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7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2-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 MEP) 途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唯一的萜类前体合成途径,研究表明它比甲羟戊酸(Mevalonate, MVA)途径具有更高的理论产率。但目前有关MEP 途径的调控所知非常有限,故单独强化MEP 途径对萜类异源合成产量的提高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中通过引入外源MEP 途径基因强化E. coli 萜类合成的遗传改造策略和发酵过程补糖控制优化,尝试更有效地释放MEP 途径的潜力,建立青蒿素前体——紫槐二烯的高密度发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共表达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dxs2 基因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idi 基因可使紫槐二烯的摇瓶发酵产量比野生菌株提高12.2 倍。随后针对该菌株建立了高密度发酵过程,发现稳定期的中前期(24?72 h) 是产物合成的关键期,通过稳定期补糖速率的调整,明显改善了产物合成速度,使紫槐二烯的产量从2.5 g/L 提高到了4.85 g/L,但不影响产物积累的周期。考虑到72 h 后菌体老化可能会影响产物合成,进一步采取了调整对数期的补糖速率控制菌体生长的策略,使紫槐二烯的产量达到6.1 g/L。研究结果为基于MEP 途径的萜类异源合成工程菌构建及其发酵工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以探针药物硝苯地平(NF)、睾酮(TST)及其抑制剂酮康唑(KCZ)与重组HepG2-P4503A4、HepG2-P4503A46细胞全细胞在优化的重组细胞浓度、药物浓度、孵育时间等条件下进行体外孵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药物代谢(抑制)动力学参数,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重组HepG2-P4503A46与HepG2-P4503A4细胞的硝苯地平、睾酮的代谢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0~10μM的浓度范围内,酮康唑对硝苯地平和睾酮的抑制活性均随酮康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IC50值均低于1μM,为nM级,表明酮康唑对二者的硝苯地平代谢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剂酮康唑对重组HepG2-P4503A46与HepG2-P4503A4细胞的抑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无论是底物代谢或底物抑制活性,重组HepG2-P4503A46细胞均与重组HepG2-P4503A4细胞差异不显著,P4503A46可能为巴马小型猪体内人P4503A4的同源酶。  相似文献   
994.
从茶多酚中分离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单体。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EGCG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对Survivin、突变型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GCG的作用下,SMMC-7721凋亡明显增加(P0.05);Survivin和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表明EGCG可能通过下调人肝癌细胞株Survivin和突变型p53的表达,进而促进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以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已报道的人参、三七等植物的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法克隆刺五加P45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隆了全长为1 410 bp的刺五加P450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编码4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GenBank登录号为KF498590,与人参、三七的P45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1.5%和90.4%。刺五加的P450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最大表达量出现在盛花期,为最低表达量(萌芽期)的1.26倍。各器官中,叶片的表达量最高,是最低量幼茎的1.49倍。  相似文献   
996.
997.
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一类含亚铁血红素的单加氧酶,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参与多种外源物质的代谢和内源物质的转化,如甾类激素、胆汁酸、胆固醇等的代谢。胆固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也是人类重要的脂类物质和许多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之一,当其过量时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生成等,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微生物CYP450酶可催化胆固醇的生物代谢,特别是其中的CYP125酶是胆固醇分解代谢起始的关键酶,可用作调节胆固醇代谢的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998.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野生型p53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其编码的蛋白P53相对分子质量为53×103,可刺激Cipt基因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21×103的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促使细胞通过细胞周期进入有丝分裂的酶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胞生长表达而调控细胞生长,对于预防和治疗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疾病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此简要阐述国内外对p5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作用机制、检测、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李富航  靳宇飞  毕龙  裴国献 《生物磁学》2014,(19):3615-3618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在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体外联合培养中的作用,研究P物质作用于种子细胞的最适浓度指导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方法:采用新生新西兰大白兔胎兔(雌雄不限)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获得较纯的BMSCs。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BMSCs行成骨诱导培养及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并鉴定。将诱导7d的两种细胞按2:1比例混合培养,待细胞传至2代加入不同浓度的sP作为实验组,以正常未加sP的细胞培养基为对照组。培养后1、3、5、7d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数量,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浓度范围从1×10^-12-1×10^-6mol/L的sP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10^-8mol/L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的作用功效最强。结论:在体外直接联合共培养的体系中,SP对新种子细胞促进效果明显,其在1×10^-8mol/L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PTEN与P1K3-Akt通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55例)及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组织(26例)中PTEN、P13Kp110α及P—AKTSer47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组织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的PTEN表达缺失率,P13Kp110α及p-AKTser47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肌层浸润深度增加,PTEN表达缺失率增加(P〈0.05)。结论:PTEN的表达缺失及P13Kp110α与P-AKTSer473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是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