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肾功能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GAL、SCr、BUN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6(IL-6)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GF-β1、IL-18和IL-6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D-二聚体、FIB和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肾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升凝血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患儿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2.
平喘固本合剂对昆系小鼠急性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作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喘固本合剂对昆系小鼠急性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作用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昆明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模型组(B),喘固本合剂治疗组(C),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组(D)及平喘固本合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组(E)。用鸡卵蛋白(OVA)致敏建立昆系小鼠哮喘急性气道炎症模型,并给与药物治疗10天。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种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中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及IL-4、IL-4/IFN-γ明显降低(P<0.05),IFN-γ明显升高(P<0.05)。对于IL-4、IL-4/IFN-γ水平的比较C组与D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E组与两者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C组、D组、E组较单纯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肺组织水肿等炎症表现明显减轻。结论: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昆系小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4的表达、炎性细胞聚积及促进IFN-γ的表达有关,并且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肠梗阻(IO)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配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n=243)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n=243),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芩承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比较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Alb指标显著提高(P0.05),IL-6、IL-8、TNF-α、WBC、CRP指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DAO与L/M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与Ig A、Ig G指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血清CD4~+、CD8~+、CD4~+/CD8~+与IgA指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肠梗阻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修复胃肠道黏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4.
黄芩汤是《伤寒论》中治疗下痢的经典方剂,由黄芩、芍药、甘草(炙)和大枣四味中药煎煮而成,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已有近1800年,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相较于西药更安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几年来黄芩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减轻化疗药物胃肠道毒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黄芩汤减毒机制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对中药疗效研究展开设想,提出以组学作为研究手段,配合中药复方整体作用模式的组分-疗效研究思路,以期为黄芩汤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探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和行为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TS患儿,将其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YGTSS)、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BCL、YGT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OR、ACT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0.20%(5/49),低于对照组的32.65%(16/49)(P<0.05)。结论: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TS,能显著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改善行为心理状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补肾调经汤联合B超对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汤药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汤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调经汤口服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汤药组的总有效率96.6 %,高于对照组的75.9 %(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低于治疗前,汤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都高于治疗前,汤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窦状卵泡数高于治疗前,汤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汤药组的1年妊娠率为72.4 %,高于对照组的27.6 %(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在卵巢储备功能不良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提高B超窦状卵泡数,提高卵巢动脉的血流速度,有利于性激素分泌正常,可提高胚胎质量,发挥整体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妊娠。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讨B超配合金匮温经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疗效及其生殖功能、血清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96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匮温经汤治疗,所以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B超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9 %,高于对照组的85.4 %(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都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雌二醇(E2)含量都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都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泡数目与卵泡大小都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温经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清雌激素分泌与生殖功能,也有利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与B超配合使用可反映患者的卵泡情况,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AMPK蛋白活性及其相关脂肪代谢靶蛋白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祛湿化瘀方组,分别灌胃给予饮用水及中药祛湿化瘀方4周。实验8周末取材后观察:1)肝组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2)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油红染色),3)肝组织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K inase,AMPK)及磷酸化AMPK、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 c、SREBP-1 c)、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hREBP)含量、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1 CoA Carboxylase,ACCa-se)及磷酸化ACC蛋白含量,4)肝组织AMPKα1、AMPKα2、SREBP-1、ACCα、SREBP-1 c及ChREB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模型组肝组织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与ChREBP表达增加、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蛋白活性升高。2)祛湿化瘀方组肝组织TG、FF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组织炎症及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祛湿化瘀方能显著升高肝组织AMPK、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及ChREBP含量。结论:祛湿化瘀方通过调节AMPK活性及其相关靶蛋白活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肝脂肪代谢,这可能是该方有效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益血降浊解毒汤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使用激素(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血降浊解毒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糖)、SLE临床活动度(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及副作用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白蛋白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含量降低,且治疗组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3,6,9,12月SLEDAI评分逐渐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益血降浊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其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气虚证患者(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0例/组的A组、B组、C组,A组实施常规盆底肌锻炼,B组采用盆底治疗仪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组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三组的疗效、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组间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比较,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C组的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B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C组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和阴道压力,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的发生,改善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