保护区外的配对样本相比,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63.16%)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显著(N = 12, P < 0.05); 少数保护区(26.32%)在减缓水源涵养服务降低的作用不如自然保护区外(N = 5, P < 0.05); 也有个别自然保护区(10.52%)对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不明显(N = 2, P > 0.05)。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 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主要受降水量变化和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 (1) 2010-2015年间秦岭区域水源涵养量减少较为明显, 但总体来看自然保护区在减缓水源涵养服务降低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降水量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 (3)管理因素也对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有一定影响, 在管理因素中资金投入的大小对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因此, 建议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 以提升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凝血功能、病情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118)和死亡组(n=32)。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清PCT、CRP,PT、APTT,APACHE II和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PCT>7.32 ng/mL、CRP>86.73 ng/mL、PT>15.48s、APTT>36.74s、APACHE Ⅱ评分>15.88分和SOFA评分>6.48分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099、1.747、2.333、1.596、1.916、2.208,P<0.05)。血清PCT和CRP均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相关,两者与脓毒症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存在正相关,并且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