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3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4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utilizes direct electric current (DEC) to produce direct alterations and chemical changes in tumors. However, the DEC treatment is not established and mechanism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In viv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DEC on animal tumor models. Ehrlich tumors were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 sixty male BALB/c mice. When the tumor volumes reached 850 mm(3), four platinum electrode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tumors. DEC of 4 mA was applied for 21 min to the treated group; the total charge was 5 C. The healthy and sick control groups were subjected to the same conditions but without DEC. Hematolog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as well as histopathological and peritumoral findings were studied. After the electrochemical therapy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tumor volume decrease and necrosis percentage increase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ed group. Moreover, 24 h after treatment an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s well as sodium ion decrease, and potassium ion and spleen weight increase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It was concluded that both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fundamentally those in whic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re involved), and immune system stimulation induced by cytotoxic action of the DEC could constitute the most important antitumor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992.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was used to construct human adenovirus serotype 5 (Ad5) variants defective in E1A or E1B. Mutant Adel3 with deletion from E1A was markedly attenuated in permissive cell cultures regardless of the p53 status, and replicated efficiently only in cells of the complementing 293 line. Mutant Adel2 with deletion from E1B55K infected the 293 line cells and p53-deficient human tumor cells (A431, SW480, HEp2) with efficiencies similar to those of Ad5, whereas its replication in normal p53-positive cells was substantially limited. Thus, Adel2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selective infection and lysis of p53-deficient human tumor cells in vitro. On intratumor injection, Adel2 dramatically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human epidermoid carcinoma (A431) in nude mice. Adel2 is thus a promising model for designing therapeutic agents against p53-deficient human tumors.  相似文献   
993.
体内表达的休眠蛋白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休眠蛋白 (restin)是内皮抑素 (endostatin)的同源蛋白 ,它们之间相同的氨基酸占整个蛋白质的 6 2 %。休眠蛋白位于胶原XV羧端的非胶原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的休眠蛋白经复性后可以专一地抑制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生长 ,并引起凋亡。将鼠源的休眠蛋白基因与信号肽连接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取名为pCDNAXV并转染Bel74 0 4细胞。利用RT PCR和Western印迹证实休眠蛋白在稳定转染株中表达。将这一稳定转染株细胞接入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 ,发现转染有休眠蛋白基因的肿瘤生长显著慢于对照组 ;由于休眠蛋白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这种抑制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长来实现的。同时 ,这种方法为研究抑制血管生长蛋白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4.
肺癌相关肿瘤抗原基因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离肺癌肿瘤抗原 ,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标志物 ,并为研制肺癌疫苗提供候选抗原 ,成功构建了库容为 0 .8× 10 6个重组子的肺癌原发病灶组织的cDNA表达文库。采用SEREX技术对该cDNA表达文库进行筛选 ,获得了 33个阳性克隆 ,包括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MAGE)、白斑相关蛋白基因、纤连蛋白基因、钠钾ATP酶基因等已知基因或EST ,另外有 18个基因或EST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同源性 ,可能是新的基因或EST。选取其中 3个克隆进行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的检测 ,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995.
采用SephadexG 75和HiPrep 1 6 / 6 0DEAE离子交换等方法从赤子爱胜蚓 (Eiseniafoetida)中提取到一组活性蛋白质成分 ,双向电泳分析证明它们为一组pI在 3 .0~ 4 .0之间的酸性蛋白质 ;利用体外K5 6 2、HeLa、SY5Y等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和纤维蛋白平板实验 ,跟踪测定活性 ,证明乙醇沉淀组分D2 (8)是既具肿瘤抑制 ,又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质成分。同时应用非变性电泳对乙醇沉淀组分进行分离 ,并利用电洗脱、凝胶原位酶解和ESI MS等蛋白质组学方法 ,鉴定了其中 6种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N末端序列和肽质量指纹图信息 ,其中条带 9与D2 (8)组分为同一种蛋白质 ;研究证明蚯蚓中含有既具抗肿瘤活性又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质成分。采用的方法可适用于活性蛋白质成分的整体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99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介导的SNT1(亦称为FRS2)底物磷酸化具有宿主细胞以及受体特异性。为探明这种宿主细胞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我们构建了1个FGFR2Ⅲb/R1嵌合受体。该嵌合受体具有1个FGFR2Ⅲb的胞外片段及1个FGFR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片断。当表达在3T3细胞(内源性受体为FGFR1并能强烈响应FGFR1的信号)以及DTE-R1/100细胞时,该嵌合受体能即刻诱导SNT1磷酸化。DTE-R1/100细胞为经长期培养的带有外源性FGFR1的非恶性前列腺肿瘤上皮细胞(DTE)并已获得未转化DTE细胞所不具备的FGFR1信号响应性。与此相反,当表达在非转化DTE细胞或未经长期培养的FGFR1转化细胞(DTE-R1)时,FGFR2Ⅲb/R1嵌合受体则无法诱导SNT1磷酸化。我们曾报导DTE细胞对FGFR1介导的SNT1磷酸化活力及其刺激细胞生长信号的响应性是一种获得性的性质,这种性质的获得与细胞恶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此我们进一步证明FGFR介导的SNT1磷酸化具有宿主细胞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内围绕着激酶的微环境而不是细胞外环境决定了SNT1是否可为FGFR1所磷酸化。而且,长期受外源性FGFR1刺激诱发DTE细胞内微环境的变化,从而使表达在DTE细胞里的FGFR1激酶可强烈地磷酸化SNT1。  相似文献   
997.
998.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研究了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及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胰岛素 1U kg皮下注射 9d ,能明显降低肝组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显著提高肝组织丙二醛的含量及肝线粒体O· -2 (活性氧自由基 )的生成量 ,显著提高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提高肝线粒体H+ ATPase的合成活力 ,从而使受损的肝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9.
MUC1粘蛋白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IC1粘蛋白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15例乳腺非典型增生 ,15例乳腺良性肿瘤 ,44例乳腺癌 (2 1例含癌旁组织 )染色 ,观察MUC1在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 MUC1在所检测的乳腺组织中均表达 ,但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其表达的方式和强度不同。在癌旁和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只表达在近管腔或腺腔侧的胞膜上 ,胞浆未见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整个胞膜和胞浆均表达 ,且表达强度与细胞的恶性化程度成正相关 (P <0 0 1)。浸润性癌中MUC1表达明显强于原位癌 (P <0 0 0 5 ) ;乳腺癌组织中MUC1的表达强度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成正相关 (P <0 0 5 ) ,与孕激素受体表达无关 (P >0 0 5 )。乳腺癌组织中MUC1有旁分泌现象。结论 MUC1表达水平可反映乳腺肿瘤恶性化程度 ,并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效果判断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不同品种 (系 )小鼠接种E2G8细胞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E2G8细胞稀释成不同浓度 ,接种KM、DBA 2、6 15、C57BL 6及BALB c小鼠皮下或腹腔 ,观察小鼠出现可见肿块 腹水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 ;测量肿块直径 (cm)及瘤重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 ,观察E2G8细胞肿瘤模型对CTX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E2G8接种BALB c、6 15小鼠皮下毒性最大 ,DBA 2、C57BL 6小鼠次之 ,接种KM小鼠皮下毒性最小 ;接种DBA 2、C57BL 6、6 15小鼠腹腔毒性较大 ,致死性高 ,对BALB c和KM小鼠的致死性弱 ;E2G8瘤细胞在KM和 4种纯系小鼠皮下均能很好生长肿瘤 ,其中在KM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最大 ,在BALB c小鼠皮下肿瘤最小 ;KM、C57BL 6、6 15、DBA 2、BALB c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第 12天瘤重分别为 (2 4 0± 1 30 ) ,(0 90± 0 4 8) ,(1 2 0± 0 38) ,(1 10± 0 2 9) ,(0 80± 0 30 )g ;E2G8细胞接种 5个不同品种 (系 )小鼠制备的肿瘤模型 ,用CTX治疗 ,抑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6 6 7% (6 15 ) ,5 5 0 % (BALB c) ,5 3 3% (C57BL 6 ) ,5 0 % (KM) ,36 4 (DBA 2 ) ,其中 6 15小鼠建立的模型对CTX的治疗最敏感。结论 E2G8细胞株接种 5个不同品种 (系 )小鼠 ,所测生物学特性不完全相同 ,但是从腹腔 皮下接种、CT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