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4~5月采用样点法对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组成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目23科105种,数量1948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种,我国特有鸟类7种。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林和灌丛草地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和原始林之间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2)次生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最低;3)原始林内国家级保护鸟类最多,特有种仅次于次生林;4)林中鸟类垂直分布中间层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72.
以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树模型”、“对策树模型”和“距阵排序”等分析工具,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3.
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个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种群15个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v/m值、负二项参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和Morisita指数分别为1.98、1.84、1.54、0.98、2.79和1.54。随着径级的增大,聚块性指数逐渐减小,种群的聚集程度也减小,Ⅶ级大树呈随机分布,该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调查发现,人为干扰对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4.
在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153种,分别属于92属,72科.通过对苔藓植物的优势类群、科属的区系成分、垂直分布以及群落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1)物种多样性丰富.(2)优势类群明显.(3)垂直分布显著.(4)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75.
Questions: What is the best grassland management regime for the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Gladiolus imbricatus; is the stage structure of local populations a feasible indicator of the effect of changed management. Location: Coastal meadow system in southwestern Estonia. Methods : The effect of five management regimes was studied in a long‐term (three‐year) field experiment: (1) mowing in late July, (2) grazing by cattle, (3) grazing by sheep, (4) sheep grazing during the first year and mowing during subsequent years, (5) no management (control). Result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sponse to the mowing treatment and to the mowing after sheep grazing treatment. The proportion of grazed plant individuals was higher in the sheep‐grazed than in the cattle‐grazed treatment. Generative and vegetative adult individuals of G. imbricatu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damaged by cattle herbivory than juveniles. All management regimes shift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towards a dynamic state where juvenile stages dominate, while the not managed control retained a regressive population structure. Conclusions: Population stage structure was a useful indicator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conditions, even in the case where population density did not differ. As indicated by population stage structure, the best management regime for G. imbricatus was either mowing in late July only, or alternation of grazing and mowing in different years.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分布及活动节律,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在千顷塘和龙塘山区域总计布设109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计调查39 240个相机日。结果表明,在千顷塘区域,野猪倾向于在落叶阔叶林(拍摄率5.33 ±5.64)和针阔混交林(3.75 ±3.46)活动,而在龙塘山区域,则倾向于针阔混交林(4.32 ±5.21);千顷塘与龙塘山区域野猪各月间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冬季的α值高于其他季节;昼行性指数β的平均值分别为0.870和0.768,显著高于理论值13/24(P < 0.01),表明清凉峰的野猪种群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且在冬季的活动时间分配较之其他季节更不均匀。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不同季节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发现,保护区内野猪春季有晨昏两个活动高峰(08:00-10:00、17:00-19:00),冬季活动高峰出现在午后(13:00-17:00),其他季节无明显活动高峰。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野猪华南亚种生态习性的认知,为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伟  马玲  刘哲强  焦玥  王利东  张琛  孙虎  孙美欧 《生态学报》2015,35(22):7387-7396
2012—2013年选取原始阔叶红松林、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草甸4种典型植被生境,对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蝶类1438头,分属7科47属76种,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蛱蝶科,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性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计算分析了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种-多度关系,结果表明:3种森林生境蝶类多样性大于灌丛草甸,原始阔叶红松林蝶类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种-多度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说明环境质量优越,最适合蝶类生存和繁衍;灌丛草甸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分布,反映植物群落结构较单一,适合各种蝶类生存和繁衍的资源不足;天然次生林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均匀度小于人工林,但前者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模型,后者为对数正态模型,说明在封山育林状态下,对森林植被组成进行适当合理的干扰,有利于森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8.
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 从2010 年至2014 年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种类、分布、传播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南矶山湿地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32 种, 隶属于l8 科28 属, 其中菊科最多, 有8 种6 属;其次是苋科, 有4 种3 属, 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以原产地为美洲的最多, 有15 种, 其中来自北美的有9 种。对保护区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有5 种, 分别为野燕麦(Avena fatu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危害较强的主要有7 种, 危害较轻的有20 种。对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规律与成因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
鹞落坪树生地衣群落数量分类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树生地衣进行了群落排序;应用Spearman 秩相关检对22种地衣进行了种间关联分析;以地衣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指数,对各地衣群落进行了比较.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并结合生境特征,保护区树生地衣形成了6种群落.Spearman秩相关检表明39个种对呈显著正相关,其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