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肠道肿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羟考酮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盐酸羟考酮5 mg静脉注射;芬太尼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芬太尼50 ug静脉注射。两组术后分别启动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3 h(T_0)、6 h(T_1)、12 h(T_2)、24 h(T_3)、48h(T_4)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ey镇静评分变化;检测麻醉前、T_2、T_3、T_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并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时点羟考酮组Ramsey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0、T_3、T_4时点两组Ramse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TNF-α、IL-6和IL-10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CD4~+、CD4~+/CD8~+显著高于芬太尼组,CD8~+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时点两组患者NK细胞显著降低,羟考酮组NK细胞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肠道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肝胆病区收治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和分析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第5d、10d肝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术后5d、10d,两组患者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1.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1d显著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上指标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两组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术后第5d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5、10d,两组组间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促进黄疸消退,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常规补液对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我院住院治疗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83例,随机分至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常规补液组,分别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后1天及术后8天体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支持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结果:常规补液组术后第8天体重较术前1天明显下降;肠内、肠外营养组患者体重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肠外营养组术后第8天白蛋白水平升高显著,且明显高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8天淋巴细胞明显上升,且较常规补液组有明显升高。肠外营养组、常规补液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血脂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营养组患者切口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相比,肠外、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肠内营养组患者总费用明显偏高;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组、常规补液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降低,肠内营养组患者总费用显著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4.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体内脑钠肽前体(proBNP)裂解成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时的产物,NT-proBNP的血浆浓度及稳定性比BNP更高,半衰期更长,属于钠尿肽系统的重要一员,本身无生物学活性。NT-proBNP主要由正常的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后迅速升高,可反映机体代偿病理改变和恢复循环的能力,是心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等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最佳的心肌标志物,临床通过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用于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治及预后,本文主要就NT-proBNP在围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Fu D  Guo Q  Ai Y  Cai H  Yan J  Dai R 《Neurochemical research》2006,31(3):333-340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lial cells and interleukin-1β (IL-1β) in the rat spinal cord after a surgical incis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linical postoperative pain. Microglia and astrocytes became activated in the spinal cord following incisio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y showed that IL-1β mRNA and protein level in the spinal cord was transiently upregulated after surgical incision. The increased IL-1β-immunoreactivity (IR) was mainly localized in neurons but not the activated microglia or astrocytes. Although obvious increase in IL-1β-IR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lumbar segments of the spinal cord ipsilateral to a hind paw incision,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IL-1β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lumbar segments following thoracic inci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surgical incision could induce glial activation and segmental upregulation of IL-1β in the spinal cord. The activated glial cells and upregulated IL-1β, in tur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cision-induced pain hyper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癌(RHC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20年6月医院介入放射科就诊的224例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联合组44例,TACE组180例,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按1:1匹配分为联合组40例和TACE组40例。联合组使用TACE联合MWA(TACE-MWA)治疗,TACE组使用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配后肿瘤应答与不良反应,使用Logrank进行生存分析,使用Logisi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PSM匹配后,术后1月、3月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60.00%、77.50%)高于TACE组(37.50%、40.00%),术后3月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92.50%)高于TACE组(65.00%)(P<0.05);联合组3年的生存率(45.00%)高于TACE组(20.00%)(P<0.05);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发热、腹痛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HCC患者术后的3年生存率与年龄、乙型肝炎(HBV)感染、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直径、TACE次数、治疗方法有关,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HBV感染、TACE次数≥3次是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TACE-MWA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TACE联合MWA治疗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癌可显著改善RHCC患者的病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受年龄≥60岁、HBV感染、TACE次数≥3次、治疗方法4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和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4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FNB组和AC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术后均给予标准化抗凝治疗。术后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72 h患肢术区局部疼痛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均明显高于FNB组(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ACB组在术后患者首次直腿抬高时间(4.5±4.6)h,显著低于FNB组在术后患者首次直腿抬高时间(25.6±12.6)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给予两组患者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复查结果显示,FNB组19例患者中共有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均为肌间隙静脉血栓形成;ACB组20例患者中无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B与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CB组较好的保留患者术后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对于术后功能锻炼和快速康复有较积极的作用,两种神经阻滞方式对患者VTE风险的影响相同。  相似文献   
68.
胡娟  王蓉  蒋铭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2):198-200, 204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09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n=45)与非感染组(n=64),分析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血肿清除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1.11%),共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68.67%),革兰阳性菌17株(20.48%),真菌9株(10.84%)。感染组患者血清MDA、AOP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DA、SOD、AOPP水平是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感染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应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防止血肿清除术后感染,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并分析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经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所有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2.73%(182/220),隐性失血量为(787.07±58.92)mL,并发症发生率为4.09%(9/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A内固定治疗后,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与年龄、骨折Evans分型、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有关(P<0.05),而与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5岁、骨折Evans分型为Ⅲ~Ⅳ型、存在高血压病、存在糖尿病、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5 d是引起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失血,隐性失血的量与糖尿病、年龄、高血压病、骨折Evans分型、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和Thl/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接收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QLB,联合组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QLB。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镇痛急救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和Thl/Th2平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联合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镇痛急救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较术前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干扰素-γ(IF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较术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IL-4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QLB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减轻应激反应,并改善术后免疫抑制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