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丰城鸡血藤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AB-8和H103两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丰城鸡血藤总黄酮的吸附特性,筛选出适合丰城鸡血藤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树脂,并对其进行了动态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丰城鸡血藤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经AB-8树脂吸附富集后,样品总黄酮含量由7.44%提高至40.61%,刺芒柄花素含量提高了15.7倍.因而,AB-8是良好的吸附分离丰城鸡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62.
聚酰胺树脂精制青钱柳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钱柳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通过不同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青钱柳黄酮的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确定聚酰胺树脂对青钱柳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采用优选出的最佳精制工艺对青钱柳黄酮粗提物进行多次精制,得到高纯度青钱柳黄酮.聚酰胺树脂精制的最佳条件是:在室温和吸附液为碱性,吸附流速为2.0 mL/min时吸附能力最强;在室温和解吸流速为2.0 mL/min时,以40%乙醇洗脱效果最好;青钱柳黄酮粗提物经过聚酰胺树脂三次吸附和解吸后黄酮含量由粗品的11.40%提高到了81.34%,纯度提高了6.14倍.聚酰胺树脂对青钱柳黄酮纯化效果好,总黄酮含量高,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63.
辛香料油树脂抑菌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辛香料油树脂对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细菌和以酵母菌为代表的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椒、辣椒、大蒜、生姜4种辛香料油树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4种提取物对酵母菌的抑制能力优于大肠杆菌。对受试菌的M IC范围均在3.0~4.0 g.L-1之间。其中生姜油树脂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大蒜油树脂对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并且它们的抑菌活性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4.
图说琥珀     
张庆 《植物杂志》2009,(11):46-49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也被称为远古生物的水晶棺。  相似文献   
65.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t.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 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和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N矿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土壤N净矿化量表现为草地(8.06μg/g)和赤松林(9.06μg/g)低于樟子松林(18.36μg/g)和杨树林(17.88μg/g)(P〈0.05);树脂吸附的无机N表现为草地(283.50μg/g dry resin)和杨树林(297.00μg/g dry resin)最低,樟子松林(440.10μg/g dry resin)居中,而赤松林(835.65μg/g dry resin)最高(P〈0.05)。综合分析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矿化特征和N有效性,表明樟子松、赤松和小叶杨均可作为固沙造林选择树种,其表现为赤松〉樟子松〉小叶杨。认为深入开展生态系统N平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固沙林的功能。  相似文献   
66.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提取与富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与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采用不同溶剂、多种提取方法、L9(34)正交实验优化及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结合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以7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总黄酮回收率达90%,总黄酮含量达50%以上。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7.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乌饭树树叶黑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饭树树叶黑色素进行纯化分析,AB-8、NKA-9和S-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较高。由吸附与时间的关系曲线选择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最佳的纯化条件为:pH为5.05左右,溶液浓度为0.68~1.33 mg/mL,吸附流速为3 mL/min。使用7倍体积的95%乙醇解吸率可以超过95%。树脂使用三次后必须进行再生处理。  相似文献   
68.
陈敏  王瑞龙  曾任森 《生态科学》2013,32(4):469-473
化感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是研究化感作用的重要步骤,对化感链霉菌4903的前期研究证明其具有抑菌及除草活性。本文选用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X-5, NKA-II, AB-8和HP-20)对化感链霉菌4903发酵液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实验结果显示:树脂AB-8对链霉菌4903菌株发酵液除草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较易被解吸的特性,树脂AB-8对链霉菌4903菌株发酵液的静态吸附量约可达到树脂体积的7倍。用树脂2-3倍体积的80%乙醇溶液则可以把吸附的除草活性物质全部从树脂中解吸出来。AB-8适合用于链霉菌4903菌株发酵液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  相似文献   
69.
建立UPLC测定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阿克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克替苷提取工艺,通过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富集阿克替苷的大孔树脂,并对富集工艺进行研究。UPLC条件:色谱柱HSST3柱(2.1×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A)-乙腈(B);梯度90%A 5 min,75%A 7.5 min,30%A 9 min,90%A;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流速0.3 mL·min~(-1);保留时间5.21 min。在UPLC条件下阿克替苷在0.25~100 ng进样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9.002X-4.8275,R=0.9999。单因素实验显示,7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2 h。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确定HP-20大孔树脂为最佳富集材料。富集工艺为4倍体积15%乙醇洗脱除杂后收集4倍体积40%乙醇洗脱的部分。  相似文献   
70.
恩拉霉素作为多肽类抗生素,是一种新型、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本文建立了一条基于大孔树脂初纯和反相色谱精制的分离纯化工艺。该工艺路线首先使用AB-8大孔树脂在0.012 mol/L盐酸溶液-甲醇(50:50,V/V)缓冲液条件下洗脱实现恩拉霉素初步纯化,再使用制备型C18反相色谱柱在0.05 mol/L磷酸二氢钠-乙腈(70:30,V/V)(p H 4.5)缓冲液洗脱下实现恩拉霉素a和b的有效分离,a、b两个组分纯度分别达到98.5%和98.0%,a和b两种有效成分的总收率为29.2%。本研究为恩拉霉素a和b两种纯品的制备以及高纯度恩拉霉素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