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基于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7年55个气象站点地面观测资料,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及GIS软件的IDW模块进行栅格处理,对比分析了研究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各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倾向率.结果表明:1961-2007年,研究区喜凉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的变化不明显,喜温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分布的变化较小;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喜温作物生长季内积温值≥1500 ℃·d的地区面积扩大33.9%;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由东南低地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研究期间青藏高原东南部喜凉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均达到800 mm,其他地区喜凉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有正有负,变幅相对较小,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喜温作物生长季内降水量≥400 mm的分布面积扩大了40%;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总体略有增加,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日照时数和积温的分布相似,时段Ⅱ较时段Ⅰ喜温作物生长季内ET0≥400 mm的分布面积扩大了35.7%.研究期间,青藏高原作物生长季内的热量与降水资源有一定幅度增加,这对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但ET0的增大表明潜在蒸发增大,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带来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32.
福建省永春县木本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春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木本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初步查明,永春县境内有木本药用植物45科90属129种(含变种)。对其药用部位和功用作了简要介绍,对本地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33.
水仙属植物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属为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卉大属,品种更新及品质改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简述了水仙属种质资源现状,归纳了有关生物学特性、矮化栽培、遗传多样性、离体培养与扩繁、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34.
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生产是所有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基础.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红树植物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树群落可分为低温广布型、广布型、嗜热广布型和热带分布型4种类型;资源分布可划分为琼东沿海、北部湾沿海、珠江口至粤东沿海、闽南和台湾沿海、闽东至浙南沿海5个区域.其中,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种质资源占全国的75.3%.目前中国红树植物苗木种类开发利用率为52.6%,以胎生红树植物为主.红树林苗木生产应注意繁育方法、种实采集与储存、育苗方式、水分和盐度选择、病虫害防治及越冬防寒措施6个技术环节.结合调查和生产实践,归纳分析了中国现有5种红树林苗圃类型(旱地设施苗圃、红树林滩涂苗圃、光滩苗圃、基围塘苗圃和米草滩涂苗圃)的结构和用途特点,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系统集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5.
云南紫胶虫与粗纹举腹蚁之间的互利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和粗纹举腹蚁Crematogaster macaoensis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 在云南省墨江县雅邑乡紫胶种植园,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粗纹举腹蚁取食人工食物、 云南紫胶虫排泄的蜜露和无食物的3种处理下粗纹举腹蚁个体体重和存活率的变化, 以及在粗纹举腹蚁垄断蜜露、 自然条件下和无蚂蚁照顾的3种处理下云南紫胶虫个体怀卵量、 虫体大小、 死亡率和生活史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 云南紫胶虫排泄的蜜露是一种高质量的食物资源, 能够稳定增加粗纹举腹蚁工蚁的体重百分比[人工食物(44.55%)>蜜露(25.81%)>无食物(-4.13%)] (F(2,54)=18.81; P<0.01), 并提高其存活率[人工食物(85.78%)>蜜露(82.48%)>无食物(78.74%)] (F(2,55)=7.31; P<0.01)。粗纹举腹蚁取食蜜露的同时, 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上云南紫胶虫的雌虫数量[蚂蚁垄断蜜露(80.81%)>自然状态(75.55%)>无蚂蚁照顾(75.33%)] (F(2,143)=54.08; P<0.01), 提高云南紫胶虫的个体怀卵量[蚂蚁垄断蜜露(401.85粒)>自然状态(395.73粒)>无蚂蚁照顾(353.34粒)] (F(2,144)=4.82; P<0.01), 降低云南紫胶虫的死亡率[蚂蚁垄断蜜露(89.42%)<自然状态(89.78%)<无蚂蚁照顾(90.82%)] (F(2,146)=3.45; P<0.05); 云南紫胶虫虫体有变小的趋势[蚂蚁垄断蜜露(12.92 mm2)<自然状态(13.04 mm2)<无蚂蚁照顾(14.90 mm2)] (F(2,147)=10.88; P<0.01), 生活史周期变长[蚂蚁垄断蜜露(203.96 d)>无蚂蚁照顾(202.85 d)>自然状态(200.00 d)] (F(2,71)=19.77; P<0.01), 提示粗纹举腹蚁取食蜜露增加了云南紫胶虫的代谢压力。结果说明, 以蜜露为纽带的粗纹举腹蚁和云南紫胶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兼性互利的。  相似文献   
936.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鹅凰嶂丰富的药用、观赏、用材、食用等植物资源 ,提出了若干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7.
新疆具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分属于新疆41科88种高等植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归纳。这些抗菌植物主要分布在菊科、唇形科、豆科、百合科、蓼科和伞形科。对人体和植物病原菌抗性较强的有土木香(Inula heleni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蓖麻(Ricinus communis)、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石榴(Punica granatum)、孜然芹(Cuminum cyminum),以及蒿属(Artemisia spp.)、槐属(Sophora spp.)和酸模属(Rumex spp.)植物。新疆植物的抗菌活性成分和结构阐明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8.
沙漠人工植被的生态学取向及其途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常兆丰 《生态学杂志》2004,23(6):167-170
水是干旱沙漠植物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在干旱沙漠生境中建造人工植被的正确方向是要建造沙漠人工植被 ,就必须以提供额外的水资源为前提 ;在不能增加额外水资源的情况下不应增加沙漠人工植被 ;增加沙漠植被应保护现有植被和建造半人工植被为主。考察种群生态适应性的一般过程 :一是目前有无这种植物的天然种群 ,二是历史上是否有过这种植物的种群 ,三是目前的生境条件是否满足这种种群或群落的需要 ,四是有无人工提供生态资源的可能性。封育保护和建造半人工植被是建造沙漠植被的主要途径 ,保护地下水资源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39.
东海区底层及近底层鱼类资源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变异函数分析东海区底层及近底层鱼类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变异.其空间分布平均场的Geary c和Moran Ⅰ指数分别为0.38和0.52,各向同性随机变异占总变异的59.9%。表明其空间分布具有中等自相关特性,空间变异中由随机引起的变异大于由空间相关尺度过程引起的变异;各方向变异属于几何异向性,资源密度的年际变化与C、C0和C+C0均呈正相关,说明年际平均密度的增加由空间自相关变异和随机变异共同引起,随机变异略强于空间自相关变异。  相似文献   
940.
通过野外调查和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西藏米拉山东坡不同海拔带内植物资源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米拉山区有维管植物86科324属765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0属37种,裸子植物有3科7属12种.种类组成趋向于集中在少数科内,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反映出米拉山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区系的过渡性.米拉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地理成分多样性都有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变化趋势.海拔3 100~4 100 m是本山区中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高度带.海拔3 500~3 700 m是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段.海拔3 700 m以下地段和海拔5 100 m以上地段的植物物种资源构成与其他各海拔带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