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山西五鹿山褐马鸡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选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7~1998年在山西省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内对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越冬期与繁殖期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种群空间分布模式与栖息地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经Pois—son函数和χ^2检验,发现褐马鸡在越冬期和繁殖期均为聚集分布,但越冬期的聚集程度更为明显。通过对栖息地可利用率与实际利用率的比较,发现褐马鸡在越冬期与繁殖期对栖息地的利用存在显著性差异:越冬期褐马鸡对阔叶林具有明显的负选择性;进入繁殖期后,褐马鸡对落叶阔叶林和灌丛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而对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利用率有所减少。对两个时期的栖息地样方进行判别分析,发现草本植物数量、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乔木胸径、乔木高度是影响褐马鸡越冬期与繁殖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褐马鸡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与栖息地结构以及空间资源分布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在越冬期,由于温度、降雪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草本植物都已枯萎,落叶阔叶林的郁闭度较低,隐蔽条件较差,褐马鸡活动的区域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褐马鸡常常在郁闭度较高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并聚集形成较大的群体,共同取食,聚集分布的程度较高;进入繁殖期后,随着落叶阔叶林郁闭度增大以及林下、灌草丛中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褐马鸡群体逐渐变小,多以配偶对的形式活动,空间聚集程度降低。但由于褐马鸡对栖息地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许多配偶对主要集中在质量较好的区域内占区和营巢,因此在大尺度上褐马鸡种群的空间分布仍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992.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有维管束植物5500余种(含变种,下同),其中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200余种。笔者根据湖南木本观赏植物自然分布规律.将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划分为4个类型.即中温型、低温型、耐寒型、广温型。对湖南主要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如针叶类(39种)、茶属(31种).冬青属(68种)、兰花类(86种)、杜鹃花属(54种)、槭树属(42种)等种类较多的类群进行了探讨,并对它们的观赏特性、抗寒性和选育潜力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山东聊城雀形目鸟类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山东省聊城境内雀形目鸟类的分布 ,共记录到 1 4科 5 9种。其中留鸟 1 3种 ;其它繁殖鸟 1 5种 ;冬候鸟 9种 ;旅鸟 2 2种。近 1 0年来调查资料显示 ,该区鸟类的物种数及多数种类的数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呈不稳定分布 :约 60 %的鸟类的数量趋于减少 ;少数种类基本稳定 (三道眉草等 )或呈增长趋势 (灰喜鹊等 )。 [蒙古 ]百灵、文须雀为山东省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994.
刘家武 《四川动物》2002,21(2):59-61
1999年7-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5科14属68种。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3.2367,均匀性指数(E)为0.7671,优势集中性指数(C)为0.0720。4种蜘蛛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995.
李成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2,21(3):181-182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5种,区系组成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种属为主,位点选择和繁殖习性的多样性降低了不同物种间对繁殖微生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996.
河南省爬行动物地理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首次对河南省爬行动物区系特征及其地理区划进行了研究。河南省现生爬行动物计 3目 8科 4 0种 ,可划分为桐柏、大别山地丘陵、伏牛山地丘陵盆地、豫西豫西北山地丘陵台地和黄淮海平原共 4个动物地理省。各动物地理省的自然环境、爬行动物组成、种群数量及区系特征均予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爬行动物新记录种 4种 ,即双全白环蛇、赤峰锦蛇、黄链蛇、山烙铁头蛇  相似文献   
997.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与月均温的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在青海湖地区,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16个气象站点,采用综合方法,在小尺度上模拟该区所需月份的月均温,建立了空间分布式气温信息数据库,然后,把野外调查的蝗虫密度在空间数据与相对应的月均温空间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并分析月均温与草地蝗虫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均温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是和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密切相关的,即5、6月(孵化期)和7月(蝗蝻期)的月均温影响当年草地蝗虫发生;8、9月(交尾、产卵期)的月均温则影响次年草地蝗虫的发生,为该区草地蝗虫发生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福建蕨类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凤丫蕨属(裸子蕨科)井冈山凤丫蕨一新变型,即条纹凤丫蕨(Coniogramme jinggangshanensis Ching et Shing f.zebrina X.X.Wang et M.M.Lin)和福建新记录种漏斗瓶蕨(Trichomanes naseana),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桃花岛鳞毛蕨(Dryopteris hondoensis)和尖齿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 argutum)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3月13日,在云南省勐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4′N,101°25′E,570 m)采集到一种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阔褶蛙Rana latouchii,为云南省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Simulium (Simulium) liubaense, sp. nov.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femal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Liuba,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his species is assigned to the variegotum-group of the subgenus Simuliu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S. (S.) jingfui Cai and An, 2008, S. (S.) taiwanicum Takaoka, 1979, S. (S.) hackeri Edwards 1928, S. (S.) chamlongi Takaoka and Suzuki, 1984. However it is clear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m by the structure of cibarium, genital fork, genital plate, paraproct and cercus of the female. All the specimens are kept in the Medical Entomology Collection Gallery,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